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紀年 干支庚辰 公元440年

输入历史事件:

南北朝紀年 干支庚辰 公元440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谥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辅政者 備 注
③劉義隆 建康 太祖 1 元嘉17年  
北魏 ⑧拓跋燾 平城 世祖 太武 6 5太平真君元年  六月丁丑改元
大秦 (13)楊難當    1 1建義5年  
柔然 ④吳提     11年  
吐谷渾 (11)慕利延     4年  青海

月 曆 表(建 寅)

5153—354—1882170


干支
序数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15  (2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18
16   (5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17
17     (2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16
18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15
19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14
20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13
21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9.11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22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11
23       (2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10
24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9
25 十一   (2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8
26 十二     (5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6

魏崔浩編成《五寅元曆》。

大事記

二月,魏遣使聘於宋。三月,沮渠無諱陷酒泉。六月,寇謙之稱老君復降,授魏主以太平真君之號,魏因是改元。七月,禿髮保周為魏兵所敗,自殺。八月,沮渠無諱降魏,涼州平。宋青、兗、徐、冀大水。是歲,仇池氐王楊難當去大秦王號,復稱武都王。百濟國獻於宋。魏州郡十五民饑。




“徐夤……献太祖《游大梁赋》。
郑谷本年五十三岁,仍在京任都官郎中,约此时前后有《自适》、《朝直》、《自遣》之咏。
翁承赞,本年迁右拾遗,黄滔以诗寄贺。
尚颜《颜上人集》本年孟夏前已结集,陆肱为之序。
宰相王抟为崔胤所诬,贬崖州司户,寻赐死蓝田驿。
丁卯,以崔胤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诸道盐铁转运等使。
钱珝,为王抟所激赏,并举荐为知制诰,进中书舍人。
韩偓本年五十九岁,已在翰林学士任。
六月,丁巳为朔日,丁卯为十一日,戊辰为十二日,己巳为十三日。
约本年夏,郑谷有《池上》、《乖慵》诗以抒发萧散闲放之情。
王建攻并东川,受封为琅琊郡王。
二日,韦庄所撰《又玄集》成集,庄为作集序。
此序云:“谢玄晖文集盈编,止诵澄江之句;曹子建诗名冠古,惟吟清夜之篇。
贯休有诗怀卢延让。
乙巳,徐彦若检校太尉、同平章事、清海军节度使。
钱珝于贬谪途中编其诗文为《舟中录》二十卷,至此成集,并自为集序。
束书,视所为辞稿,翦翦冗碎,可存者得五百四十篇,丞相表奏百篇,区别编联为二十卷。
罗隐本年六十八岁,秋有诗寄苏州刺史曹珪。
罗隐在镇海军节度判官任,时撰《镇海军使院记》。
左右军中尉刘季述、王仲先废昭宗,幽于东内问安宫,请皇太子裕监国,后又奉之即帝位。
登殿,将士大呼,突入宣化门,至思政殿前,逢宫人,辄杀之。
黄滔仍在福州,撰祭文悼友人林用谦。
护驾都将孙德昭等以兵攻刘季述、王仲先,杀仲先。
清海军节度使薛王知柔薨。
韦庄为左补阙,上奏请追赐李贺、皇甫松、陆龟蒙、罗隐等文士进士及第。
又《全唐文》卷八二〇又载有吴融《代王大夫请追赐方干及第疏》,内容相似,今录以资参考:“……俱无显过,皆有奇才,丽句清词,遍在人口,衔冤抱恨,竟为冥路之尘,但恐愤气未销,上冲穹昊。
泉州刺史王审邦加左仆射,黄滔有诗贺之。
有三台(小注:《南史》,袁宪兄弟同为仆射,当时荣之。
刘山甫约本年后撰成《金溪闲谈》十二卷。
甲申朔,昭宗反正,刘季述被乱棒打死。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