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庚寅 公元390年

输入历史事件: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庚寅 公元390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晉 ⑨司馬曜 建康  2 2太元15年  
前秦 ⑥苻登 長安 太宗 1 太初5年  
後燕 ①慕容垂 中山 世祖 成武 2 2建興5年  
西燕 ⑦慕容永 長子   1 中興5年  
後秦 ①姚萇 常安 太祖 昭武 2 2建初5年  
西秦 ③乞伏乾歸 金城 高祖 武元王 2 1太初3年  
北魏 ①拓跋珪 平城 太祖 道武 4 1登國5年  
後凉 ①呂光 姑臧 太祖 懿武 4 2麟嘉2年  稱三河王
丁零翟魏 ④翟遼 滑臺   1 建光3年  
鐵弗匈奴 ⑥劉衛辰 代來城    31年  
仇池氐 ⑨楊定 治歷城    6年  成縣北
吐谷渾 ⑤視連     19年  九月卒
高句麗 (18)伊連 丸都城    7年  吉林省

月 曆 表(建 寅)

5103—384—1863920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5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16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31
17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18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30
18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29
19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28
20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27
21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26
22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5
23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24
24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3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22
25 十一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1
26 十二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9

大事記

正月,慕容永攻晉洛陽,朱序擊敗之。二月,晉以王恭都督青、兗等州軍事。四月,苻登將魏揭飛自稱冲天王,帥氐、胡攻姚萇之杏城,萇自將擊斬之。吐谷渾视連遣使獻於乞伏乾歸,拜沙州牧、白蘭王。拓跋珪會燕兵擊降賀蘭等三部。七月,馮翊郭質起兵附苻登,討姚萇。八月,晉永嘉人李耽起兵,未幾敗死。九月,晉以王國寶為中書令,王珣為尚書僕射。後燕北平人吴桂等起事,立沙門法長為皇帝,入白狼城,未幾敗死。吐谷渾視連卒,子視羆立,不受乞伏乾歸封拜。




刘裕攻克广固。
卢循举兵反,寇江州,入庐山见慧远。
慧远与卢循欢然道旧。
刘裕班师还击卢循。
刘裕作《与刘毅书》,止刘毅讨伐卢循。
卢循逼京都,诸葛长民保卫京师,作《劾郭澄之表》。
刘义隆镇守京师。
刘毅为卢循所败,降为后将军。
傅亮作《为刘毅军败自解表》。
刘裕军次石头,卢循惧。
袁豹任丹阳尹。
谢混任尚书左仆射。
范泰作《赠袁湛及谢混诗》。
刘裕击败卢循,大治水军。
卢循败走,后屡败,时有民谣。
僧肇作《注维摩经序》、《答刘遗民书》,并遗以所注之《维摩经》。
陶渊明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诗》。
刘裕败卢循,作《敕孙季高》。
郑鲜之授意治书侍御史弹劾刘毅。
徐广迁骁骑将军,作《献书宋公》。
鸠摩罗什于大寺译新经,尝作颂,赠沙门法和。
释宝云南下,至京师安止道场寺。
刘裕征卢循凯旋京师,抑制豪强。
安帝因刘裕凯旋,宴群臣,令赋诗。
刘裕任太尉、中书监。
刘穆之转中军太尉司马,深受刘裕信任,劝刘裕习书法。
谢混衣冠轻纵见刘裕。
孔琳之补太尉主簿、尚书左丞、扬州治中从事史。
陶渊明作《与殷晋安别诗》。
何承天任太尉行参军。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