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紀年 干支庚申 公元720年

输入历史事件:

唐紀年 干支庚申 公元720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⑧李隆基 長 安 玄 宗  3 2開元8年 張嘉貞等 
渤 海 ②大武藝 龍泉府  武 王 1 仁安元年  在東北
大蒙(南詔) ③蒙盛邏皮 巍 山 太 宗 威成王 1 9年  在雲南
吐 蕃 ④棄隸蹜贊 邏 些    17年  
突 騎 施 蘇 祿     5年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回 紇        
西突厥北庭 阿史那懷道     17年  
後 突 厥 ④毗伽可汗     4年  

月 曆 表

5433-354-1984434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4 夏曆十二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回曆7月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5 夏曆正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回曆8月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6 夏曆二月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回曆9月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7 夏曆三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回曆10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8 夏曆四月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曆11月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9 夏曆五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0)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回曆12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0 夏曆六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102年 回曆1月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1 夏曆七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回曆2月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2 夏曆八月 24 25 26 27 28 29 (18)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回曆3月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3 夏曆九月   25 26 27 28 29 (4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回曆4月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4 夏曆十月      27 28 29 30 (17)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回曆5月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5 夏曆十一月 27 28 29 (4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6月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大事記

正月,弛惡錢禁。二月,敕減衛士應役年限。四月,以烏萇、骨咄、懼密三國不聽大食之誘,遣使賜之册命。五月,復置十道按察使。 六月,僕固都督勺磨及��跌部落謀引突厥入掠朔方,大使王晙誘殺之於受降城。




王禹偁(954—1001)生。
徐锴撰《说文解字系传》四十卷。
李煜纳大周后。
后周世宗柴荣规定令、录除授,须署举者姓名,令录犯法,举者连坐。
后周比部郎中王朴献《平边策》。
后周沙汰僧尼,废寺院三万三百三十六所。
后周尽得原属后蜀之秦、成、阶、凤四州,诏罢后蜀所立各色科徭。
柴荣诏谕吴越国王钱弘俶,使出兵击南唐。
李覃、何曮、杨徽之、赵邻几等十六人登进士第,严说、武允成等十二人重试落第。
李覃,宋王钦若等撰《册府元龟》卷四十一:“二年尚书吏部贡院进新及第进士李覃等十六人,所赋诗赋文论策文诏曰:‘国家设贡举之司,求英俊之士,务询文行方中科名,比闻近年以来多有滥进,或以年老而得第,或因媒势以出身,今岁所放举人试。
令看验果见纰缪,须至去留,其李覃、何曮、杨徽之、赵邻几等四人宜放及第,李震等一十二人艺学未精,并宜勾落且令苦学以俟再来。
李覃,见《册府元龟》卷四十一。
何曮,见《册府元龟》卷四十一。
杨徽之,见《册府元龟》卷四十一。
赵邻几,见《册府元龟》卷四十一。
知贡举:礼部侍郎刘温叟。
子四门助教,河南府文学。
后周世宗限寺院数额,禁私度僧尼。
和凝(898—955)卒,年五十八。
稿》却成了中国词史上第一部个人的专集。
李昉本年前,与扈蒙、崔颂、刘衮、窦俨、赵逢、李载共撰《文英院集》,已佚。
李煜封郑王。
柴荣亲征淮南,后周与南唐大战于淮水之正阳,南唐败,大将刘彦贞被斩。
后周发兵攻打滁、泰、扬各州,尽克之。
南唐再遣孙晟使周,请去帝号,割寿、濠、泗、楚、光、海六州之地,柴荣不许。
后周以武清军节度使、知潭州军府事周行逢为朗州大都督,充武平军节度使,加检校太尉、兼侍中。
后周王朴、司天少监王处讷等撰成《显德钦天历》。
贾黄中等六人登进士第,礼部侍郎窦仪知贡举。
贾黄中,《宋史》卷二百六十五载:“贾黄中,字娲民,沧州南皮人,唐相耽四世孙。
贤校理,迁著作佐郎、直史馆。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