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二十八日,吴伟业病中作《与子暻疏》,述平生忧苦,嘱托后事。

输入历史事件:

  二十八日,吴伟业病中作《与子暻疏》,述平生忧苦,嘱托后事。

公元1671年 十一月
  二十八日,吴伟业病中作《与子暻疏》,述平生忧苦,嘱托后事。

吴伟业《吴梅村全集》卷五七《与子暻疏》:“吾少多疾病,两亲护惜,十五六不知门外事。应童子试,四举而后入彀。不意年逾二十,遂掇大魁,福过其分,实切悚栗……于是升宫允、宫谕,吾绝意仕进,而天下乱矣。南中立君,吾入朝两月,固请病而归。改革后吾闭门不通人物,然虚名在人,每东南有一狱,长虑收者在门,及诗祸、史祸,惴惴莫保。十年,危疑稍定,谓可养亲终身,不意荐剡牵连,逼迫万状。老亲惧祸,流涕催装,同事者有借吾为剡矢,吾遂落彀中,不能白衣而返矣……今二十年来,得安林泉者,皆本朝之赐。为是吾以草茅诸生,蒙先朝巍科拔擢,世运既更,分宜不仕,而牵恋骨肉,逡巡失身,此吾万古惭愧,无面目以见烈皇帝及伯祥诸君子,而为后世儒者所笑也。吾归里得见高堂,可为无憾。既奉先夫人之讳,而奏销事起。奏销适吾素愿,独以在籍部提牵累,几至破家;既免,而又有海宁之狱,吾之幸而脱者几微耳。无何陆銮告讦,吾之家门骨肉当至糜烂,幸天子神圣,烛奸反坐,而诸君子营救之力亦多,此吾祖宗之大幸,而亦东南之大幸也……吾同事诸君多不免,而吾独优游晚节,人皆以为后福,而不知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今心力俱枯,一至于此,职是故也。岁月日更,儿子又小,恐无人识吾前事者,故书其大略,明吾为天下大苦人,俾诸儿知之而已。辛亥冬十一月二十八日书。”顾湄《吴梅村先生行状》:“先生属疾时作令书,乃自叙事略曰:‘吾一生遭际,万事忧危,无一刻不历艰难,无一境不尝辛苦,实为天下大苦人。吾死后,敛以僧装,葬吾于邓尉、灵岩相近,墓前立一圆石,题曰诗人吴梅村之墓,勿作祠堂,勿乞铭于人。’又敕三子:‘若能效陈、郑累世同居之义,吾死且瞑目。’呜呼!先生之心事可悲也已。”


陈基《程礼部文集序》:文岂易言哉?国家混一百年,能言之士,莫不各以其所长,驰骋上下,以鸣太平之休风。
《南村辍耕录》卷四:虞伯生先生集、杨仲弘先生载同在京日,杨先生每言伯生不能作诗。
王袆《练伯上诗序》:大江之西,近时言诗者三家,曰文白范公德机、文靖虞公伯生、文安揭公曼硕。
王礼《跋张文忠公帖》:某尝求我朝科目得人之盛,无如延祐首榜,圣继神传,累朝参错。
贝琼《陇上白云诗稿序》:余在钱唐时,与二三子录中州诗总若干首成编,题曰《乾坤清气》。
刘崧《鸣盛集序》:至开元、天宝间,有若李白、杜甫、常建、储光羲、孟浩然、王维、李颀、岑参、高适、薛据、崔颢诸君子,各鸣其所长。
章懋《枫山语录》:蒙古氏之有天下也,治率不师古,礼乐刑政,无足称述。
罗洪先《静思集序》:元鄙儒术,七八十年间,科举诏不岁下,山林之士无他慕,因各肆力于文学,于是多为古辞诗歌以道己志。
《诗薮》外编卷六:元五言古,率祖唐人。
《诗薮》外编卷六:元人力矫宋弊,故五言律多草草无复深造。
《诗薮》外编卷六:宋元排律少大篇,独高子勉《上黄太史三十韵》、傅与砺《寿陈都事四十韵》,风骨苍然,多得老杜句格。
《诗薮》外编卷六:元人先达者,无如元好问、赵子昂。
《静居绪言》:虞、杨、范、揭,足媕群雅而截众流。
《历代诗话》卷六十六:吴旦生曰:元诗以虞待制(伯生,讳集)、杨编修(仲弘,讳载)、范应奉(德机,讳梈)、揭应奉(曼硕,讳傒斯)为称首,谓之四大家,唯赵承旨(松雪,讳孟頫)得颉颃其间。
《龙性堂诗话续集》:虞、范、杨、揭,元号四大家。
《石洲诗话》卷五:至治、天历之间,馆阁诸公如虞伯生、袁伯长、王继学、马伯庸,每多唱和,如《代祀西岳》、《上京杂咏》之类。
《石洲诗话》卷五:虞伯生尝谓揭曼硕诗如“三日新妇”,己诗如“汉庭老吏”。
《石洲诗话》卷五:当时之论,以虞、杨、范、揭齐名,或者又以子昂入之,称虞、杨、赵、范、揭。
《石洲诗话》卷五:仲宏(弘)觉有盛气,故有“百战健儿”之称;德机纯就格调,故有“唐临晋帖”之目。
《艺概》卷四:虞伯生、萨天锡两家词,皆兼擅苏、秦之胜。
《艺概》卷四:元张小山、乔梦符为曲家翘楚,李中麓谓犹唐之李、杜。
三十日,唐桂芳生。
二十日,诏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成宗实录。
十一日,黎廷瑞卒,年五十九。
初四,戴天锡卒,年四十五。
十二日,赵孟頫序郝天挺所注《唐诗鼓吹》。
吴澄以国子监丞征,明年六月到官。
元明善由中书左曹掾授东宫承直郎、太子文学。
李京以吏部侍郎奉使安南。
李道坦与吴师道别,后寄诗以述相思之意。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