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王守仁(1472—1528)卒。

输入历史事件:

王守仁(1472—1528)卒。

公元1528年 十一月
王守仁(1472—1528)卒。

弇山堂别集卷三十八《永乐以后功臣公侯伯年表》:“新建王守仁浙江余姚人。正德十六年为南京兵部尚书,以论平宁王功封,奉天翊运推诚宣力守正文臣、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岁禄一千石,世袭。寻总帅南征,嘉靖八年薨,停世袭。隆庆三年子正亿嗣,万历四年薨。子承勋嗣。”江盈科《雪涛诗评•采逸》云:“王阳明先生诗,已入理学派头,不在诗人之列。曾记其,咏傀儡》一诗云:‘到处逢人是戏场,何须傀儡夜登堂?浮华过眼三更促,名利牵人一线长。稚子自应相诧说,矮人亦复浪悲伤。本来面目还谁识?且向灯前学楚狂。’如此咏物,不着色相,非高手不能。”(《江盈科集》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丙集云:“先生在郎署,与李空同诸人游,刻意为词章。居夷以后,讲道有得,遂不复措意工拙,然其俊爽之气,往往涌出于行墨之间。荆川之门人,专取其晚年诗,以为极则,则可哂也。王元美《书王文成集后》云:‘伯安之为诗,少年有意求工,而为才所使,不能深造而衷于法;晚年尽举而归之道,而尚为少年意象所牵率,不能浑融而出于自然。其自负若两得,而吾以为几于两堕也。’以世眼观之,公甫何敢望伯安;以法眼观之,伯安膛乎后矣。”《明儒学案•姚江学案•文成王阳明先生守仁》:“至南安,门人周积侍疾,问遗言,先生曰:‘此心光明,亦复何言?’顷之而逝,七年戊子十一月二十九日也,年五十七。”《静志居诗话》卷九有王守仁小传。方苞《鹿忠节公祠堂记》云:“余尝谓:自阳明氏作,程、朱相传之统绪,几为所夺。然窃怪亲及其门者,多猖狂无忌,而自明之季以至于今,燕南、河北、关西之学者,能自竖立,而以志节事功振拔于一时,大抵闻阳明氏之风而兴起者也。昔孔子以学之不讲为忧,盖匪是则无以自治其身心,而迁夺于外物。阳明氏所自别于程、朱者,特从入之径途耳;至忠孝之大原,与自持其身心而不敢苟者,则岂有二哉?方其志节事功,赫然震动乎宇宙,一时急名誉者多依托焉以自炫,故末流之失,重累所师承。迨其身既殁,世既远,则依托以为名者无所取之矣。凡读其书,慕其志节事功而兴起者,乃病俗学之陋,而诚以治其身心者也。故其所成就,皆卓然不类于恒人。”诸家议论有别,着眼点有别是原因之一。《四库全书总目》著录王守仁《阳明乡约法》一卷、《阳明保甲法》一卷、王文成全书三十八卷、《阳明要书》八卷、附录五卷、《阳明全集》二十卷、传习录一卷、《语录》一卷。


《文心雕龙•时序》:元皇中兴,披文建学,刘、刁礼吏而宠荣,景纯文敏而优擢。
《文心雕龙•明诗》: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忘机之谈,袁孙已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
《文心雕龙•诠赋》:景纯绮巧,缛理有余;彦伯梗概,情韵不匮;亦魏晋之赋首也。
《文心雕龙•通变》:汉之赋颂,影写楚世;魏之篇制,顾慕汉风;晋之辞章,瞻望魏采……楚汉侈而艳,魏、晋浅而绮。
《文心雕龙•铭箴》:至于潘勖《符节》,要而失浅;温峤《傅臣》,博而患繁;王济《国子》,引广事杂;潘尼《乘舆》,义正体芜;凡斯继作,鲜有克衷。
《文心雕龙•诔碑》:及孙绰为文,志在碑诔,温、王、郗、庾,辞多枝杂,《桓彝》一篇,最为辨裁矣。
《文心雕龙•诏策》:自魏晋诰策,职在中书……晋氏中兴,唯明帝崇才,以温峤文清,故引入中书。
《文心雕龙•论说》:逮江左群谈,惟玄是务;虽有日新,而多抽前绪矣。
《文心雕龙•奏启》:晋氏多难,灾屯流移。
《文心雕龙•章表》:逮晋初笔札,则张华为俊。
《文心雕龙•史传》:至于晋代之书,繁乎著作。
《诗品•总论》:尔后陵迟衰微,迄于有晋。
《诗品•卷中》评刘琨、卢谌:其源出于王粲。
《诗品•卷中》评郭璞云:宪章潘岳。
《诗品•卷中》评袁宏:彦伯咏史,虽文体未遒,而鲜明紧健,去凡俗远矣。
《诗品•卷中》评郭泰机、顾恺之等:泰机《寒女》之制,孤怨宜恨。
《诗品•卷下》评王济、杜预、孙绰、许询:永嘉以来,清虚在俗。
《诗品•卷下》评戴逵:安道诗虽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长补短,袁彦伯之亚乎?逵子颙,亦有一时之誉。
《诗品•卷下》评殷仲文:晋宋之际,殆无诗乎?义熙中,以谢益寿、殷仲文为华绮之冠,殷不竞矣。
《世说新语•文学》注引《续晋阳秋》:(许)询有才藻,善属文。
《晋书•文苑传》:及金行纂极,文雅斯盛,张载擅铭山之美,陆机挺焚研之奇,潘夏连辉,颉颃名辈,并综采繁缛,杼轴清英,穷广内之青编,缉平台之丽曲,嘉声茂迹,陈诸别传。
《宋书•谢灵运传》:有晋中兴,玄风独振,为学穷于柱下,博物止乎七篇,驰骋文辞,义单乎此。
《南齐书•文学传论》:江左风味,盛道家之言:郭璞举其灵变;许询极其名理;仲文玄气,犹不尽除;谢混情新,得名未盛。
《诗薮》外编卷二: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代之阶级森如也。
又云:晋、宋其格卑矣,其才故足尚也。
又云:《文赋》云:“诗缘情而绮靡”,六朝之诗所自出也,汉以前无有也。
又云:永和修禊,名士尽倾,而诗佳者绝少,由时乏当行耳。
又云:兰亭罚觥,大令首坐。
又云:晋人能文而不能诗者袁宏,名出一时。
又云:《世说》甚重许玄度,而不谓能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