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梅曾亮(1786—1856)卒,年七十一。

输入历史事件:

梅曾亮(1786—1856)卒,年七十一。

公元1856年 正月
梅曾亮(1786—1856)卒,年七十一。

《射鹰楼诗话》卷八:“以古文词名大江南北者数十年……其为文传其师法,文词古雅。余尤喜其诗坚致古劲,神锋内敛,非时辈所能及,特以文名太盛,诗为之掩耳。”吴敏树《梅伯言先生诔辞》:“为古文词之学于今日,或日当有所授受。盖近代数明昆山太仆,我朝桐城侍郎,于诸家为得文体之正。侍郎之后,有刘教谕、姚郎中,皆传侍郎之学,皆桐城人。故世言古文有桐城宗派之目。而上元郎中伯言,又称得法于姚氏。予曩在京师,见时学治古文者,竞趋梅先生以求归、方之所传。”《清史稿•文苑三》:“少时工骈文。……久之,读周、秦、太史公书,乃颇寤,一变旧习。义法本桐城,稍参以异己者之长,选声练色,务穷极笔势。……居京师二十余年,与宗稷辰、朱琦、龙启瑞王拯邵懿辰辈游处,曾国藩亦起而应之。京师治古文者,皆从梅氏问法。当是时,管同已前逝,曾亮最为大师。”朱琦《柏枧山房文集书后》:“自曾涤生、邵蕙西、余小颇、刘椒云、陈艺叔、龙翰臣、王少鹤之属,悉以所业来质。”《桐城文学渊源考》卷七:“其为文,义法一本之桐城,稍参以归有光。精悍简质,清夷往复,独深于性情。实有精到处,能窥昌黎门径。其胜处最在能穷尽笔势之妙,磐控纵送,无不如志。”晚晴簃诗汇卷一百三十收其诗二十一首,诗话云:“伯言初为骈体文,既闻姚惜抱古文之学,始专力于古文辞。论者至以姚梅并称。诗不逮其文,然质直浑朴,得诗教敦厚之指,此境亦未易几也。”


吴梅撰成《风洞山传奇》二十四出。
初一日,《醒狮》第一期开始连载《仇史》,至第二期毕,仅刊出二回,未完。
黄小配撰《廿载繁华梦》始连载于《时事画报》。
陈三立在武昌。
北京丰泰照相馆拍摄戏曲电影《定军山》。
劳乃宣作《增订合声简字谱》。
三十日(1905年11月26日),《民报》创刊。
《民报》与梁启超所主《新民丛报》展开论战。
樊增祥集本月至次年十月解陕藩任间诗为《紫薇三集》。
十二日(12月8日),陈天华蹈海自杀。
广智书局出版《饮冰室文集》。
陈天华撰《狮子吼》刊载于《民报》第二号,因陈天华蹈海而未完,共八回。
小说林社出版周作人所译《侠女奴》,署“萍云译,初我(丁祖荫)润”。
日俄战争结束,俄国战败,双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
王树柟五十五岁,在甘肃,成《希腊春秋》八卷。
陈曾寿《苍虬阁诗集》存诗始于本年。
王国维撰《静庵文集》一卷、《诗稿》一卷铅印刊出。
宁调元留学日本。
丁惠康在沪,作《漫兴》数首。
郭式昌卒。
秋瑾二十九岁,是年始作长篇弹词《精卫石》。
陈锐《袌碧斋集》刊于扬州。
梁济在京撰《女子爱国》剧本。
小说林社排印刘钰撰《海天啸传奇》。
吴虞(1872—1949)年三十四,游学日本。
王权卒,年八十四。
李希圣(1864—19O5)卒,年四十二。
费念慈(1855 —1905)卒,年五十一。
现代作家臧克家(1905—2004)、戴望舒(1905—1950)、冯至(1905—1993)生。
《绣像小说》第六十八期开始连载《灯台卒》,至第六十九期毕,题“星科伊梯撰,(日)抱一庵主人译,钱塘吴梼重演”。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