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日,黄道周(1585—1646)卒。

输入历史事件:

  五日,黄道周(1585—1646)卒。

公元1646年 三月
  五日,黄道周(1585—1646)卒。

吴荣光《历代名人年谱》明通鉴附编卷三:“明督师学士黄道周殉节于江宁。报至,唐王痛哭辍朝。先是道周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闻当刑,书《绝命词》衣带间,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从之……道周学冠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学者称石斋先生。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所著《易象正》《三易洞玑》《太函经》,学者穷年不能通其说,而道周用以推验治乱。没后,家人得其小册,自谓‘终于丙戌,年六十二’,始信其能知来也。”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四五《工部都水司主事兵科给事中天愚谢公墓志铭》:“余向以后进得交于漳浦黄先生,先生用直谏忤时宰,余与其及门诸生几以罹党祸。最后先生用国事殉,诸门人或存或亡,又更二十年,不可以复识……余之从黄先生游也,窃尝记其遗事一二。先生好《易》,而尤工楚词。居长安,食不能具一肉,酒酣,间出于围棋书画以自愉快。受诏进经义于承华宫,援据详洽,篇帙甚富。入其室,见床头有废簏败纸,不知先生所考订何书也。”谈迁《北游录•纪文•黄石斋先生遗事》:“秋日过吴骏公先生所,时伏枕语次往事。及漳浦,叹曰:‘吾登朝见诸名流,如钱牧斋、陈卧子、夏彝仲,即才甚,可窥其迹;惟漳浦吾不能测,殆神人也。’”《明史•黄道周传》:“黄道周,字幼平,漳浦人。天启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为经筵展书官……崇祯二年起故官,进右中允……道周抗疏……乃永戍广西……居久之,福王监国,用道周吏部侍郎……南都亡,见唐王聿健于衢州,奉表劝进。王以道周为武英殿学士……道周请自往江西图恢复,以七月启行,所至远近响应,得义旅九千馀人,由广信衢州,十二月至婺源,遇大清兵,战败,被执至江宁,幽别室中,囚服著书。临刑,过东华门,坐不起,曰:‘此与高皇帝陵寝近,可死矣!’监刑者从之……道周学贯古今,所至学者云集。铜山在孤岛中,有石室,道周自幼坐卧其中,故学者称为石斋先生。精天文、历数、皇极诸书。所著《易相正》《三易洞玑》《太函经》,学者穷年不能通其说,而道周用以推验治乱。”朱彝尊《静志居诗话》卷二〇《黄道周》:“黄道周,字幼元,一字螭若,漳洲镇海卫人。天启壬戌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以言事镌级,俄落职,寻起官,以谕德司经局,再迁少詹事,协理府事,与经筵讲随,谪江西布政司都事,逮至京,廷杖,下诏狱,遣戍。福藩称制,进礼部尚书南京既下,犹督师出婺源。师溃,执系故尚膳监,不屈。丙戌二月,死于市。有《大涤函书浩然咏》。词臣无言责,居无咎无誉之地,需次待迁而已。追石斋先生入翰苑,与上虞同年倪文贞公俱自任天下之重,崇正去邪,尽忠补过,引裾折槛,九死不回。先生诗所云:‘亲从霹雳推车过,又得谤沱自在春。’盖实录也。及退而讲学,于杭则大涤洞天,于闽则蓬莱峡,少长咸集,遐迩具来,监史主宾,琴瑟钟磐,庶几濂、雒之遗风焉。先生玑象之学,辞义深奥,后生或昧其指归。诗才亦未免踳驳,要其光焰,不啻万丈也。”《四库总目提要》卷五著录黄道周《易象正》十六卷,同书卷一二又著录其洪范明义四卷,同书卷二一又著录其月令明义四卷、表记集传二卷、坊记集传二卷、附《春秋问业》一卷、缁衣集传四卷、儒行集传二卷,同书卷三〇又著录其《春秋揆》一卷,同书卷三二又著录其孝经集传四卷,同书卷九三又著录其榕坛问业十八卷,同书卷一〇八又著录其《三易词玑》十六卷,同书卷一九三又著录黄宗周与叶挺秀、董养河倡和诗西曹秋思一卷。陈田《明诗纪事》辛签卷四选黄道周诗十八首,小传云:“被执,死于市。赠太师、文明伯,谥忠烈,改谥文忠。乾隆中赐谥忠端。道光五年,从祀孔庙。有《漳浦集》五十卷。”又有按语云:“先生论诗,不薄李、王,而时蹈竟陵之习。有明末派,如文太青、倪鸿宝皆堕落此趣,豪杰亦不免。余抉择集中合作,英词浩气当引星辰而上,不仅凌躐魏、晋而合辙盛唐也。”


戊申(二十一日),枢密直学士、吏部郎中、权知开封府陈旭以足疾罢为右谏议大夫、同提点在京诸司库务,枢密直学士、礼部郎中、知泉州蔡襄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
王安石召为三司度支判官。
戊辰(十一日),宁国节度副使孙沔为光禄卿,分司西京。
辛未(十四日),翰林学士胡宿、御史中丞赵槩磨勘转运使、提点刑狱课绩。
孔旼卒,67岁。
先生讳旼,字宁极,孔子裔孙,隐居汝州龙山之阳。
戊戌(十二日),翰林学士欧阳修等上所修《唐书》二百二十五卷。
十四日,推恩赏,欧阳修转礼部侍郎。
壬子(二十六日),命翰林学士吴奎、户部副使吴中复、判度支判官王安石、右正言王陶同相度牧马利害以闻。
甲子(八日),眉州进士苏洵为试校书郎。
乙亥(十九日),吏部侍郎、集贤院学士余靖为广南西路体量安抚使。
丁亥朔(一日),翰林学士欧阳修兼侍读学士,起居舍人、知制诰刘敞为翰林侍读学士、知永兴军。
丙申(十日),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吕公弼同详定均税。
壬寅(十六日),枢密副使张昇提举编集本院机密文字。
辛丑(十六日),枢密使、兵部尚书、同平章事宋庠罢为河阳三城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
辛亥(二十六日),度支员外郎、直秘阁、判度支勾院司马光,度支判官、祠部员外郎、直集贤院王安石,同修起居注。
戊寅(二十三日),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吕公弼为龙图阁学士、知成都府。
曾巩被召编校史馆书籍。
刘羲叟卒,44岁。
著有:《十三代史志》(《宋史》本传)、《刘氏辑历》(《宋史》本传)、《春秋灾异》(《宋史》本传)、《南北史韶韵目》(曾巩《隆平集》卷一五)。
毛滂(1060—1124?)生。
晁端中(1060—1100)生。
江端礼(1060—1097)生。
邹浩(1060—1111)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欧阳修《祭梅圣俞文》、宋祁《上欧阳内翰书》、苏洵《易传》、苏洵《祭侄位文》、曾巩《归老桥记》、王安石《伴送北朝人使诗序》、王安石《度支副使厅壁题名记》、王回《抱关赋》。
诗:欧阳修《哭圣俞》、欧阳修《奉送原父侍读出守永兴》、欧阳修《送吴生南归》、欧阳修《西斋小饮赠别陕州冲卿学士》、欧阳修《乞药有感呈梅圣俞》、欧阳修《二月雪》、欧阳修《寄题沙溪宝锡院》、欧阳修《奉答原甫见过宠示之作》、欧阳修《奉送原甫侍读出守永兴》、欧阳修《奉答原父九月八日见过会饮之作》、欧阳修《答和阁老刘舍人雨中见寄》、欧阳修《寄阁老刘舍人》、苏洵《荆门惠泉》、苏洵《襄阳怀古》、苏洵《万山》、苏洵《昆阳城》、王安石《飞雁》、王安石《爱日》、王安石《白沟行》、王安石《春风》、王安石《北客置酒》、王安石《出塞》、王安石《入塞》、王安石《乘日》、王安石《寄纯甫》、王安石《将次沼州憩漳上》、王安石《将次相州》、王安石《送契丹使还次韵答净因长老》、王安石《哭梅圣俞》、王安石《思王逢原三首》、苏轼《荆门惠泉》、苏轼《汉水》、苏轼《隆中》、苏轼《万山》、苏轼《新渠》、苏轼《双凫观》、苏轼《许州西湖》、苏辙《荆门惠泉》、苏辙《答荆门张都官维见和惠泉》、苏辙《襄阳古乐府二首》、苏辙《双凫观》、苏辙《息壤》、张先《酬发运马子山少卿惠酥与诗》。
词:张先《山亭宴慢》(宴亭永昼喧箫鼓)。
八日,以翰林学士王珪权知贡举,翰林学士范镇、御史中丞王畴并权同知贡举。
十七日,帝御崇政殿,试礼部奏名进士。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