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己未 公元前602年

输入历史事件: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己未 公元前60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周 姬瑜 洛邑  定王  5  
曲阜  宣公  7  
營丘  惠公  7  
黑臀 曲沃  成公  5  
   桓公  2  
  莊王  12  
商丘  文公  9  
帝丘  成公  33  
平國 宛丘  靈公  12  
上蔡  文侯  10  
陶丘  文公  16  
新都  襄公  3  
   桓公  16 
姑容 緣陵  桓公  35  
��且  定公  12  
   昭公  39  
錫我  昭公  20  
己朱  渠邱公  7  
     521  
     426  
     426  

月曆表(建子)               4112—354—1501875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歷
1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8
2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7
3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8
4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7
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7
6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5
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5
8 (3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3
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
10    (3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1
11 十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31
12 十二       (3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9

大事記

黄河改道,由今天津入海(按:黄河改道之記載,以此為最古)。




孙樵约本年或稍后作《寓汴州观察判官书》。
刘绮庄,生卒年不详,其《昆山编》约成书于会昌末、大中初,姑系于本年。
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本年书成,约此时彦远由左补阙改任祠部员外郎。
《法帖要录》,记“唐大理卿河东张彦远爱宾撰”。
刘邺(?—880),本年前后以李德裕贬逐,无所依,遂以文客游江浙。
朱景玄与南卓为诗友交,约本年或稍后作《题吕食新水阁兼寄南商州郎中》(见《全唐诗》卷五四七),时南卓在商州刺史任。
柳珵《镜空传》、郑还古《博异志》撰成于本年前后。
元晦本年授卫尉卿,分司东都。
许浑本年自岭南节度使卢贞幕罢归,再游越中。
陆扆(847—905)生。
好学,善书法,工文辞,才思敏捷,文理俱惬,同僚服其能。
周墀(793—851)本年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
项斯(802?—847?)卒。
圆仁(794—864)本年由越州归日本。
高铢本年迁礼部尚书。
章懈,大中以前人,姑系于此。
中书门下奏:“从贞元元年、大和九年秋冬前,皆是及第便从诸侯府奏试官,充从事,兼史馆、集贤、弘文诸司诸使奏官充职。
正初,杜牧作酬和诗《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五日,右补阙丁柔立因上书辩李德裕之冤,贬南阳县尉。
李德裕既贬,本年正月成行,自洛水路经江、淮赴潮州贬所。
李商隐已完成出使南郡之任务,欲返桂林。
刘蒉自柳州贬所放还途经江乡,商隐自江陵返桂林,黄陵相遇,商隐作《赠刘司户蒉》。
白敏中再次扩大吴湘狱事之株连。
李商隐已返郑亚幕。
部尚书启》等。
郑亚贬循制文抵桂,李商隐代亚分别致书刑部侍郎马植、大理卿卢言,严斥崔元藻之“乘时幸远,背惠加诬”,力辩郑亚、李绅之冤。
卢言本年任大理卿,与魏扶等上言李德裕冤杀李绅。
令狐绹本年拜考功郎中、知制诰,转充翰林学士。
礼部侍郎封敖知贡举,崔荛、杨牢、李彦昇、邓敞、韩藩、崔瑄等二十三人登进士第。
崔荛,生卒年不详,本年进士及第。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