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乙未 公元395年

输入历史事件:

晉及十六國紀年 干支乙未 公元395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謚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東晉 ⑨司馬曜 建康  2 2太元20年  
後燕 ①慕容垂 中山 世祖 成武 2 2建興10年  
後秦 ②姚興 常安 高祖 文桓 2 1皇初2年  
西秦 ③乞伏乾歸 金城 高祖 武元王 2 1太初8年  
北魏 ①拓跋珪 平城 太祖 道武 4 1登國10年  
後凉 ①呂光 姑臧 太祖 懿武 4 2麟嘉7年  稱三河王
仇池氐 ⑩楊盛 武都    元年  
吐谷渾 ⑥視羆     5年  青海
高句麗 (19)談德 丸都城    4年  吉林省

月 曆 表 (建 寅)

5108—355—1865722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5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7
16     (4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5
17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5
18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3
19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3
20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8.1
21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31
22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29
23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29
24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8
25 十一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27
26 十二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6

大事記

正月,後秦上郡以西鮮卑雜胡大擾。四月,天水姜乳據上邽,乞伏乾歸遣兵攻之,大敗。五月,燕慕容垂攻魏。六月,荆、徐二州大水。乞伏乾歸遷於苑川西城。七月,秃髮烏孤擊降乙弗、折掘諸部,遷居廉川堡。後燕攻魏至五原,降魏別部,收其穄田百餘萬斛。十一月,魏拓跋珪大破燕兵於參合陂,坑降卒四萬餘人。




《史记·孟荀列传》载孟子“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
孟子“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史记·孟荀列传》)后,在家乡邹、鲁一带招收门徒讲学,为邹、鲁等小国国君出谋划策。
《孟子·公孙丑上》载孟子与公孙丑两段对话,均为假设之辞。
以《孟子·公孙丑下》记载观之,孟子先至齐,后至宋,再至薛。
从齐之实际情况言,威王为战国时有为之君。
匡章与孟子年龄相当,且为朋友。
孟子第一次游齐时与淳于髡之间交往、辩论,《孟子·离娄上》有记载。
孟子此次游齐后去向,以《孟子·公孙丑下》观之,是先至宋,又至薛。
孟子宣传的“仁”、“义”等观点,不仅为要以“战”称雄之齐威王不接受,亦为淳于髡所讥讽。
《孙膑兵法》有些篇章成于本年前后。
苏秦本年前后生于东周雒阳。
苏秦事迹,见于《战国策》者,有以下各章:《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燕策一》“苏秦将为从北说燕”、“奉阳君李兑不取于苏秦”、“人有恶苏秦于燕王”、“苏秦死”,《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韩策一》“苏秦为楚合从说韩王”、《魏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魏王”、《齐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齐宣王”、《楚策一》“苏秦为赵合从说楚”。
《战国纵横家书》其一云:“封秦也,任秦也,比燕于赵。
上举六章帛书,第四章有一小部分见于《战国策·燕策二》,但《战国策》所记文字多错误,且将最重要的“臣秦拜辞事”一句脱落了。
《战国纵横家书》二十二云:“齐宋攻魏,楚围雍氏,秦败屈匄。
据《战国策·东周策》“东周欲为稻”章,前312年苏秦说西周为东周下水。
《汉书·主父偃传》记苏秦“学长短纵横之术”。
淳于髡以“疾犬狡兔”寓言劝齐威王止伐魏。
淳于髡见梁惠王,辞卿相位在本年前后。
《战国策·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作于本年后。
楚爱国作家莫敖子华作《对楚威王》,此文对屈原、庄辛、宋玉都有积极影响,对汉赋的形成也有意义。
庄周于本年或稍后钓于濮水,楚威王使使厚币迎之,许为相,庄周拒绝。
孟子于本年前后离齐首次至宋,劝宋行“仁政”,并提出“什一,去关税之征”等体现仁政思想之经济政策。
《孟子·滕文公下》所载孟子答万章问,朱熹《四书集注》谓:“宋王偃尝灭滕伐薛,败齐、楚、魏之兵,欲霸天下,疑即此时也”。
未受威王重视,故离齐至宋时有此议论。
宋勾践,赵岐注:“宋,姓也。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
卫鞅在秦遭车裂。
湖北云梦睡虎地竹简三种秦律撰成在本年后至秦王政二十六年前。
申不害卒于此年。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