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紀年 干支丁丑 公元797年

输入历史事件:

唐紀年 干支丁丑 公元797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11)李 適 長 安 德宗  3 3貞元13年 渾瑊等 
渤 海 ⑤大嵩璘 龍泉府  康 王 1 正曆3年  在東北
南 詔 ⑥蒙異牟尋 陽苴咩  孝恒王    在雲南

續表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吐 蕃 ⑤挲悉籠臘贊 邏 些    43年  
回 鶻 ⑦懷信可汗     2年  

月 曆 表

5510-354-2012548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8 夏曆十二月 29 30 (5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11月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9 夏曆正月    30 (2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12月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0 夏曆二月    28 29 (5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81年 回曆1月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1 夏曆三月       30 (2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2月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2
43
夏曆四五月  (5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3)     
  回曆3月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4 夏曆六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2) 2   
  回曆4月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5 夏曆七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1) 2 3 4
  回曆5、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6 夏曆八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1) 2 3 4 5    
  回曆7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7 夏曆九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 2 3 4 5 6  
  回曆8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8 夏曆十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0) 2 3 4 5 6 7      
  回曆9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9 夏曆十一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9) 2 3 4 5 6 7 8    
  回曆10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0 夏曆十二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9) 2 3 4 5 6 7 8 9 
  回曆11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大事記

正月,吐蕃遣使請和,不許。築方渠、合道、木波三城,以備吐蕃。四月,吐蕃贊普乞立贊卒,子足之煎立。六月,吐蕃擾嶲州,敗還。十二月,以宦官為宮市使。




诏杂奏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
崔颢(?--754)卒,年约五十一。
陆据(?—754)卒。
陶翰(?—754?)卒。
问儒为法官,捧先人之集,霜露之疾,将诉于吾。
杜甫进《雕赋》,自谓所为诗文“沉郁顿挫”,可比扬雄、枚皋;又进《封西岳赋》。
孟云卿在长安应举不第,赋诗自伤。
陆贽(754—805)生。
李康成《玉台后集》编成。
以来词人所著乐府艳诗,以备讽览。
綦毋潜(?—755?)约卒于明年。
王昌龄(690?—756?)约卒于后年,年五十七。
关中暮’,又‘奸雄乃得志,遂使群心摇。
王维在长安。
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上”周珽评:“首联见省中气象轩豁,而物华繁盛;次联见官居清要,而事不烦扰;三联见给事之职,亦为严谨。
高适随哥舒翰入朝。
独孤及在华阴尉任,奉使长安,与薛华等联句,有《仲春裴冑先宅宴集联句赋诗序》。
李白游宣城青阳,后往来于泾县、当涂、南陵、秋浦等地。
丹青里’,文以真为画,各有奇趣。
岑参在北庭,有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李华在右补阙任,作《御史大夫厅壁记》。
萧颖士旅居滑州韦城,作《莲蕊散赋》。
杜甫在长安,授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尧舜之志,而世无知者,虽同学翁亦颇笑之,故‘浩歌弥激烈’,‘沈饮聊自遣’也。
后《出塞》十四篇,笔力高古,可与《古诗十九首》并传。
丙寅,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率大军十五万自幽州南下,河北诸地尽陷。
安禄山称大燕皇帝,建元圣武(《资治通鉴》卷二一七)。
李白时年五十六,此月或稍后,有诗《北上行》;至华州,写有《古风》之一九《西上莲花山》诗;不久,避乱南奔,有《奔亡道中五首》。
杜甫时年四十五,自奉先归京,仍官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写有诗《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郎士元、皇甫冉、令狐峘、关播、封演、李征、袁傪、刘舟、殷少野等三十三人登进士第;时礼部侍郎杨浚知贡举,试《东郊迎春》诗。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