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小说林》月刊创刊。

输入历史事件:

《小说林》月刊创刊。

公元1907年 正月
《小说林》月刊创刊。

小说林总编辑所编辑,小说林社、宏文馆有限合资会社发行。黄摩西、徐念慈(东海觉我)主编,曾朴为主要撰稿人。次年九月停刊,共出十二期。第一期载黄人《小说林发刊词》,云:“今之时代,文明交通之时代也,抑亦小说交通之时代乎!国民自治,方在豫备期间;教育改良,未臻普及地位;科学如罗骨董,真赝杂陈;实业若掖醉人,仆立无定;独此所谓小说者,其兴也勃焉。……虽然,有一蔽焉:则以昔日之视小说也太轻,而今之视小说又太重也。……出一小说,必自尸国民进化之功;评一小说,必大倡谣俗改良之旨。吠声四应,学步载途。……一若国家之法典,宗教之圣经,学校之科本,家庭社会之标准方式,无一不赐于小说者。其然,岂其然乎? 夫文家所忌,莫如故为关系……请一考小说之实质。小说者,文学之倾于美的方面之一种也。……一小说也,而号于人曰:吾不屑屑为美,一秉立诚明善之宗旨,则不过一无价值之讲义、不规则之格言而已。恐阅者不免如听古乐,即作者亦未能歌舞其笔墨也。名相推崇,而实取厌薄,是吾国文明,仅于小说界稍有影响,而中道为之安障也。……标曰《小说林》,盖谓小说林之所以为《小说林》,亦犹小说之所以为小说耳。若夫立诚止善,则吾宏文馆之事,而非吾《小说林》之事矣。此其所见,不与时贤大异哉!”徐念慈《小说林缘起》云:“(吾)尝以臆见论断之:则所谓小说者,殆合理想美学、感情美学,而居其最上乘者乎? 试以美学最发达之德意志征之,黑搿尔氏(Hegel,l77O—1831)于美学,持绝对观念论者也。其言曰:‘艺术之圆满者,其第一义,为醇化于自然。’简言之,即满足吾人之美的欲望,而使无遗憾也。……凡此种种,为新旧社会所公认,而非余一己之私言,则其能鼓舞吾人之理性,感觉吾人之理性,夫复何疑!‘小说林’之于新小说,既已译著并列,二十余月,成书者四五十册,购者纷至,重印至四五版,而又必择尤甄录,定期刊行此月报者,殆欲神其薰、浸、刺、提(说详《新小说》一号)之用,而毋徒费时间,使嗜小说癖者终不满意云尔。”按:《小说林》与此前刊出之《新小说》《绣像小说》《月月小说》为阿英所称“清末文艺杂志之四大权威”。《清末小说杂志略》:“此刊似以编译为主。有摩西、觉我所作《发刊词》两篇,以孽海花《小说小话》最足号召。”“《小说林》孽海花外,如其说是以小说胜,实不如说以其他杂著胜。《小说小话》《奢摩他室曲话》可称两绝,数传奇亦不差,但无特殊建树。”“《小说林》停刊,继之以《月月小说》,再发展则为鸳鸯蝴蝶与黑幕小说的诞生,无足观矣。”


黄滔被召赴京任校书郎,离闽,有诗辞别王审知。
王行瑜为部下所杀。
崔鋋以参与王行瑜等拥兵入觐之举,受通缉。
李涪,为宗正卿,以论王行瑜叛乱事,流放岭南。
齐己年三十二,与唐禀往还,有《寄唐禀正字》、《送唐禀正字归萍乡》等诗。
钱珝以膳部郎中知制诰。
李克用班师太原。
冬,卢延让游荆渚,吴融偶得其诗,大奇之。
六七个星犹在天。
章鲁封,本年后,为镇海、镇东军节度使钱镠表奏为孔目官,章拒而被笞,畏死秉命。
阙名所撰《余媚娘叙录》传奇乃成书于本年之后。
刘山甫本年侍从其父北归,题诗天王庙。
刘崇龟(?—895)卒。
清海军节度使刘崇龟死,嗣薛王知柔代为帅,行至湖南,广州将卢琚、覃玘作乱,知柔不敢进。
孟宾于(895?—977?)约本年生。
警策之句”(《孟水部诗集序》)。
赵上交(895—961)生。
癸丑朔,以户部尚书、嗣薛王知柔检校司徒、兼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充清海军节度、岭南东道观察处置等使。
立春日,吴融有感战乱局势,作《渚宫立春书怀》。
郑谷年四十九,仍在补阙任。
司空图年六十,所藏书七千四百卷毁于战火。
礼部侍郎独孤损知贡举。
崔谔以第一名中进士科状元。
杨鏻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翁承赞(?—924?)第四名登进士第。
(参徐松《登科记考》卷二四)《唐诗纪事》:“承赞,闽人,唐末为谏议大夫。
王权生卒年不详,与状元崔谔同榜登进士第。
知贡举:礼部侍郎独孤损。
寒食日,韦庄有《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七言五首》,韦庄时年六十一。
徐彦若于本年三月兼侍中、大明宫留守。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