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丁酉 公元前504年

输入历史事件:

東周(春秋)及諸侯紀年 干支丁酉 公元前504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 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周 姬匄 洛邑  敬王  16  
曲阜  定公  6 陽虎 
杵臼 營丘  景公  44 晏嬰 
新田  定公  8 趙鞅 
   哀公  33  
  昭王  12  滅鄀,遷鄀
頭曼 商丘  景公  13  
帝丘  靈公  31  
宛丘 懷公  2  
新蔡  昭侯  15  
陶丘  靖公  2  
新鄭  獻公  10  滅許
   簡公   
闔閭    11  
允常 諸暨    7  
淳于  釐公  2  
  隱公  3  
  頃公  10  
容城  許男  19  亡於鄭
  郊公  16  
  襄公  7  

月曆表(建子)               4210—384—1537696


干支
序数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37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4
38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3
39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4
40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3
41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2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
43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30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30
45  (3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28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7
47 十一     (3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5
48 十二 (37) 2 3 4 5 6 7 8 9 10 11 2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25

大事記

正月,鄭滅許。春,魯國陽虎進一步控制魯政,要幫助霸主晉國討伐鄭國,歸還被鄭國一度佔去的周室胥靡(河南偃師南)等地方。他又奪取了從齊國收回的鄆邑作為自己的私邑。四月,吴舟師敗楚軍於繁揚,楚滅鄀并遷都於鄀(湖北宜城東南,一說在宜城西),改其政,以定楚國。秋,陽虎與魯侯、三桓盟於周社。冬,王子朝之徒復作亂,周敬王避居姑蕕(《史記》稱奔晉,此從《左傳》)。




张惠言见钱伯垌为王学愚所书《绎山碑》、《石鼓文》,叹其卓绝。
方成培卒,年五十九。
二十五日,高宗御太和殿,传胪。
孙星衍散馆试《厉志赋》。
自去年九月至本月,吴翌凤在学使者幕,扁舟江汉,凡历七郡,阅二十余旬。
任大椿以郎中授陕西道监察御史,未莅任而病。
自四月十一日至五月初八日,章学诚作《文史通义》内外二十三篇,二万余言。
初二日,徐蟻自序《写心杂剧》。
上浣,舒元炜序《红楼梦》。
任大椿卒。
公元1789年。
志铭》:“君学博奥,而于为诗则尚清远,不多征引,曰此非诗所贵也。
章学诚自太平返亳州。
纪昀以校勘《四库全书》第三次至避暑山庄。
张埙卒,年五十九。
章学诚游湖北,十月回亳州。
段玉裁入都,王念孙初与相晤,共商古音。
钱泳在武昌百余日,旋以事返吴门。
初五日,吴兰修(1789—?)生。
洪亮吉应常州太守李廷敬之聘,入署修府志并选《唐百家诗》。
乡试。
鳌图调宰金山。
赵怀玉就医吴门。
法式善访褚廷璋。
二十三日,刘文淇(1789—1854)生。
杨揆回京。
章学诚作《与沈枫墀论学》书。
公元1789年。
《章实斋年谱》。
洪亮吉自常州返舍,与钱维乔、庄逵吉为消寒小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