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袁袠(1502—1547)卒。

输入历史事件:

袁袠(1502—1547)卒。

公元1547年 六月
袁袠(1502—1547)卒。

文徵明《广西提学佥事袁君墓志铭》:“君讳袠,字永之,别号胥台山人,世吴人。”嘉靖丙戌(1526)进士,选庶吉士。会有诏翰林官并除郎署,授刑部主事,改兵部。上官未几,兵部火,下诏狱,谪戍湖州。会赦归,以荐起补南职方员外郎,出为广西提学佥事。移疾乞休。“君生弘治壬戌(1502)十月二十六日,卒嘉靖丁未六月十有三日。”“为文必先秦两汉为法,乐府师汉魏,赋宗屈贾,古律诗出入唐宋,见诸论撰,莫不合作。所著文集二十卷,《皇明献实》二十卷,《吴中先贤传》十卷,世纬《岁时记》《周礼直解》总若干卷。始君雅志用世,及事与心违,时移身远,乃肆意于此,以泄其所蕴耳。观世纬所著,皆凿凿乎经世之论。其《官宗》《遴傅》与夫《距伪》诸篇,实维时敝,惜不得少见于事,而徒托之空言,可慨也已。”彭年《袁督学诔》:“嘉靖二十六年六月十三日,明故奉敕提督学校广西按察司佥事胥台先生袁君卒。呜呼哀哉!君讳袠,字永之,苏郡吴人也。少知名,为博士弟子,乙酉举(1525)应天乡试第一,丙戌(1526)举进士第二甲第一,选入翰林为庶吉士,遇例裁抑,出授刑部主事。决狱江北,校文河南,调兵部武选主事兵部火,谪戍湖州,遇赦归。久之召补南京兵部武选主事,进职方员外郎,寻拜提学之命,致仕,寝疾,卒于瑞秀里第,春秋四十有六。呜呼哀哉!”袁表《袁永之集序》:“吾弟十岁能文,弱冠即发解,连举进士,可谓遇矣。……欢燕未几,乃岁丁未(1547)夏日,遂以疾七日而卒,仅年四十有六,余恸绝者数四。呜呼惜哉!呜呼痛哉!……卒三月,鸠工刻就此集,将以传之四方,请余序首简。……是岁九月之望,兄表书。”(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卷首)袁褧《家弟永之文集序》:“夫古之文士不享其年者亦多矣!今若信阳何景明大梁高叔嗣沁水常伦,同邑若王宠,皆以才华露发,皆不享其年。所恃以不朽者,乃曰有言语在碑版。斯言也,不亦大可痛乎!永之诗拟高岑,文喜学先秦西汉。当其快意处,则沉着恳到,体裁疏秀,琅琅可诵。少有用世之志,究其学亦欲得国而治之,而今已矣!集梓已成,因抆泪书此以践昔岁桂林之言。嘉靖丁未秋九月既望,仲兄褧撰。”《袁永之集》序跋颇多。朱曰藩序署“嘉靖壬子(1552)上元,射陂朱曰藩撰”;董宜阳序署“嘉靖丁未(1547)闰九月,云间董宜阳著”,陆师道序、王格序作序年月不详。万历年间衡藩重刻胥台先生集有董复亨、张炳忠、袁尊尼序。文徵明《广西提学佥事袁君墓志铭》吴维岳《衡藩重刻胥台先生传》,记其生平颇详。王世贞《吴中往哲像赞》:“袁胥台先生袠,字永之,吴县人。生五龄即知书,岁赋诗,有奇语,十五试应天,即驰声场屋间,又九岁而举乡试第一。明年廷试第二甲第一人,改翰林庶吉士。时新贵人张公者,以先生所射策尝荐居首而亟言之,欲以见德,先生不答,亦不往报谢,以故当授官,密言于上,谓诸少年浮薄,非大器,皆左之。先生仅得刑部主事。主试河南,所识拔多知名士。还改兵部之武选。未几而司不儆于火,以先生当陬于夕,逮下狱,特论戍湖州,则犹张意也。先生既工文章,精笔札,而湖当山水间,凡所讽诵著述传远近,虽在戍而名益重。久之赦归,起南武部主事,迁职方员外郎、广西提学佥事,骎骎显矣。偶意有所不可,遂拂衣,有所经游名山,皆为文记之。先生归而家横塘,据石湖之胜,著书行吟,豁如也。卒年仅四十六。所著文集二十卷,《皇明献实》二十卷,《吴中先贤传》十卷,世纬《岁时记》《周礼直解》又若干卷。”艺苑卮言卷五:“袁永之如王谢门中贵子弟,动止可观。”《明诗综》卷四五:“吴峻伯云:永之古诗法魏晋,近体拟唐。当其意到一骋,敷赡沉核,无所摹剽,而动与作老合度。蒋仲舒云:袁诗如筑城建邑,位置整严,终乏悠然之思。”《静志居诗话》卷十二《袁袠》:“永之诗品在后冈之上,足与吾乡渐山方驾。报顾东桥书云:‘立言之道,其难有六:学难乎渊该,事难乎综核,辞难乎雅健,气难乎冲和,识难乎贯融,志难乎沉澹。兼是六能,而假以岁月,庶矣。古之立言者,率多中岁。盖少年轻俊,闻见未广,计虑未周,词锋则锐,而论议剽捷,终乖轨辙。’今读《胥台集》,多中岁之诗。宜其声既清会,辞亦藻拔也。”《四库全书总目》卷九三子部儒家类三著录袁袠世纬一卷、卷一七七集部别集类存目四著录袁袠《胥台集》二十卷。世纬提要云:“明袁袠撰。袠字永之,号胥台,吴县人。嘉靖丙戌进士。官至广西提学佥事《明史•文苑传》附见文徵明传中。是书凡二十篇。曰官宗,曰遴傅,曰简辅,曰降交,曰诱谏,曰广荐,曰崇儒,曰贵士,曰裁阉,曰汰异,曰距伪,曰抑操,曰久任,曰惜爵,曰惩墨,曰节浮,曰节奢,曰正典,曰实塞,曰均赋。其言皆指陈无隐,切中时弊。虽立说不免过激,而忧时感事,发愤著书,亦贾谊痛哭之流亚也。当时狃于晏安,文恬武嬉,朝廷方以无事为福。故袠自序有凿枘异用,竽瑟殊好,空言无益,只增多口之语。而《距伪》一篇,讲学者尤深嫉之。然袠之言曰:今之伪者,其所诵读者,周、孔之诗书也;其所讲习者,程、朱之传疏也;而其所谈者,则佛、老之糟粕也。党同伐异,尊陆而毁朱云云。盖指姚江末流之弊,有激言之。观于明季,袠可谓见微知著矣。又乌得恶其害己,指为排抑道学乎?”《胥台集》提要曰:“是编诗不失体格而乏坚苍,文亦俊爽而酝酿未免少薄。”《明诗纪事》戊签卷十六录袁袠诗十六首,陈田按:“永之与王履吉皆服膺空同,履吉未达,私淑而已。永之使大梁,空同赋《相逢行》赠之。空同属纩之日,遗言必袁生表墓。其子伯材书乞永之作传。永之又有悼空同诗云:‘李公海岳秀,长庚兆灵异。发颖由西陲,空群眇北冀。摛词追子长,作赋凌贾谊。虎视万古前,鸿冥陋衰季。徐何抗英特,晚达劳指示。金声叶钧《韶》,兼总集能事。煌煌弘治间,文章准天地。抗疏逐城狐,挺节诋阉寺。八党虽稽留,二张亦敛避。青蝇何群飞,白首从吏议。淮南自狂谋,公也实奚累。繁台昔攀嵇,龙门幸无弃。白马聆雄谈,朱弦当真趣。三复《相逢行》,绸缪伏高义。哲人竟山颓,仰止庶可企。’永之诗雄词快句,下笔凌厉,而直易之篇,伤于易尽,无复顿挫含蓄之妙。惟五律独多合作。其与顾华玉论诗,谓‘四言必以《三百篇》为法,而取材于汉、魏’。今玩集中此体,了无高唱,欲副斯言,眇若河汉矣。”


版本:宋嘉定十六年残本、明正统四年袁旭刻本、明万历四年姜奇芳刻本、清康熙震泽徐氏刊本、清康熙四十一年宋荦刊本。
圣俞、子美齐名于一时,而二家诗体特异。
(辽道宗清宁六年)戊子朔(一日),监修国史耶律白请编次御制诗赋,仍命白为序。
甲午(七日),观文殿大学士、户部侍郎庞籍为太子太保致仕。
己亥(十二日),颍州进士常秩为试将作监主簿、本州州学教授.翰林学士胡宿等言其文行称于乡里也。
戊申(二十一日),枢密直学士、吏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陈旭以足疾罢为右谏议大夫、同提点在京诸司库务,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知泉州蔡襄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王安石召为三司度支判官。
戊辰(十一日),宁国节度副使孙沔为光禄卿,分司西京。
辛未(十四日),翰林学士胡宿、御史中丞赵槩磨勘转运使、提点刑狱课绩。
孔旼卒,67岁。
先生讳旼,字宁极,孔子裔孙,隐居汝州龙山之阳。
戊戌(十二日),翰林学士欧阳修等上所修《唐书》二百二十五卷。
十四日,推恩赏,欧阳修转礼部侍郎。
壬子(二十六日),命翰林学士吴奎、户部副使吴中复、判度支判官王安石、右正言王陶同相度牧马利害以闻。
甲子(八日),眉州进士苏洵为试校书郎。
乙亥(十九日),吏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余靖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
丁亥朔(一日),翰林学士欧阳修兼侍读学士,起居舍人、知制诰刘敞为翰林侍读学士、知永兴军。
丙申(十日),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吕公弼同详定均税。
壬寅(十六日),枢密副使张昇提举编集本院机密文字。
辛丑(十六日),枢密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宋庠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
辛亥(二十六日),度支员外郎、直秘阁、判度支勾院司马光,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王安石,同修起居注。
戊寅(二十三日),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吕公弼为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府。
曾巩被召编校史馆书籍。
刘羲叟卒,44岁。
著有:《十三代史志》(《宋史》本传)、《刘氏辑历》(《宋史》本传)、《春秋灾异》(《宋史》本传)、《南北史韶韵目》(曾巩《隆平集》卷一五)。
毛滂(1060—1124?)生。
晁端中(1060—1100)生。
江端礼(1060—1097)生。
邹浩(1060—1111)生。
本年重要作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