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漢紀年 干支庚申 公元前181年

输入历史事件:

漢紀年 干支庚申 公元前181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③呂雉 長安  高后 1 7 陳平、審食其 
南越 ①趙佗 番禺  武王  26  
閩越 無諸 東冶    22  
東海 東甌      
匈奴 ①冒頓     29  

月曆表(建亥)               4533—354—1655612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2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6
13 (5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5
14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3
15    (5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4
16      (2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2
17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2
18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
19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30
20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30
21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28
22 十一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7
23 十二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26

《漢簡·朔》十一月(59)正月(58)三月(57)

大事記

十二月,匈奴侵擾狄道,擄去二千餘人。九月,南越侵擾長沙,呂雉任隆慮侯周竈為將軍,領兵迎擊。




戊申,武后命铸铜匦,听臣民投献赋颂表疏,由是盛开告密之门。
陈子昂从左补阙乔知之北征,至陇山,有诗赠赵贞固,至张掖,赋诗与知之、王无竞唱和。
王无竞学士》诗。
陈子昂从军至同城、居延海,作《感遇》其三等诗文多首。
陈子昂南归,乔知之赋诗送之。
孙过庭撰成《书谱》两卷。
沈佺期赋《古意》呈乔知之。
刘祎之(631—687)卒,年五十七。
陈子昂自洛还蜀,至散关,赋诗答乔知之。
陈子昂在蜀,作《感遇》诗以讽讨生羌之役。
都督府所统诸州,皆西山羌也。
宋璟作《梅花赋》及《长松篇》诗。
郎余令(?—687?)撰《隋书》未成而卒,郑倍赋诗哭之。
彦悰为慧立《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作笺,并序之。
师传序》:“《传》本五卷,魏国西寺前沙门慧立所述。
李峤因洛水出“宝图”事献《皇符》,有识者讥之。
崔融奉敕撰《洛图颂》,奏上。
杨炯在梓州,撰惠义寺重阁铭,后归洛阳。
陈子昂在麟台正字任,上书谏武后滥用刑罚,又上书谏讨生羌。
下顿息刑罚,望在恤刑尔。
陈子昂代陈嘉言上奉和武后诗表。
苏味道在侍御史任,以宋璟为判官出使岭南,有诗作。
武后拜洛受“宝图”,李峤、苏味道等应制赋诗。
刘允济奏上《明堂赋》,为武后所赏。
周思茂(?—488?)卒。
王之涣(688—742)生。
改元永昌,大赦,大酺七日;时杜审言在江东,作《大醣》、《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等诗。
陈子昂、沈佺期在洛阳,赋诗记改元、大赦、大酺事。
陈子昂上疏论为政之要,迁右卫胄曹参军。
元万顷坐与徐敬业友善,配流岭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