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已大备,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输入历史事件:

已大备,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公元1805年 二月
已大备,后之人竭其心思才力,要不出古人之范围;其自谓过之者,皆不知量之甚者也。

故生平未尝著书;间为人作序、记、碑、表之属,亦随即弃掷,未尝存稿。”“公虽不欲以文词自名,而名之播于世者久。故自公之存而馆阁诗赋、南行杂咏、试帖《我法集》并为世所传诵;碑志文字,请求者踵相接。”按,纪氏著作,诗文有《纪文达公遗集》,有嘉庆十七年家刻本、道光三十年小鄉缳山馆刻本、宣统二年上海保粹楼石印本、《纪晓岚诗集》(南开大学图书馆收藏)。又阅微草堂笔记,有嘉庆五年刻本,道光十三年刻本;《明懿安皇后外传》,有1914年《小说月报》5卷12期铅印本;《唐人试律说》《庚辰集》有平槐堂刻本;《景城纪氏家谱》有嘉庆间刻本。1995年,河北教育人民出版社出版《纪晓岚文集》,共三册,孙致中、吴恩扬、王沛森、韩嘉祥校点,收录《纪文达公遗集》阅微草堂笔记《明懿安皇后外传》《唐人试律说》《庚辰集》、附《景城纪氏家谱》《纪晓岚年谱》。其《玉溪生诗说》二卷《补遗》一卷,有光绪十三年吴县朱氏槐庐家塾刊《槐庐丛书》(三编)本、民国间中华图书馆铅印本。此书一名《李义山诗话》


初。
(辽圣宗统和十五年)是岁,放进士陈鼎等二人。
高若讷(997—1055)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王禹偁《皇华集序》、王禹偁《答晁礼丞书》、王禹偁《园陵犬赋》、王禹儸《应诏言事疏》。
诗:王禹偁《扬州池亭即事》、王禹偁《茶园十二韵》、王禹偁《送阁门秦舍人》、王禹偁《病起思归二首》、王禹偁《牡丹十六韵》、王禹偁《海仙花诗三首》、王禹偁《芍药诗三首》、王禹偁《后土庙琼花诗二首》、王禹偁《登寿宁寺阁》、王禹偁《池上作》、王禹偁《官舍偶题》、王禹偁《次韵和史馆丁学士赴阙书怀见示》、王禹偁《次韵和丁学士途中偶作》、王禹偁《扬州道中感事兼简史馆丁学士》、王禹偁《阙下言怀上执政三首》、王禹偁《送宋澥处士之长安》、李至《呈修史钱侍郎桃花犬歌》。
咸平元年至乾兴元年共35年。
曾巩《曾巩集》卷十三《类要序》:晏元献公出东南,起童子,入密阁读书,遂赞名,命入翰林为学士。
刘克庄《平湖集序》:本朝五星聚奎,文治比汉唐尤盛。
周必大《初寮先生前后集序》:太祖以神武基王业,文治兴。
《诗学源流考》:宋初国祚虽定,文采未著,学士、大夫家效乐天之体,群奉王禹偁为盟主。
穆修《与乔适书》:近世士子习尚浅近,非章句声偶之辞不置耳目,浮轨滥辙,相迹而奔,靡有异途焉。
范仲淹《尹师鲁河南集序》:皇朝柳仲涂起而麾之,髦俊率从焉。
刘克庄《江西诗派序》:宋兴,至咸平、景德中,儒学文章之盛,不归之平棘宋氏,则属之清丰晁氏。
江少虞《宋朝事实类苑》卷三七引《杨文公谈苑》:自雍熙初归朝,讫今三十年,所阅士大夫多矣,其能诗者甚鲜。
叶燮《原诗》卷四:开宋诗一代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卿二人。
辛酉朔(一日),改元。
翰林学士杨砺等受诏知贡举,请对。
戊戌(九日),诏以久停贡举,颇滞时才,令礼部据合格人内进士放五十人,诸科百五十人,来岁不得为例。
十九日,以翰林学士杨砺权知贡举,知制诰李若拙、直昭文馆梁颢、直史馆朱台符权同知贡举,准诏放合格进士孙仅已下五十一人。
登进士第者:孙仅、黄宗旦、朱严、郭贲、乐黄庭、李庆孙、刘筠、王惟正、唐肃、刘烨、尹臧、徐仕等。
孙给事仅及孙暨,皆咸乎初省试放状元,后各应制举。
十六日,以礼部及第进士孙仅、黄宗旦、朱严并为防团推官,余悉授判司、簿、尉。
寇准自邓州移知河阳军。
乙巳(十九日),工部侍郎、集贤院学士钱若水等上《太宗实录》八十卷。
初,钱若水受诏修《太宗实录》,引左正言、直集贤院杨亿参其事。
钱惟演、王禹偁、盛度、钱若水、刘筠等三十八人以诗赠行。
予至道三年十一月受诏修先朝国书,越明年八月,书成,奏御。
旧制,国子监、开封府举人有与发解官亲戚者,止两司更互考试。
宰相吕端久被病,诏免朝谒,就中书视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