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历史事件 >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己丑 公元1949年

输入历史事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紀年 干支己丑 公元1949年

中華民國38年 
南京,國民政府總統
副總統
行政院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
蔣介石(1月21日引退,5月遷廣州)
李宗仁(1月24日代總統)
閻錫山(5月)

續表

北京,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副主席
秘書長
政務院總理
副總理
解放軍總司令
毛澤東(10月1日下午2時,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選出。)
劉少奇、朱德、宋慶龄、李濟深、張瀾、高崗
林伯渠
周恩來(10月21日成立,主席任命)
董必武、陳雲、郭沫若、黄炎培(10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2次會議任命。)
朱 德

月 曆 表

6662—384—2433329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公曆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 夏曆正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6) 2 3
  回曆3、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藏曆十二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5 26 27 28 29 30 1 2 2
  公曆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4 夏曆二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6)       
  回曆4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陰土牛年 藏曆一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公曆3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5 夏曆三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5) 2 3    
  回曆5、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藏曆二月   2 3 4 5 5 6 7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公曆4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6 夏曆四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5) 2 3  
  回曆7月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藏曆三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8 29 30 1 2  
  公曆5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7 夏曆五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5) 2 3 4      
  回曆8月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藏曆四月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公曆6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8 夏曆六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4) 2 3 4 5    
  回曆9月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藏曆五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公曆7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9 夏曆七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54) 2 3 4 5 6 
  回曆10月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藏曆六月      5 6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公曆8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夏曆閏七月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3) 2 3 4 5 6 7 8     
  回曆11月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藏曆七月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3 4 5 6 7 8     
  公曆9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0 夏曆八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4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2) 2 3 4 5 6 7 8 9   

續表


干支
序數
星期
月序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1
  回曆12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藏曆八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6 7 8 9   
  公曆10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1 夏曆九月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2) 2 3 4 5 6 7 8 9 10
1369年 回曆1月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 3 4 5 6 7 8
  藏曆九月       10 11 12 13 14 15 16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公曆11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2 夏曆十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5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回曆2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藏曆十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 2 4 5 6 7 8 9 10 10     
  公曆12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3 夏曆十一月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2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回曆3月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1 2 3 4 5 6 7 8 9 10  
  藏曆十一月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7 28 29 3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大事記

1月1日,新華社發表毛澤東《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蔣介石發表《求和聲明》。5日,毛澤東發表《評戰犯求和》。8日,國民政府要求美、英、法、蘇“調解”中國内戰,為四國謝絕。淮海戰役結束,全殲敵五十五萬五千餘人。2月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進駐北平入城式。3月1日,中華全國學生代表大會在北平召開,議決成立中華全國學聯,6日閉幕。4月1日,國民政府和談代表團張治中、邵力子等一行十五人抵北平。南京發生慘案,國民黨軍警鎮壓要求接受中共八項和平條件的學生,死二人,傷百餘人,失踪多人。22日,百萬大軍渡江。23日解放南京。5月1日,大同解放。山西全省解放。6月2日,青島解放。山東全部解放。6月3日,國民黨代總統李宗仁在廣州頒佈封文:“青海靈童官保慈丹慧性澄圓,靈異夙著,查系第九世班禪額爾德尼轉世,應即免於摯簽,特繼任為第十世班禪額爾德尼”。隨即派新任蒙藏委員會委員長關吉玉為專使,前往西寧,於8月10日在青海省主席馬步芳主持下,在塔爾寺普觀文殊殿前大講經院舉行了隆重的坐床大典。7月1日,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八週年,毛澤東發表《論人民民主專政》。8月2日,美國駐中國大使司徒雷登離華返美。3日,天水解放。4日湖南程潜、陳明仁在長沙起義,湖南和平解放。9月5日,青海省會西寧解放。8日,國民黨在昆明實行大逮捕,封閉報館,解散中等以上學校。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首都北京三十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隆重集會慶祝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親手昇起第一面五星國旗,并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公告》。10月9日,政協第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在北京舉行。10月10日,蔣介石由成都飛往臺灣,12月,蔣介石去美國。是歲,全國人口為503636000,和我國建交的國家有蘇聯、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朝鮮、捷克斯洛伐克、波蘭、蒙古、民主德國、阿爾巴尼亞。




初六日,梁鼎芬生。
沈兆沄辑《篷窗续录》二卷成并自序。
吴廷栋在山东布政使任上,与何绍基等唱和。
二十七日,钱宝琛(1785—1859)卒,年七十五。
王拯自序《茂陵秋雨词》。
初一日,叶名澧(1811—1859)卒于杭州,年四十九。
+八日,张维屏(1780—1859)卒,年八+。
徐鼒在在福宁知府任辑《未灰斋诗钞》成。
王星諴(1831—1859)卒,年二十九。
鲁一同自编《通甫类稿》四卷成,汤修本月为之序。
赵之谦、杨象济等本年乡试中式。
福州聚红词社为吟菊之局。
丁绍周充四川乡试正考官,成《蜀游草》诗一卷。
王闿运至济南。
初五日,陈黻宸生于浙江瑞安县。
李寿蓉因事籍产下狱。
洪仁玕著《资政新篇》刊印。
吴大廷在京成《刘海峰古文选》。
张道撰成《梅花梦》传奇。
自去年至本年,俞樾撰《日损益斋诗钞》十卷、《日损益斋骈俪文钞》四卷在吴门刊出。
孙衣言撰《逊学斋诗钞》十卷吴门刊刻。
王拯撰《龙壁山房文集》五卷由善化向万鑅刊刻。
宝鋆著《佩蘅诗钞》八卷刊刻。
陈澧改题《东塾类稿》为《钟山集》。
李慈铭三十岁,入赀为部郎。
余治五十一岁,集《庶几堂新戏》试演于江阴、常熟等处。
曾国藩、吴敏树论桐城宗派之说。
祁寯藻六十七岁,在京师。
文宗览何秋涛所撰《北徼汇编》,赐名《朔方备乘》。
莫友芝春官不售。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