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漢紀年 干支乙亥 公元前106年

输入历史事件:

漢紀年 干支乙亥 公元前106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 政 者 備 注
⑥劉徹 長安 世宗 11 6元封5 石慶 
匈奴 ⑤烏維     8  

月曆表(建亥)               4608—355—1683017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2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17
13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6
14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4
15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6
16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14
17      (4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4
18 (1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12
19  (4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12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10
21     (3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9
22 十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8
23 十二 (3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7

《漢簡·朔》十月(14)

大事記

冬,武帝南巡。三月,還至泰山。四月,把全國劃分為十三個州,每州設置刺史,以考察各地政治情况。詔舉茂才異倫等可為將相及使絕(遙遠)國者。衛青卒。




秦庄公卒,襄公立。
陈夷公卒,平公立。
史伯硕父作鼎铭,记其八月己巳作器祈福。
幽王命伯士伐六济之戎,军败,伯士死焉。
周大夫作《十月之交》,刺幽王宠褒姒、用小人。
周之士作《北山》,刺役使不均,己独劳于从事。
行役劳苦而忧思者感时伤乱作《无将大车》。
周大夫自伤久役,思归怀友而作《小明》。
征夫苦其行役而作《何草不黄》。
立褒姒之子曰伯服为太子。
王以郑伯友为司徒。
申后自伤被黜而作《白华》之诗。
周之大臣深恶幽王废申后、宠褒姒,思得贤女以配君子而作《车舝》。
卫武公作《青蝇》之诗,刺幽王信谗言,废申后、放太子。
史伯向郑桓公纵论古今历史及当时形势,总结经验教训,推测发展趋势,高屋建瓴,颇多警辟之论。
周大夫作《小旻》之诗,刺幽王任用小人。
周宗族有人作《角弓》之诗,刺幽王不亲九族。
太子宜臼奔放在申,作《小弁》之诗以抒其忧。
苏信公作《何人斯》以绝暴公,伤于谗言而作《巧言》。
幽王作乐淮上,君子忧伤,诗人作《鼓钟》以刺之。
东夷作乱,兴师征讨,征夫有(蓼莪》、《四月》、《渐渐之石》之诗歌。
征夫行役,逾时不归,怨妇忧思而作《采绿》。
幽王东征西伐,用兵不息,诗人感周室将亡而作《苕之华》。
凡伯刺幽王嬖褒姒乱政作《瞻印》,刺幽王内乱地削作《召晏》。
家父作《节南山》之诗,刺王用尹氏以致乱。
周之大夫作《小宛》,刺幽王以小智而登高位。
寺人孟子遭谗言而作《巷伯》。
天下俗薄,朋友道绝而有《谷风》之作。
周之同姓大臣忧孤危将亡而作《頍弁》。
刺幽王而有《隰桑》之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