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朱素臣(16217 —1701后)生。

输入历史事件:

  朱素臣(16217 —1701后)生。

公元1621年 是年
  朱素臣(16217 —1701后)生。

据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又蒋星煜《中国戏曲史探微•论朱素臣校订本<西厢记>》:“朱素臣是生于1615年左右,1690年以后去世,至少活了七十五岁。”道光《乍浦备志》卷三六:“朱素臣,字九先,居雅山之北。少习举子业,弃去为农。暇即手一编,不释闭,或吟咏以自写其性灵。为人方正,有勇力,遇不平即挥拳相助……崇祯乙亥秋,李潜夫偕友人游雅山,闻其名,造庐而请谒焉。一见如故,遂与定交,称之畏友云。”民国《吴县志》卷七五:“朱素臣,以字行,佚其名。尝助玉参订《北词广正谱》,又与李渔友善。著传奇十八种,今仅传《十五贯》《翡翠园》二种。”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一一著录朱皠传奇《一着先》《十五贯》《大吉庆》《文星现》《未央天》《四大庆》《四奇观》《四圣手》《全五福》《忠孝闾》《振三纲》《秦楼月》《狻猊璧》《通天台》《朝阳凤》《瑶池宴》《万年觞》《聚宝盆》《翡翠园》《锦衣归》《龙凤钱》二十一种,小传云:“朱皠,字素臣,江苏吴县人。所居曰苼庵,与李玉同时,玉著《北词广正谱》,皠与同校。并于扬州李书云合编《音韵须知》。按曲海总目提要著录《未央天》条注云:‘闻明季时,有兄弟二人,皆擅才思,其一作《未央天》,其一作《瑞霓罗》。’据此,则皠又与朱佐朝为弟兄。朱氏之作,兼具案头场上之长,为清初一大剧曲家。新传奇品称其词如‘少女簪花,修容自爱’。”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卷一二云:“朱皠,字素臣,又字九先,江苏吴县人。李玉《北词广正谱》,皠与同校。并与扬州李书云合编《音韵须知》。与朱佐朝为兄弟,同为清初大剧曲家。今知传奇有二十一种,传世十二种。”李修生主编《古本戏曲剧目提要》载王永宽所撰《十五贯》词条云:“朱素臣撰。又名《双熊梦》新传奇品传奇汇考标目重订曲海总目曲目新编《今乐考证》等著录。朱素臣(1621 ?—1701以后)原名朱皠,字素臣,号笙庵,通常以字行,吴县(今属江苏)人。约生于明天启初年,康熙四十年(1701)尚在世(见沈德潜《归愚诗钞》卷一〇《凌氏如松堂文宴观剧》诗注)。生平事迹难以详考,仅知他出身寒素,未曾做官,喜度曲,会吹笙。他是苏州派重要作家,与朱佐朝为兄弟,和李玉毕魏等友善。曾和毕魏、叶时章共同编定李玉的名作清忠谱传奇,和朱佐朝等四人合作《四奇观》传奇,和邱园等四人合作《四大庆》传奇,和过孟起等三人合作《定蟾宫》传奇,又协助李玉编纂《北词广正谱》,和扬州李书云合编《音韵须知》。他自己单独创作的传奇有《十五贯》《翡翠园》《未央天》《秦楼月》《聚宝盆》《龙凤钱》《朝阳凤》《锦衣归》《万年觞》《文星现》《振三纲》《一着先》《狻猊璧》《忠孝闾》《四圣手》《瑶池宴》《全五福》《通天台》《大吉庆》共十九种。前十种今存有全本。还著有杂剧《杜少陵献三大礼赋》《琴操问禅》《杨升庵妓女游春》三种,皆已佚。《十五贯》约作于清初。上、下二卷,二十六出。因写熊友兰、熊友蕙兄弟遭遇的两件冤案,都因神明托梦于况钟,得以昭雪,故剧又名《双熊梦》。”


吉文集》卷八)又有《读池州杜员外杜秋诗》:“年少多情杜牧之,风流仍作杜秋诗。
龚轺(?—850)约此时以诗谒杜牧于钱塘。
李贻孙擅诗与文,时在夔州刺史任,作《神女庙》诗。
李商隐秋日卜居洛下,作《寄令狐郎中》寄令狐绹。
十三日,夔州都督府建成,刺史李贻孙撰《夔州都督府记》。
周墀(793—851)本年为江南西道观察使(见《唐方镇年表》卷五、《旧唐书•周墀传》),陈陶作《赠江西周大夫》以赠,中云:“因分三辅职,进领南平位。
孙樵本年作《露台遗基赋并序》,讽唐武宗之迷信神仙之说。
项斯(801?—?),约卒于会昌末大中初,姑系于此年。
《项斯诗集序》云:“项斯,字子迁,江东人也,会昌四年左仆射王起下进士及第。
温庭筠近年或在长安,本年前后作《觱篥歌》,极尽形容李德裕在相位时家妓歌舞之盛。
陈标本年为大理评事,此后事迹未详,官终侍御史。
许浑本年辟岭南节度使卢贞幕从事,大中元年(847)始得罢归。
李播(789—?)本年自比部郎中出为杭州刺史,有政绩。
王彦威(?—845)卒。
经及第,补太常寺检讨官。
朱庆馀(?—845?)本年或明年卒。
刘三复(?—845)约本年卒。
武宗信道术,重方士,服食丹药,得病,自正月起即不视朝。
立春日起,自居易思念老友牛僧孺、杨嗣复、李宗闵不已,百感盘旋于心。
十一日,李德裕作《请先降使至党项屯集处状》;二十六日,作《论盐州屯集党项状》。
狄慎思、薛能、张黯、颜口等十六人(疑当作二十六人)擢进士第,状元为狄慎思。
狄慎思以第一名中进士科状元。
薛能(约817—约882),本年及第。
张黯,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颜口,颜荛之父,生卒年不详,本年擢进士第。
李昼(818—855),二十九岁,进士及第。
“庾季父程……昼郎其孙也。
郑畋、李蔚登拔萃科。
郑畋,年二十二,于宣宗即位之次月(四月)登书判拔萃科。
李蔚,会昌末(约本年)以书判拔萃,拜监察御史,转殿中监,后仕至僖宗朝宰相。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