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紀年 干支己卯 公元439年

输入历史事件:

南北朝紀年 干支己卯 公元439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都 廟號 谥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辅政者 備 注
③劉義隆 建康 太祖 1 元嘉16年  
北魏 ③拓跋燾 平城 世祖 太武 6 4太延5年  
北凉 ③沮渠牧犍(茂虔) 姑臧  哀王 1 永(承)和7年  九月降於北魏
大秦 (13)楊難當    1 建義4年  
  [趙廣] 益州    8年  
柔然 ④吳提     10年  
吐谷渾 (11)慕利延     3年  青海

月 曆 表(建 寅)

5152—384—1881816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28
4    (3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30
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28
6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28
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27
8    (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26
9     (6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25
10       (3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23
11 (5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23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21
12    (5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21
13 十一      (2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9
14 十二       (5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18

大事記

三月,魏攻宋上洛。仇池氐楊保宗等奔魏,封武都王。六月,魏主伐北涼。宋改封隴西王吐谷渾慕利延為河南王。柔然擾魏,敗還。九月,魏兵至姑臧,沮渠牧犍降,北涼亡。支屬沮渠無諱等據地大擾。至此,北方統一,成南北朝對立局面。十月,魏徙沮渠牧犍宗族及吏民三萬戶於平城。秃髮保周率鮮卑據張掖。魏除田禁,以賦百姓。仇池氐王楊難當攻魏上邽,敗還。宋蜀郡趙廣等復謀起事,被殺。十二月,魏令崔浩、高允修國史。

是歲,宋劉秀之復襄陽六門堰。魏使畿内民人牛力相貿功。林邑、高句麗遣使獻於宋。




吴堦与陆继辂相识于杨伦座上。
刘嗣绾有《禅榻集》。
汪中作《自序》。
舒位于京邸作《春秋咏史乐府》一卷,凡一百四十首。
焦循有《荒年杂诗》九首。
洪亮吉作纪游诗约百五十首,撰《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修《登封县志》,为友人改纂《怀庆府志》。
钱维乔在鄞县知县任,以林栖居士名,作《乞食图》传奇。
赵式曾自序《琵琶行》杂剧。
法式善《同馆试律汇钞》、《补钞》成书,刊行之。
江藩《乙丙集》二卷成书。
方正澍《子云诗集》十卷刊行。
张埙《竹叶庵文集》三十三卷刊行。
戚学标《三台诗话》二卷刊行。
徐志鼎《吉云草堂集》九卷、《玉雨词》二卷刊行。
王鎏(1786—1843)生。
周树槐(1786—1858)生。
戈载(1786—1856后)生。
公元1787年。
“吴中后七子”。
郭元灏卒,年五十三。
罗元焕约本年卒,年七十一。
汪寄本年前后在世。
十五日,杨芳灿、杨揆赴甘肃。
黄钺往杭州谒朱珪。
汪中谒朱珪于钱塘,作《广陵对》。
赵翼随李侍尧赴闽治军。
王昶抵云南布政使任。
康基田升江苏按察使。
二十二日,夏敬渠卒,年八十三。
老而不遇,借稗官家言以泄其郁勃,识者哀之。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