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南北朝紀年 干支壬辰 公元452年

输入历史事件:

南北朝紀年 干支壬辰 公元452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谥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辅政者 備 注
③劉義隆 建康 太祖 1 元嘉29年  
北魏 ④拓跋余 盛樂   1 承(永)平元年  三月南安王即位改元
⑤拓跋濬 平城 高宗 文成 4 1興安元年  十月戊申改元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號 谥號 建元 年號年次 辅政者 備 注
北凉 ⑤沮渠安周 高昌   1 承平10年  
柔然 ⑤吐賀真     8年  
吐谷渾 (11)慕利延     16年  九月卒

月 曆 表(建 寅)

5165—355—1886541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月末
陽曆
39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6
40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4
41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4
42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6.2
43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2
44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7.31
45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30
46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9.29
47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0.28
48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27
49 十一      (1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2.26
50 十二       (4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5

大事記

正月,宋詔諸鎮盡力農事,隨宜給種。魏所虜宋民在中山者五千餘家反,皆被殺。二月,魏中常侍宗愛殺魏帝(408—452),立南安王余,改元承平。四月,訶羅單獻於宋。五月,宋分道攻魏。九月,吐谷渾王慕利延卒,猶子拾寅立,獻於宋、魏,宋封為河南王,魏封為西平王。十月,宋攻魏無功而還。魏宗愛殺其帝拓跋餘。殿中尚書源賀等立皇孫濬,改元興安,是為高宗文成皇帝,殺宗愛等,具五刑,夷三族。宋西陽五水巒起事,攻淮、汝、江、沔。十一月,魏隴西屠各胡起事,未幾敗降,三千餘家被徙趙、魏。 十二月,魏弛佛教之禁。 是歲,魏始廢景初曆,行趙玄始曆。




匡衡惭惧,上疏谢罪,称病乞骸骨,上丞相、侯印绶。
成帝下诏书、赐牛酒,抚慰匡衡;匡衡遂起视事。
刘向议两月重见。
刘歆议两月重见。
匡衡等奏《徙泰畤、后土祠于长安》。
师丹举茂才,复补博士;议从匡衡奏言。
匡衡等议定徙泰畤、后土祠于长安南北郊。
匡衡复奏《紫坛宜勿伪饰》、奏《改郊祀歌语句》《不宜复修五畤》。
刘向作《对成帝甘泉泰畤问》。
刘更生四十八岁,易名为“向”,拜为中郎,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
谷永上《请赐谥郑宽中疏》。
班婕妤被选入宫,为少使。
淮阳王刘钦约四十二岁,《上书自陈舅张博时事》,为张博家属徙者求还;丞相、御史复劾刘钦,上加恩,许还徙者。
王昭君约二十四岁,生子伊屠智牙师,为右日逐王。
诏举贤良方正。
匡衡奏《罢四百七十五所淫祠》。
王昭君约二十五岁,丧夫(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子复株累若鞮单于立,欲妻之,乃上书求归;成帝令从匈奴俗,遂复嫁。
班婕妤为婕妤,怀子流产。
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之士。
谷永待诏公车,作《举方正直言对策》。
匡衡坐事免为庶人,后卒于家(? — ?)。
师丹约三十五岁,出为东平王太傅。
王昭君约二十六岁,或于此年生长女。
初置尚书员五人。
谷永于白虎殿对策,上言“天至明不可欺”、“日食地震,皇后贵妾专宠所致”;因欲附王凤,又作《复对灾异》;擢为光禄大夫,作《谢大将军凤书》。
谷永作《雨雪对》。
上郡里吏民作《上郡歌》。
陈汤约四十六年,上书言康居侍子非王子,以虚言下狱当死。
谷永上《讼陈汤疏》。
陈汤为成帝释出,夺爵为士伍。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