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郑文焯(1856—1918)本年五十六岁,定壬寅年至本年箧稿为《苕雅余集》。

输入历史事件:

郑文焯(1856—1918)本年五十六岁,定壬寅年至本年箧稿为《苕雅余集》。

公元1911年 本年
郑文焯(1856—1918)本年五十六岁,定壬寅年至本年箧稿为《苕雅余集》

《郑叔问先生年谱》:“武昌革命军兴,天下风靡……已而让政诏颁,共和局定,先生怆怀世变,自比于渊明五十六岁所遭。旧国之感,异代同悲,满腔孤愤,一托于词。《苕雅集》《水龙吟》《庆宫春》《临江仙引》《早梅芳近》《念奴娇》诸作,皆如东坡所谓渊明《读史》《九章》、夷、齐、箕子,盖有感而云也。《诗•苕之华》三章,闵时而作,有小雅怨诽之音,先生因取斯义以名词之终篇,曰苕雅。”按:入民国,郑文焯往来苏沪间,以鬻画行医为生,民国七年戊午二月卒,年六十三。其间民国二年,仁和吴昌绶为刊行《樵风乐府》九卷于京师,前五卷就旧刻《瘦碧》《冷红》《比竹余音》三集删存十之二三,后四卷为始壬寅旋辛亥年间匧稿《苕雅》。民国四年,朱祖谋为刊行《苕雅余集》《郑叔问先生年谱》:“先生侨吴三十余年,先后巡抚十九人,均慕其才名,延赞幕府,丰其廪给,资其讽议,蔚成一代词宗。国变后,儒生不为世重,适馆之雅既尽,安车之礼无闻,生计因之短绌,乃出其余技,鬻画行医,聊以赡家,时往还淞苏间,劳劳于渊明所谓倾身营一饱也。”“(文悼)平生刻行之书,以词为多,故世皆知其为词人。其实先生经义诗古文辞六书训诂医经乐律金石书画无不精诣,其金石学撰述尤富。”朱祖谋《苕雅余集》序曰:“海内称词家,高流而精于音吕者,必首高密叔问先生。盖声文之感人深者。可以知其工矣。”康有为所撰墓表曰:“叔问博文学,妙才章,好训诂考据,尤长金石书画医学,旁沉酣声色饮撰古器以自娱,而感激于国事,超澹于荣利。”《广箧中词》卷二:“叔问先生沉酣百家,撷芳漱润,一寓于词,故格调独高,声采超异,卓然为一代作家。读者知人论世,方益见其词之工。”


蒋济赐爵关内侯。
王朗转司徒;上疏议屡失王子。
曹睿作《报王朗》。
曹植《辅臣论》或作于此时。
士燮卒,年九十(137—226)。
诸葛亮四十六岁,作《与子度(孟达)书》。
孟达得蜀李严《与子度书》及诸葛亮书,遂与诸葛亮数相交通,辞欲叛魏。
薛综为合浦、交阯太守;从吕岱讨士徽;守谒者仆射。
应璩三十七岁,为散骑常侍,作书与刘靖。
诸葛恪二十四岁,嘲啁蜀使费祎;诸葛恪作《磨赋》,费祎作《麦赋》。
曹睿二十二岁,又作《手报司马芝》。
卫觊进封閺乡侯,奏请置律博士;上疏言为君制臣之道;受诏典著作,为《魏官仪》。
杜预五岁,丧祖父(杜畿)。
魏明帝太和元年至魏元帝咸熙二年(227—265)共39年。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第四十五》:“至明帝纂戎,制诗度曲;征篇章之士,置崇文之观;何、刘群才,迭相照耀。
曹睿改元太和;郊祀曹操,宗祀曹丕。
曹植作《慰情赋》。
诸葛亮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作《前出师表》《为后帝伐魏诏》;兵屯洒北阳平石马,作《与张裔书》《称姚伷教》《黜来敏教》。
缪袭作《奏对诏问外祖母服汉旧云何》。
曹植徙封浚仪。
曹睿又诏征管宁。
曹植《吁嗟篇》疑作于此时。
管宁获八月征召之诏,以病未行。
孟达见司马懿遣使劝其入朝,遂反。
王朗以王凌不遣王基,作《劾州书》。
陈群约六十岁,上疏劝明帝崇德布化;与崔林议冀州人士,贬崔琰“智不存身”。
王基约二十六岁,王朗辟之,王凌不遣。
曹睿二十三岁,命改汉《短箫铙歌》十二曲,使缪袭为词。
何晏以浮华好色为曹睿抑黜。
董遇入为侍中。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