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易顺鼎去西安,还汉口,道途之作集为《东归集》。

输入历史事件:

易顺鼎去西安,还汉口,道途之作集为《东归集》。

公元1901年 九月
易顺鼎西安,还汉口,道途之作集为《东归集》

顺鼎上年八月自金陵疾行赴西安行在,至是无所遇而返,其间所作诗集为《魂西集》,多与左绍佐、胡延、张祥龄(子馥)、顾云等友朋唱和之作。与樊增祥唱和叠韵之作尤夥,上年十月抵西安次日,即相唱酬。(见集中《抵西安之明日张子馥大令招同樊樊山观察沈淇泉学使甘少南枢部曾叔章比部胡研生太守宴集樊山和余渭南道中奉怀诗因叠其韵并呈诸君》)几于无题不和。樊增祥《魂西集题跋》:“行役怀古之作,最足觇人腹笥。行箧少书,独吟无侣,驿墙败粉,尘案昏灯,上马行吟,下车录稿,非真有工力者,不如藏刀为善矣。渔洋于役,每至一郡县,必索其志乘,供其摇襞。仆笑其无真本领。若毛西河朱竹垞,宁有是耶? 实甫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才与境皆足以相发明,当今之时,如此才,吾见亦罕矣!平生不愿读人诗,尤不愿作评跋,实甫必知此意嘉。”


武帝从董仲舒之言,初令郡国举孝廉。
主父偃疾董仲舒,窃其《灾异之记》稿。
诏举贤良文学,武帝亲策之;于是董仲舒、公孙弘等出焉。
董仲舒与鲍敞论阴阳,作《雨雹对》。
董仲舒复出,为江都王刘非相。
杨何征为博士。
元,淄川人。
司马谈约三十一岁,从杨何学《易》。
主父偃上书言九事,武帝相见恨晚,拜为郎中;复数上疏言事,一岁中四迁为中大夫。
徐乐上书言世务,与严安、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为郎中。
严安亦上书言世务,与徐乐、主父偃同时被武帝召见,拜郎中。
孔安国约二十一岁,或于此年为博士。
兒宽约十八岁,或于此年治《尚书》,师事欧阳生。
吾丘寿王上疏愿击匈奴,对诏良善,复为郎。
董仲舒作《止雨》。
主父偃奏董仲舒《灾异之记》于武帝;武帝召示诸生,论罪当死;诏赦罪免,复为太中大夫,然从此不复敢言灾异。
司马相如四十一岁,作《大人赋》,武帝大悦,飘飘欲仙。
董仲舒六十一岁,与瑕丘江公议于武帝前,胜之;武帝遂用董生,尊《公羊》学。
吾丘寿王约二十八岁,拜东郡都尉。
兒宽约二十岁,或于此年受业孔安国。
灌夫家属横行,颍川儿作歌讥之。
吾丘寿王约二十九岁,受武帝玺书责难,谢罪言状。
严助或于此年迁会稽太守。
孔安国约二十四岁,或于此年为谏大夫。
司马迁十五岁,此年前后从孔安国学古文《尚书》。
河间王刘德来朝,献雅乐;对三雍宫及诏策所问三十余事。
河间王刘德卒(? —前130)。
司马相如奉使责唐蒙,作《喻巴蜀檄》;还报,拜中郎将,建节使蜀。
卓王孙于蜀献牛、酒以交欢司马相如,“自以得使女尚司马长卿晚,乃厚分与其女财,与男等”。
征吏民有明当时之务、习先圣之术者。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