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五代十國紀年 干支戊戌 公元938年

输入历史事件:

五代十國紀年 干支戊戌 公元938年

朝代或國名 國家支配者 建 都 廟 號 謚 號 建 元 年號年次 輔政者 備 注
(後)晉 ①石敬瑭 汴京 高祖  1 天福3年  
吳越 ②錢元瓘 錢塘  文穆王 4 4天福3年  從後晉年號
④王昶 福州 康宗  1 通文3年  
于闐 ①李聖天 和田   1 同慶27年  在新疆
契丹 ②耶律德光 上京 遼太宗  3 2會同元年  改京名,十一月
丙寅改元
(南)漢 ①劉 廣州 高祖  3 3大有11年  
荆南(南平) ②高從誨 荆州  文獻王 8 6天福3年  從後晉年號
③馬希範 長沙  文昭王  5天福3年  從後晉年號
(後)蜀 ②孟昶 成都  楚恭孝王 2 2廣政元年  
(南)唐 ①(李昇) 金陵   昇元2年  
大理 ①段思平 (大理) 太祖     在雲南
東丹  龍泉府   1 13年  
  [諸祐]蘄州    2年  湖北蘄春
古格      125年  西藏阿里

月 曆 表

5651-355-2064049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0 夏曆十二月  27 28 29 (1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3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51 夏曆正月     29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4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2 夏曆二月     28 29 30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5月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3 夏曆三月 29 30 (4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6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4 夏曆四月   29 30 (15)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7月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5
56
夏曆五月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3)  
  回曆8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7 夏曆七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3) 2      
  回曆9月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58 夏曆八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 4 25 26 27 28 29 (12) 2 3 4   
  回曆10、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9 夏曆九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2) 2 3 4 
  回曆12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 4 25 26 27 28 29 30 31     
60 夏曆十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 2 3 4 5 6     
327年 回曆1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3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夏曆十一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1) 2 3 4 5 6   
  回曆2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 夏曆十二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1) 2 3 4 5 6 7
  回曆3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大事記

三月,晉禁銷錢制銅器。定儲道及各州奏薦之限。六月,晉制民墾田及五頃以上,三年外乃聽縣司徭役。七月,晉以馮道為册禮使上尊號於契丹主及太后,契丹主止晉主稱臣,命稱兒皇帝。十月,契丹册晉主為英武明義皇帝。晉建東京於汴州,以東都為西京。河決鄆州。十一月,晉遣使册閩主昶為閩國王,昶因已稱帝,辭册命。契丹定官制,改元會同。晉弛鑄錢令,公私自鑄聽便,以“天福元寶”為文。是歲,甘州回鶻可汗仁裕遣使貢於晉。




著有:有《辨之集》二十卷(宋祁《石太傅墓志铭》)。
癸卯(十三日),翰林学士承旨、兼端明殿学士、户部郎中、知制诰王尧臣为右谏议大夫。
十三日,杨偕卒,70岁。
著有:《杨偕集》十卷(欧阳修《杨公墓志铭》)、《兵书》十五卷(欧阳修《杨公墓志铭》)。
壬申(十三日),观文殿大学士、右仆射、判都省贾昌朝复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判郑州。
秦观(1049—1100)生。
李公麟(1049—1106)生。
本年重要作品:。
文:范仲淹《天竺山日观大师塔记》、欧阳修《论尹师鲁墓志》、曾巩《宜黄县县学记》、曾巩《金山寺水陆堂记》、王安石《抚州祥符观三清殿记》。
词:欧阳修《圣无忧》、张先《转声虞美人》(使君欲醉离亭酒)。
七日,欧阳修等聚星堂筵席,分韵赋诗。
欧公居颍上,申公吕诲叔作太守(案:误,应为通判),聚星堂燕集,赋诗分韵。
小雪,欧阳修等会饮聚星堂,欧阳修赋《雪》诗,题下原注:“时在颍州作。
欧阳文忠守颍日,因小雪,会饮聚星堂,赋诗,约不得用玉、月、梨、梅、练、絮、白、舞、鹅、鹤、饮等事。
己酉(二十二日),翰林学士、刑部郎中、知制诰赵槩为回谢契丹国信使,西上阁门使、贵州团练使钱晦副之。
辛亥(二十四日),刑部员外郎、直龙图阁、兼天章阁侍讲王洙同判太常寺、兼礼仪事。
丙辰(二十九日),宋祁上《明堂通议》二篇。
戊辰(十二日),降翰林学士、兵部员外郎、知制诰、史馆修撰、权知开封府钱明逸为龙图阁学士、知蔡州。
甲子,杜杞卒,46岁。
著有:《杜杞文集》十卷(欧阳修《杜公墓志铭》)、《奏议》十二卷(《宋史》本传)。
辛巳(二十六日).屯田员外郎吕公著同判吏部南曹。
(辽兴宗重熙十九年)辛巳(二十六日),御金銮殿试进士。
一日,欧阳修改知应天府兼南京留守司事。
乙丑(十一日),知杭州、资政殿学士范仲淹奏建昌军草泽李觏撰《明堂图义》,诏送两制看详,称其学业优博,授试太学助教。
晏殊迁户部侍郎,以观文殿大学士知永兴军,辟张先为通判。
徙陈州,又徙许州,稍复礼部、刑部尚书。
丞相领京兆,辟张先都官通判。
晏元献公为京兆,辟张先为通判。
丙辰(二日),宰臣文彦博加礼部尚书,宋庠加工部尚书;河阳三城节度使、兼侍中、英国公夏竦为武宁节度使,进封郑国公;武昌节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程琳为武胜节度使;枢密使庞籍、参知政事高若讷,并加户部侍郎;枢密副使梁适加给事中。
五日,欧阳修转吏部郎中,加轻车都尉。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