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戊申 公元前553年

输入历史事件: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戊申 公元前553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周 姬泄心 洛邑  靈王  19  
曲阜  襄公  20 季武子 
營丘  莊公   靈公子
新田  平公  5  
  景公  24  
  康王  7  
商丘  平公  23  
 衞 帝丘  殤公  6  
宛丘  哀公  16  
上蔡  景侯  39  
陶丘  武公  2  
新鄭  簡公  13  
   文公  2  
諸樊    8  
緣陵  孝公  14  
  悼公  3  
  成公  22  
姜寧  靈公  39  
密州  黎比公  24  
  獻公  26  
     475  
     475  

月曆表(建子)               4161—384—1519800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49       (2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7
50  (5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5
51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6
52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4
53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4
54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3
55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2
56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
57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30
58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9
59 十一  (2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28
60 十二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7
      (2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26

大事記

晉、齊、魯等十三個侯國在衛地澶淵(河南濮陽西北)結盟。晉舆齊暫時修好。




牟子才卒于本年或稍后,生年不详。
冯去非(1188—1265)卒,年七十八。
何中(1265—1332)生。
江万里四请归田,乞祠禄,不允,以为湖南安抚使兼知潭州。
洪天锡三请祠,不允,以显文阁待制知潭州兼湖南安抚使。
礼部侍郎李伯玉言:“人材贵乎善养,不贵速成,请罢童子科,息奔竞,以保幼稚良心。
白朴游金京汴梁,赋《石州慢》(千古神州)。
赵葵(1186—1266)卒,年八十一。
范晞文上书弹劾贾似道,似道文致其泥金饰斋匾事,流窜琼州。
李伯玉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方岳本年在世,生卒年不详。
袁桷(1266一1327)生。
干文传(1266—1343)生。
周密作《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
度宗诣太学谒孔子,行舍菜礼,以颜渊、曾参、孔伋、孟轲配享,邵雍、司马光升列从祀,礼部尚书陈宗礼等进读《中庸》。
马光祖再乞致仕,不允。
十六日,周密与友人泛舟湖州三汇,赋诗,题曰《咸淳丁卯七月既望,会同志避暑于东溪之清赋,泛舟三汇之交。
文天祥起为尚书左郎官。
阳枋(1187—1267)卒,年八十一。
故左丞相吴潜追复光禄大夫。
周密访李彭老、李莱老于余不溪,赋《三犯渡江云》词。
刘秉忠受命扩建燕京为中都。
赵孟坚(1199一 ?)卒于本年以前。
文天祥兼学士院权直、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
文天祥因御史弹劾罢官,归卒山,日往来徜徉其间,作《文山观大水记》。
汤汉三辞免刑部侍郎、福建安抚使。
赐陈文龙以下六百六十四人进士及第、出身。
叶梦鼎再乞归田里,不允。
叶梦鼎、马廷鸾等因进《宁宗实录》、《理宗实录》、《咸淳日历》、《玉牒》等,各转两官。
周密再游三汇,赋《齐天乐》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