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中華民國紀年 干支丙戌 公元1946年

输入历史事件:

中華民國紀年 干支丙戌 公元1946年

中華民國35年 
南京,國民政府主席
行政院院長
延安,陕甘寧邊區人民政府主席
蔣介石 (4月30日由重慶起遷,5月5日在南京中山陵園举行還都大典)
宋子文
毛澤東

月 曆 表

6659—354—2432207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6 夏曆十二月   28 29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回曆2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藏曆後十一月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7 夏曆正月      30 (4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回曆3月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藏曆十二月      30 30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28 夏曆二月      28 29 30 (1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回曆4月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皤火狗年 藏曆一月      28 29 30 1 2 3 4 5 6 7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9 夏曆三月  29 (43)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回曆5月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藏曆二月  29 30 1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0
31
夏曆四月
    (1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42)   
  回曆6月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藏曆三 四月    30 1 2 3 4 5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2 夏曆六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1) 2 
  回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藏曆五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3 夏曆七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40) 2 3 4     
  回曆8、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藏曆六月  2 4 5 6 7 8 9 10 11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6 27 28 29 30 1 2 3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4 夏曆八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3 4 5  
  回曆10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藏曆七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9 30 1 2 3 4 5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5 夏曆九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9) 2 3 4 5 6       
  回曆11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藏曆八月 6 7 8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6 夏曆十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3 4 5 6 7    
  回曆12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藏曆九月   6 7 8 9 10 11 12 13 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3 4 5 6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7 夏曆十一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9) 2 3 4 5 6 7  
1366年 回曆1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藏曆十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8 夏曆十二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 3 4 5 6 7 8 9      
  回曆2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藏曆十一月 8 8 9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大事記

1月5日,國民政府承認外蒙古獨立。2月3日,安東省人民武裝破獲通化國民黨特務勾結日偽組織的萬人大暴動。3月1日,國民黨在重慶召開六屆二中全會,會議通過反對政協議案多項,17日閉幕。4月1日,國民黨軍侵佔營口市。蔣介石在國民參政會上發表演說,公開撕毁東北停戰協議及政協決議。5月3日,東北蘇軍撤退完畢。6月20日,南京中共談判代表周恩來發表聲明,反對國民黨將中國問題的“最後決定權”交給馬歇爾的賣國提議。7月11日,昆明民主同盟領袖李公樸被國民黨特務暗殺(1900—1946)。15日,昆明民主同盟領袖聞一多又被暗殺(1899—1946)。8月2日,國民黨飛機轟炸延安。9月8日,魯西南定陶戰役結束,殲國民黨軍一萬七千餘人。10月11日,國民黨軍佔張家口。蔣介石下令於11月15日單獨召開國民大會。18日,蔣介石在南京召開秘密會議,宣佈“五個月内打垮中共軍”。11月4日,國民政府與美國政府簽訂全面出賣中國主權的《中美友好通商及航海條約》。12月12日,東北聯軍於合江刁翎山中全殲李華堂殘部,生俘國民黨東北挺進軍第一集團軍上將指揮官李華堂。12月24日,北平發生美軍強奸北大先修班女生事件。27日,國民政府破壞歷次關於黄河問題協議,擅自在河南中牟縣花園口塞堵,引河水歸故,水淹解放區。30日,北平學生舉行抗議美軍暴行示威游行,“抗暴”運動自此擴大全國。




杜荀鹤年四十五,离池州山居入京赴举。
韩偓年四十九岁,去年新及第,例就辟外幕,佐王重盈河中幕。
甲申,幽、云两州蕃、汉兵三万攻雁门,太原将李存信、薛阿檀击败之。
雁门被攻时李洞于南归途中赋《蕃寇侵逼南归道中》诗以纪之。
吴融随韦昭度军在蜀中,已二载,起怀乡之愁,赋《坤维军前寄江南弟兄》诗,以寄江南兄弟。
司空图于重阳咏《歌者十二首》,抒发其乱世隐逸情怀。
陆希声编次中唐古文家李观文为三编,并撰集序。
劲,而尽妙矣,谓之拨镫法。
十一月,张濬军溃,唐师败绩。
李克用上表诉冤。
杜荀鹤在长安准备应春试,时近腊,赋《长安冬日》诗。
宰相杜让能监修国史,荐钱珝、司空图、顾云等为修国史人选。
韦庄年五十五,客游鄂、赣。
王徽(?—890)卒。
张琳,本年领邛南招安使,寻知留后。
张琰,唐代女诗人。
袁皓,(?—890?)约本年卒。
部(一作虞部)二员外郎。
十日,进士科榜下。
崔昭矩,以第一名中进士科状元。
陈鼎,以第二名登进士第。
黄璞,以第四名中进士。
四》又著录其《霖居子》十卷,《三山志》卷二六称其“有集二十卷”,今佚。
杜荀鹤(846—904)年四十六,以第八名中进士。
苦,自言“此心闲未得,到处被诗磨”(见《泗上客愁》)。
王涣(859—901)三十三岁。
李德邻,生卒年不详,与王涣本年同登进士第。
王拯,生卒年不详,与王涣、李德邻等同年登进士第。
赵光胤,《旧唐书•赵隐传》:“子光胤,大顺二年进士登第。
张曙,《唐摭言》:“张曙、崔昭纬,中和初西川同举,相与诣日者问命。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