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蔡清卒,年五十六。

输入历史事件:

蔡清卒,年五十六。

公元1508年 十二月
蔡清卒,年五十六。

《见素集》卷一八《明中顺大夫南京国子祭酒晋江虚斋蔡先生墓碑》:“虚斋弃提学按察副使归晋江也,上起以为国子祭酒,居之南京。命未至,卒,正德戊辰十二月二十三日也。……生景泰癸酉六月十有八日,寿五十六。”林俊《虚斋蔡先生文集序》:“其学以六经为正宗,四书为嫡传,四儒为真派。平生精力,尽用之《易四书蒙引》之间,阐发幽秘,梓学宫而行天下。其于《易》深矣,究性命之原,通幽微之故,真有以见夫天下之赜,象其物宜,天下之动,通其典礼。四方学士师宗之曰:‘虚斋说也,守毋变。’扶衰振落,温陵造就,可谓《易》学一时矣。经义趣深理到,论策诸作,畅达疏爽。诗文别出体格,掖人心而系名教,卒泽于仁义道德,粹如也。”[按,蔡清著有《易经蒙引》四书蒙引《易四书蒙引》为二书省语”《虚斋集》卷首提要:“清为学以穷理为主,平生笃守朱子之说。其《读蜀阜存稿私计》中谓:朱、陆俱宗孔孟而门户不同,然陆学未尽符于大中至正之矩,不免为偏安之业。其宗旨所在,可以概见。及其释周易时,于朱子之解意有未安者,又多所异同,不为苟合,是其识解通达,与诸儒之胶固执滞者不同。故其文章亦淳厚朴直,言皆有物,虽不以藻采见长,而布帛菽粟之言,殊非雕文刻镂者所可几也。”


邹迪光《王懋中先生诗集序》:今上万历之初年,世人谭诗必曰李何,又曰王李,必李何、王李而后为诗,不李何、王李非诗也。
王惟俭《林孝廉集序》:往在都下时,从客问诗,则世之论诗者已掊击吴下、济南矣。
袁中道《阮集之诗序》:国朝有功于风雅者,莫如历下。
《万历野获编》卷二五《时尚小令》:比年以来,又有《打枣竿》、《挂枝儿》二曲,其腔调约略相似,则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以至刊布成帙,举世传诵,沁人心腑。
李若讷《徐文长袁中郎二集序》:万历间诗文之体大变,楚中袁中郎为倡其说,主于齮龁七子,自标其牙慧,而所急推而表章者徐文长氏。
《曲品》卷上:此二公(沈璟、汤显祖)者,懒作一代之诗豪,竟成千秋之词匠,盖震泽所涵秀,而彭蠡所毓精者也。
王骥德《曲律》卷四:临川之于吴江,故自冰炭。
又:客问今日词人之冠。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赵侍郎用贤》:公强学好问,老而弥笃,午夜摊书,夹巨烛,窗户洞然,每至达旦,为文章博达详赡,少年颇訾謷弇州,晚而北面称弟子,弇州亦盛相推挹,作续五子诗及之,而末五子居首焉。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中《袁稽勋宏道》:万历中年,王、李之学盛行。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邹提学迪光》:隆、万间,王弇州主文章之盟,海内奔走翕服。
《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下《谢布政肇淛》:余观闽中诗,国初林子羽、高廷礼,以声律圆稳为宗;厥后风气沿袭,遂成闽派。
《因树屋书影》卷二:新建徐世溥曰:癸酉以后,天下文治向盛。
《静志居诗话》卷十六《袁宗道》:嘉靖七子之派,徐文长欲以李长吉体变之,不能也;汤义仍欲以尤、萧、范、陆体变之,亦不能也。
戴名世《庆历文读本序》:呜呼,有明一代之文盛矣!当其设科之始,风气未开,其失也朴遬而无文。
《明史•文苑传》:袁宏道,字中郎,公安人。
康熙《徽州府志》卷十二:道昆以诗文名世,比肩王、李。
《说诗晬语》卷下:王、李既兴,辅翼之者,病在沿袭雷同;攻击之者,又病在翻新吊诡。
《说诗晬语》卷下:万历以来,高景逸攀龙、归季思子慕五言,雅淡清真,得陶公意趣。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七九集部别集类存目六:显祖于王世贞为后进,世贞与李攀龙持上追秦汉之说,奔走天下。
《明诗纪事》庚签序:万历中叶,王、李之焰渐熠,公安、竟陵狙起而击。
《明诗纪事》庚签卷十六《陶望龄》陈田按:公安楚咻,始于伯修。
妖人王大臣之狱起。
徐渭等游广孝寺。
顾起纶《国雅品》由姚咨细校完毕。
张居正进讲《帝鉴图说》,至汉文帝劳军细柳事,因奏请选任将帅之“忠勇”者。
许谷(1504—1586)七十大寿。
何良俊(1506—1573)卒。
王世贞除母服,赴湖广按察司提学副使任。
赵伊(1512一1573)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