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三國紀年 干支戊辰 公元248年

输入历史事件:

三國紀年 干支戊辰 公元248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魏國 ③曹芳 洛陽   2 1正始9年  
蜀國 ②劉禪 成都  後主 4 2延熙11年 費禕 
吳國 ①孫權 建業  6 4赤烏11年  
南匈奴 (22)劉豹     33年  
鮮卑 ①拓跋力微 五原  神元皇帝  29年  
高句麗 (12)中川王然弗 丸都城    元年  吉林

月 曆 表(建 寅)

4961—355—1812036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51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1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 10
53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9
54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8
5S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7
56       (5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6
57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4
58   (5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4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59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
60      (5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 2
1 十一 (2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31
2 十二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30

朔閏異同表

  十一 十二
乙未 甲子 甲午 癸亥 癸巳 壬戌 壬辰 辛酉 辛卯 庚申 庚寅 己未 
  乙丑  甲子  癸亥  壬戌  辛酉 辛卯 庚申 

大事記

五月,蜀费禕出屯漢中。九月,蜀涪陵夷起事,鄧芝破之。十二月,交趾、九真夷起事,吴交州刺史、安南校尉陸胤慰定之。是歲,鮮卑拓跋力微併沒鹿回部,勢復盛,控弦十馬二十餘萬。




正月(此为周正正月,即夏正上年十一月)。
辛巳朔,改元证圣。
苏味道贬集州刺史。
刘知几上表陈四事,后又作《思慎赋》。
陈子昂在狱中,有诗作,后放免,复官右拾遗。
武后造天枢成,朝士献诗贺之,李峤诗独胜,时峤任凤阁舍人。
义净还至洛阳,得武后优礼,与于阗高僧译《华严经》。
武后宴群臣于上阳宫,宋之问编君臣席间唱和之作为一集,并为之序。
《早秋上阳宫侍宴序》:“我金轮圣神皇帝垂妙觉,抚鸿勋,出轩宫而镇紫微,卷翠衣而袭玄衮。
敕停糊名考判制。
十二月(此为夏正十二月)。
陈子昂往游嵩山,会司马承祯等,又作序送其出游。
贺知章、崔日用、苏晋等二十二人登进士第,李迥秀知贡举。
仁俭进短歌十九首,为武后所赏。
郭震被征入京,献《古剑篇》,武后深赏之,李峤等有和作。
王无竞有书论备边之事,武后称异之。
“初,天册中,公与故人魏州牧独孤庄书,忿林胡之倡狂,哀冀方之阢陧,诫以军志,示之死所。
张鷟为御史。
员半千为左卫长史,兼弘文馆直学士。
元德秀(695—754)生。
腊月(周正腊月,为一年第二月,即夏正上年十二月)。
武后由洛阳往嵩山封禅,改元万岁登封。
宋之问从封嵩山,有诗作。
李峤从封嵩山,作《大周降禅碑》。
崔融以文辞之美见赏于武后,受命撰朝觐碑文,旋拜著作佐郎。
韦虚心、崔沔、苏晋、裴漼等二十七人进士及第,崔沔、苏颋登贤良方正科,考功员外郎李迥秀知贡举,陈子昂、梁载言为制举典试官。
一日,改元万岁通天;三日,武后因九州鼎铸成,自撰《蔡州鼎铭》,令贾膺福等分题之,又自作《曳鼎歌》。
杜审言、陈子昂各赋诗送崔融从军。
陈子昂随武攸宜讨契丹,有诗留别相送朝臣,又代攸宜上疏论军国机要事。
张说亦从武攸宜讨契丹,为管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