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屠隆作《谢在杭诗序》。

输入历史事件:

屠隆作《谢在杭诗序》。

公元1597年 冬
屠隆《谢在杭诗序》

一题《下菰集序》谢肇淛字在杭。序云:“黄白仲与余抵掌海内词人,遂及闽士,而指屈在杭谢君:‘才横绝一世,早岁登坛,所称诗峭倩秀伟,卓然名家。为人轩轩霞举,亭亭物表,趾高视卑,冲襟可挹,且薄收效于三事,而厚殚力于千秋。异日者与子东面而争牛耳之盟,必夫夫也。’不佞逡巡避席曰:‘主臣余雅知在杭。夫闽山水秀甲齐州,灵爽之气,蜿蟺磅魄,尽发此时。方来之俊,云蒸泉涌,先后通名字不佞者,无虑数十家,削牍有至万余言者,洞目駴心,观听于是为巨。要以闽中白眉,则首推在杭,亦犹海错之推西施乳,荔支之推陈紫、江绿,而山川之推武夷、九漈也。不佞向慕谢君,往年尝赋诗四章,将讯之吴兴,寻如金阊,稿为云间人篡去,不得达。又一岁,而晤在杭虎林,酒铛茶鼎,不律如意,相得甚欢。不佞酒中戏语在杭:五霸桓、文为盛,降而秦穆、楚庄,渐以萎薾,再降而卑之乎吴子,欲承一时之乏,妄规此物,踉跄黄池之上,卒为天下笑。不佞与弇州、新都交臂接轸,则亦惟是邾莒滕薛之奉齐楚秦晋尔。自两公即世,此物漫无所属,而海内操觚者如云,亡弗张目扼掔,起而争之。世有虞于不佞者,极口而訾,极力而挤,若惟恐不佞之一旦旄弧以登,如目之有翳,必去而后快。不佞轩渠:我其鹓雏耶?腐鼠此物久,而鸱尚吓我。且桓文既没,余岂不度而为吴子哉?余且跳(逃)而托于团焦净业矣。以故遇世之嗜古而操深心者,急名而鼓盛气者,才望既久而势可几者,人地未至而力可副者,余必长跽奉此物进之。力副而势几,则在杭其人,所为峭倩秀伟,轩轩亭亭,斯登坛之器,白仲之人伦鉴不爽也。在杭别后,使使以诗序见属,余业撰一首治之,使者乃为殷豫章,浮褥又不达,而故草又寻逸去。在杭数以诗责逋,会余奉大讳毁甚,不能搦管。居一岁而始为勾当,则不能举旧作一语,遂更著成篇,工拙不可知,大都视旧作加详焉。两纂著而两不达,岂亦有数耶?不佞近论诗,如瑯琊、历下,有才力而寡性情,务声调而乏自得,由两公为政,士争趋之成风,风人之旨殆尽。必也取三谢之清苍,救六朝之浮靡,采王孟之简澹,济李杜之沉雄,令天真与奇藻并灿,名言与劲气相宣,斯其极则妙境哉?在杭辨此审矣。不佞性疏而轻名根,应世诗文,无论多至洋洋纚纚千万言,寡至寂寥数语,往往援笔矢口,布之通都,工拙惟命。近以学道戒绮妄,疏笔研,人购之,未尝不应,应愈援笔矢口,了不经意,其以夫夫才尽而舍旃,幸甚!盖不能峻龙门拒人,又不能苦心竭力,而与海内争此物,则亦惟名根轻故,为语操觚诸君子,无复以腐鼠吓我哉!余之衔璧舆榇,久矣。万历丁酉冬月,东海友人屠隆纬真父撰。”(《小草斋集•杂序》


尹焕自畿漕除左司郎官,吴文英赋词《凤池吟•庆梅津自畿漕除右司郎官》、《塞翁吟•饯梅津除郎赴阙》。
赵汝茪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陈文蔚(1154—1247)卒,年九十四。
唐珏(1247一 ?)生,卒年不详。
仇远(1247一 ?)生。
邓牧(1247—1306)生。
郝天挺(1247—1313)生。
罗大经撰《鹤林玉露》甲编成。
蒙古释奠孔子庙,致胙于忽必烈。
王迈(1184—1248)卒,年六十五。
四库提要卷一六三:“《臞轩集》十六卷。
王迈之卒,刘克庄有《祭王实之少卿文》。
蒙古贵由汗(1206—1248)卒,皇后海迷失称制,诸王多不服。
赵葵进三秩序。
徐鹿卿为枢密使兼参知政事兼侍讲。
王伯大拜参知政事。
九日,许应龙(1168—1248)卒,年八十一。
李治撰《测圆海镜》成。
尹焕为朝奉大夫太府少卿兼尚书左司郎中,兼敕令所删定官。
楼扶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翁元龙约于本年前后在世,生卒年不详。
张炎(1248—1320?)生。
白珽(1248—1328)生。
郑清之为太师、左丞相兼枢密使,进封魏国公;赵葵为右丞相兼枢密使。
贾似道为宝文阁学士、京湖安抚制置大使。
程元凤为江、淮等路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兼知饶州。
赵葵四辞免右丞相兼枢密使,诏不允。
十五日,吕午为吴锡畴(号兰皋)作《兰皋诗集跋》,有云:“兰皋吴君元伦,以吟编三十首见示。
赵汝回为薛嵎(号云泉)作《云泉诗序》。
赵葵乞归田里,又不允。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