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唐紀年 干支丁丑 公元857年

输入历史事件:

唐紀年 干支丁丑 公元857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谥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辅政者 備 注
(18)李忱 長安 宣宗  1 大中11年 崔慎由等 
渤海 ⑩大彝震 龍泉府  □王 1 咸和27年  在東北
南詔 ⑩蒙勸豐祐 陽苴咩  昭成王    在雲南
古格      44年  西藏阿里

月 曆 表

5570—354—2034460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歷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9 夏歷正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7) 2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回歷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公歷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0 夏歷二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歷10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公歷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1 夏歷三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6) 2     
  回歷11、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公歷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2 夏歷四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243年 回歷1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公歷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3 夏歷五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4) 2 3 4 5
  回歷2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公歷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4 夏歷六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3 4 5     
  回歷3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 27 28 29 1 2 3     
  公歷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5 夏歷七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3) 2 3 4 5 6 7  
  回歷4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公歷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6 夏歷八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回歷5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公歷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7 夏歷九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2 3 4 5 6 7 8 9    
  回歷6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公歷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48 夏歷十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3 4 5 6 7 8 9 10 
  回歷7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公歷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9 夏歷十一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2 3 4 5 6 7 8 9 10      
  回歷8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公歷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0 夏歷十二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回歷9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大事記

四月,以嶺南溪洞屢出鈔掠,遣使宣慰之。五月,容州軍亂,逐經略使王球。八月,成德節度使王紹鼎死,軍中奉其弟紹懿為留後,後命為節度使。是歲,重建佛光寺。




甲子,制改元宝应,复以建寅为正月,月数皆如旧。
耿湋年三十,在宋州,有《代宋州将淮上乞师》。
严武自成都赴京任兵部侍郎。
贾至在岳州。
李嘉祐由鄱阳令量移江阴令。
郎士元在渭南尉任,有诗《题精舍寺》。
李冶居湖州,与皎然、陆羽等交游。
灵一卒于杭州龙兴寺,年三十六。
独孤及与裴倩等十五人在江东宴集。
李白作《临终歌》,卒于当涂,年六十二。
崔令钦任著作郎,所作《教坊记》书成。
刘秩卒于抚州。
羊士谔生。
王仲舒生。
史朝义自缢,“安史之乱”结束。
代宗令王缙进献王维文章,王缙作《进王维集表》,代宗作《答王缙进王维集表诏》。
岑参入京,供职御史台。
杜甫在梓州,闻“安史之乱”平而作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独孤及在江东,作《代书寄裴六冀刘二颖》。
有诏授李白左拾遗,而李白已卒。
洪源、古之奇、耿湋、杜黄裳、乔琛等二十七人登进士第。
高适迁剑南西川节度使,有《谢上剑南节度使表》。
李嘉祐在江阴令任,有《自常州还江阴途中作》。
杜甫在梓州。
郑丹献二帝两后挽歌三十首,解褐任蓟州录事参军,此后事迹无考。
袁傪破袁晁之众于浙东,作诗上李光弼。
刘长卿返回淮南,路经安陆、穆陵关等地。
李华被征召。
卢象自吉州长史征为主客员外郎,至鄂州,与李华等同登头陀寺楼,有《登头陀寺东楼诗序》。
钱起在蓝田尉,有《题郎士元半日吴村别业兼呈李长官》,郎士元有《酬王季友题半日村别业兼呈李明府》。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