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张一桂、于慎行等任乡试主考。

输入历史事件:

张一桂、于慎行等任乡试主考。

公元1585年 八月
张一桂、于慎行等任乡试主考

弇山堂别集卷八十四《科试考四》:“乙酉,命左春坊谕德翰林院侍读张一桂、司经局洗马修撰陈于陛主顺天试。命右春坊谕德翰林院侍读于慎行、右春坊中允翰林院修撰李长春主应天试。分命翰林院修撰孙继皋主浙江翰林院编修黄洪宪主福建、翰林院编修史珂主湖广翰林院编修余孟麟主江西试。余用六科给事中各部员外郎主事有差。珂辞,改命编修张应元。”“是岁科场甫毕,上命天府官以中式举子卷入内,将加检勘,已而发还,无所问。先是,浙人胡正道等以二月入都,冒通州籍入学,遂得中式者八人,为冯诗、章维宁、史记纯、陈邦训、杨日章、董邵、孙碒。都下人士哄然不平,投匿名文书,诉中式不应皆外郡,及各州县进学之弊。给事中钟羽正劾奏,请清冒籍生儒,上下其章于法司。而天府生员张元吉者,父故富商,交通宦幸,遂益鼓煽,其诡言考官有私,并及提学。飞语乃闻内,上愈疑,法司勘上。有旨,六人者发原籍为民,史记纯系编修史珂子,以珂从子冒籍,亦褫职,而并疑冯诗、章维宁曾馆主考张一桂家,复下法司,再从公审究,意在必坐考官。于是尚书舒化、左都御史赵锦、礼刑二科给事王三余、顾问,会多官廷鞠诗、维宁有无关节,各加刑,考具。复言诗、维宁馆张不过数月,家贫,而其试卷取中又非独出张手,委无隐情。疏上,上终以扶同回护为疑,诏张一桂改南京别衙门用,诗、维宁各枷示众,发为民,并谪提学御史董裕于外。仍谕天下巡按御史,各核诸新举子,复原籍为诸生及削籍者凡十余人。是举,上虽有意严察科场弊习,然京师颇传其谮出于宫闱。及讯狱具,都御史锦欲勿用,‘一桂系讲官,非臣等所敢擅拟向’。尚书化执不肯,盖示隙端,听上自处,议者薄之。而给事中史孟麟、御史蔡时鼎疏言:‘冒籍之当宽,采访之当慎。’切责时鼎,降马邑典史。孟麟疏取出,不果上。”“前甲申,御史丁此吕追论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高启愚主试应天时命题‘舜亦以命禹’为阿附故太师张居正,有劝进受禅之意,为大不敬。得旨免究矣,吏部参论,此吕调外,遂夺启愚官,削籍还里,并收其三代诰命。诸大臣与言路相持者久之乃定。山东吏部尚书杨巍中式,山西东阁学士王家屏子浚初中解元湖广巡按御史推官李槃用强侵各试官权,多取中诸生,礼部员外郎李同芳故庇之,不行裁沮。得旨,降级调用,同芳罚俸三月。”邓原岳(1555一1604)、江盈科(1553一1605)中举。


会吕夷简罢相,夏竦既除枢密使,复夺之,以衍代。
庆历中,吕许公夷简罢政事,以司徒归第,拜晏元献公殊、章郇公得象为相。
癸酉(七日),命御史中丞王拱辰、知制诰田况与三司同议减放州县科配。
丁丑(十二日),以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富弼为枢密副使。
丙申(二日),右正言、知制诰田况为陕西宣抚副使。
《天圣编敕》既施行,自景祐二年至今,所增又四千七百余条。
丁未(十三日),以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范仲淹为参知政事,资政殿学士、兼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富弼复为枢密副使。
癸丑(十九日),枢密副使、右谏议大夫韩琦为陕西宣抚使。
丁卯(三日),上既擢用范仲淹、韩琦、富弼等,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数令条奏当世务。
司徒吕夷简固请老,戊辰(四日),授太尉致仕,朝朔望及大朝会并缀中书门下班。
戊辰(四日),赐知谏院王素三品服,余靖、欧阳修、蔡襄五品服。
己巳(五日),命天章阁侍讲、史馆检讨王洙,集贤校理、同知谏院欧阳修,同详定国朝勋臣名次,用元年赦书将录其后也。
丙子(十二日),翰林学士吴育权知开封府,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李淑为翰林学士。
丙戌(二十二日),命史馆检讨王洙、集贤校理余靖、秘阁校理孙甫、集贤校理欧阳修同编修祖宗故事。
丁亥(二十三日),徙知庆州滕宗谅权知凤翔府。
戊子(二十四日),命宣抚副使田况权知庆州。
壬辰(二十八日),翰林学士、端明殿学士、兼翰林院侍读学士、中书舍人李淑罢翰林学士,为给事中,出知郑州。
李觏自序《退居类稿》。
庆历癸未秋,因料所著文,自冠迄滋十五年,得草稿二百三十三首。
丙午(十二日),太常博士、秘阁校理孙甫为右正言,谏院供职。
丁未(十三日),编》卷一四四) 以右正言、集贤校理余靖为契丹国母正旦使。
乙卯(二十一日),诏修兵书。
三日,崔立卒,75岁。
著有:《故事稽疑》十卷(《宋史•艺文志二》)、《巴歈集》二十卷(韩琦《崔公行状》)。
己巳(五日),陕西都转运使、起居舍人、天章阁待制孙沔为礼部郎中。
七日,祖无择序李觏《退居类稿》。
旴江李泰伯其有孟轲氏六君子之深心焉。
癸酉(九日),太常博士李京、殿中丞包拯并为监察御史里行。
庚寅(二十六日),诏陕西宣抚使韩琦、副使田况赴阙。
丙申(三日),翰林学士、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宋祁,请诸库务事有未便当更置者,皆使先禀度可否而后议于三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