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刘绘(1505一1564)卒。

输入历史事件:

刘绘(1505一1564)卒。

公元1564年 本年
刘绘(1505一1564)卒。

张佳胤《中宪大夫重庆府知府嵩阳刘公暨配胡孺人墓志铭》:“先生讳某,字汝(子)素,一字少质,”“其徙光州自七世祖始。”嘉靖乙未进士,授行人,选户科给事中,改刑科右给事,出守重庆,罢归。“撰《易勺》四卷,《春秋管》十二卷,作《通论》四十篇,著诗赋序记杂文二十卷,学者尊为嵩阳先生,而不敢氏。”《列朝诗集小传》丁集上:“子素文章雄健可喜,其诗才气奔腾,而风调未谐,多生狞奡兀之致。皇甫子循叙其集云:‘先生应诏诸疏,经术文章,可谓兼之,若骚赋诗歌,则固北海余声,宣城寄兴,非所专好也。’知言哉!”《四库全书总目》集部别集类存目四著录刘绘《嵩阳集》(无卷数),提要曰:“是集首赋,次诗,次书,次疏,复以诗赋殿后,而不分卷帙。盖编次未定,旋作旋刊,明人文集,往往如是也。其诗局度颇宏整,而乏深致。文不加修饰,畅所欲言。如《春秋补传序》云:‘古之注经者务简,后之注经者务繁。古之注经者务简而经益明,后之注经者务繁而经益晦。六经之注,莫不皆然,而《春秋》为甚。’持论颇为平允。至劾夏言一疏,但以不戴所赐香叶冠激世宗之怒,则非谏臣之体。案明史夏言本传称,赐香叶束发巾,言谓人臣非法服不受。帝积愤欲去言,严嵩因得间之。至言得罪下狱,帝犹及前不戴香冠事。据此,则绘是疏或当有所受之欤?”《明诗纪事》戊签卷十九录刘绘诗五首,陈田按:“山阴周祚、吴县黄省曾作书推挹李空同,空同刻集,以其书附后。刘子素亦作书推服杨升庵,《升庵集》亦附子素书云:‘仆之仰足下者有年,方其挟策西蜀,赐对明光,垂虹掣电,振耀宇内,知足下为相如扬雄其人也。至操觚艺苑,校书秘府,辞调敌乎金石,颂声叶于《韶濩》,知足下为刘向王褒其人也。至撄时吐气,舒悃飞章,叫阎阖于五奏,攀琅玕而九死,知足下为贾谊晁错其人也。及今成集所著,士人所传,伤时述怀,其孤愤结忧之声,悯流离、叹琐尾者,又竞英缀彩,粲玄珠而流华实;凌踪乎七子,飞盖乎四杰,又知足下为鲍明远、谢玄晖其人也。’子素文章宏丽,足称作者。诗则有伟特之句,而鲜完善之篇。艳曲丽歌,尤为猥下。赵彦复《梁园风雅》舍李川甫而录子素,非识曲听真者也。”


赵荐(1034—1081)生。
刘康夫(1034—1088)生。
钱勰(1034一1097)生。
本年重要作品: 。
文:范仲淹《严子陵钓台记》、欧阳修《洛阳牡丹记》。
诗:范仲淹《出守睦州》、范仲淹《赴桐庐淮上遇风三首》、范仲淹《出守桐庐道中十首》、范仲淹《潇洒桐庐郡十首》、范仲淹《新定感兴五首》二范仲淹《游乌龙山寺》、范仲淹《桐庐郡斋书事》、范仲淹《依韵酬周骥太博同年》、范仲淹《苏州十咏》、范仲淹《用韵谢晏尚书近著示及》、范仲淹《奉酬晏尚书见寄》、范仲淹《天平山白云泉》、范仲淹《题常熟顶山上方院僧居》、欧阳修《罢官西京回寄河南张主簿》、欧阳修《朱家曲》、欧阳修《书怀感事寄梅圣俞》、欧阳修《独至香山忆谢学士》、欧阳修《送谢希深学士北使》、欧阳修《送廖八下第归衡山》、欧阳修《送王汲宰蓝田》、欧阳修《寄西京张法曹》、欧阳修《行至椹涧作》、欧阳修《送祝熙载之东阳主簿》、欧阳修《郑十一先辈赴四明幕》、欧阳修《送丁元珍峡州判官》、欧阳修《送楚建中颍州法曹》、欧阳修《夏侯彦济武陟尉》、梅尧臣《西宫怨》、梅尧臣《彦国通判绛州》、梅尧臣《余姚陈寺丞》、梅尧臣《聚蚊》、梅尧臣《赋秋鸿送刘衡州》、梅尧臣《随州钱相公挽歌三首》、梅尧臣《僧可真东归因谒范苏州》、梅尧臣《中秋与希深别后月下寄》、梅尧臣《芜湖口留别弟信臣》、梅尧臣《廖秀才归衡山县》、苏舜钦《及第后与同年宴李丞相
壬寅(十七日),徙江东转运使蒋堂为淮南转运使、兼发运司事。
十三日,苏耆卒,49岁。
著有:《次续翰林志》一卷(《宋史•艺文志二》)、《开谈录》二卷(《宋史•艺文志四》)、《计录》三篇(苏舜钦《先公墓志铭》)、《续文房四谱》(苏舜钦《先公墓志铭》)、《苏耆集》二十卷(苏舜钦《先公墓志铭》)。
燕肃等上考定乐器并见工人。
庚申(五日),太常博士、直史馆宋祁上《大乐图议》二卷。
丁卯(十二日),龙图阁学士、给事中、知兖州范讽责授武昌行军司马。
戊辰(十三日),枢密使、吏部尚书、同平章事王曾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门下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吕夷简加右仆射,同知枢密院事、刑部侍郎、参知政事宋绶为吏部侍郎.枢密副使、给事中蔡齐为礼部侍郎、参知政事,翰林学士承旨、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礼部侍郎盛度为参知政事。
壬午(二十七日),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知天雄军杜衍为御史中丞。
晏殊自亳州徙知陈州。
己丑(五日).以御史中丞杜衍权判吏部流内铨。
戊辰(十五日),命宰臣吕夷简、王曾都大管勾铸造大乐编钟,参知政事宋绶、蔡齐、盛度同都大管勾,集贤校理李照、勾当御药院邓保信专监铸造.仍以入内都知阎文应提举。
戊寅(二十五日),命翰林侍讲学士兼龙图学士冯元、度支判官集贤校理聂冠卿、直史馆同知太常礼院宋祁同修乐书。
辛未(十九日),御崇政殿,召辅臣观新乐。
乙亥(二十三日),章得象等上所修《一司一务》及《在京编敕》四十四卷,并赐阶勋及器币有差。
庚子(十九日),知杭州郑向言:“镇东节度推官阮逸,颇通音律。
己酉(二十九日),参知政事宋绶上所编修《中书总例》四百一十九册,降诏褒谕,堂后官以下赐器币有差。
曾布(1035一1107)生。
曾子宣亦以亥年亥月亥日亥时生,章子厚每以“四亥公子”呼之。
乙巳(二十五日),封宰臣吕夷简为申国公,王曾为沂国公。
癸亥(十三日),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范仲淹为吏部员外郎、权知开封府。
戊寅(二十八日),赐太常博士陈希亮五品服,以尝辨冤狱也。
晁端仁(1035—1102)生。
章惇(1035—1105)生。
章惇字子厚,建州浦城人,惇豪俊,博学善文。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