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四日,黄淳耀(1605一1645)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四日,黄淳耀(1605一1645)卒。

公元1645年 七月
  二十四日,黄淳耀(1605一1645)卒。

《明史•儒林传》:“黄淳耀,字蕴生,嘉定人。为诸生时,深疾科举文浮靡淫丽,乃原本《六经》,一出以典雅。名士争务声利,独澹漠自甘,不事征逐。崇祯十六年成进士。归益研经籍,缊袍粝食,萧然一室。京师陷,福王立南都,诸进士悉授官,淳耀都不赴选。及南都亡,嘉定亦破。忾然太息,偕弟渊耀入僧舍,将自尽。僧曰:‘公未服官,可无死。’淳耀曰:‘城亡与亡,岂以出处贰心。’乃索笔书曰:‘弘光元年七月二十四日,进士黄淳耀自裁于城西僧舍。呜呼!进不能宣力王朝,退不能洁身自隐,读书益寡,学道无成,耿耿不寐,此心而已。’遂与渊耀相对谥死,年四十有一。淳耀弱冠即著《自监录》《知过录》,有志圣贤之学。后为日历,昼之所为,夜必书之。凡语言得失,念虑纯杂,无不备识,用自省改。晚而充养和粹,造诣益深。所作诗古文,悉轨先正,卓然名家。有《陶庵集》十五卷。其门人私谥之曰贞文。”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〇《黄淳耀》:“陶庵精于书义,融会九经诸史审择而出之。当崇祯之季,方以骈丽相尚,不知者以为陈言。予叔父芾园先生,独赏心击节,尽以其稿授予读之,久之而渐有称焉者……乃迩来选家,以其未尽合乎朱子之《集注》《章句》,痛加涂抹,是何异于下士之闻道乎?诗亦坚厚无懦响,由不惑于楚人之咻然也。”沈德潜明诗别裁集卷一一选黄淳耀《野人》诗三首。《四库总目提要》卷七七著录黄淳耀山左笔谈一卷,同书卷一七三又著录其《陶庵全集》二十二卷:“明黄淳耀撰。淳耀有山左笔谈,已著录。淳耀湛深经术,刻意学古,所作科举之文,精深纯粹,一扫明季剽摹谲怪之习。而平日力敦古义,尤能以躬行实践为务,毅然不为荣利所挠。如《吾师》《自监》著录,皆其早年所订论学之语,趋向极其醇正。而平易可近,绝无党同伐异之风,足以见其所得之远。文章和平温厚,矩矱先民。诗亦浑雅天成,绝无懦响,于王、李、钟、谭馀派,去之惟恐若浼,可谓矫然拔俗。卒之致命成仁,垂芳百世,卓然不愧其生平,可以知立言之有本矣。集为其门人陆元辅所辑,见于明史者十五卷。此本为文七卷、文补遗一卷、诗八卷、诗补遗一卷、《吾师录》一卷、《自监录》四卷,共二十二卷,乃后人续加增辑以行者也。”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五选黄淳耀诗十九首,引其《自监录》云:“近之为诗者,承李、何七子之弊,或变而之郊、岛,或变而之宋、元,险怪诞纤,无所不至。而竟陵二子起而矫之,学之者复将至于为凿为俚,如唐之沈千运孟云卿其人,已不可得,况进而之李、杜耶?”又加按语云:“归季思以‘陶庵’名集,黄公亦以‘陶庵’名集,二人古诗皆拟陶,然归诗真率,黄诗俊爽,又各不同。大抵归有忘世之意,黄有用世之意,遭时多难,殉节成仁,岂徒以诗人自命耶?”


金主离中都,赴汴京。
壬午,以杨椿参知政事。
宋遣使征诸路兵,以备金兵大举南侵。
金主亮索取淮、汉地。
宋朝下诏,准许淮南诸州迁移治所,以便清野。
契丹耶律撒八等起事反金,金派遣枢密使仆散、思恭等,率兵一万人,进行征讨。
金主亮迁都于汴。
金大括境内诸路民马。
金主大杀宋、辽宗室之在其国者(凡百三十人)。
魏胜克海州。
金主弑太后,大兵入淮东。
兰州汉军千户王宏,杀死金朝官吏而降大宋。
义民王友直,收复大名府。
金帝背盟南侵,宋帝下诏传檄。
金人另立完颜褒为帝。
李宝破金兵于陈家岛。
金人破扬州。
张浚赴君父之急。
虞允文采石之捷。
金主亮被部下杀死。
宋军收复两淮,张浚风采隐然。
金主雍入燕。
契丹耶律斡罕称帝。
刘一止(178—1160)卒。
辛弃疾聚众从耿京起义抗金。
在金主完颜亮南下进攻的严峻形势之下,陆游调任枢密院编修官,有《代乞分兵取山东札子》。
朱熹三十二岁。
辛弃疾劝耿京来归。
范成大离开徽州,到杭州,入监太平惠民和剂局。
陆游卧病弥旬,周必大有诗慰候,诗题为《陆务观病弥旬,仆不知也,佳篇谢邻里,次韵自解》。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