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明臣谥考 明 鲍应鳌

1-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史部十三

  明臣諡考       政書類二【儀制之屬】提要

  【臣】等謹案明臣諡考二卷明鮑應鰲撰應鰲字山甫歙縣人萬歷乙未進士官至禮部祠祭司郎中是書載明代文武諸臣贈諡與

  欽定明史各傳俱符合首載各諡釋義為當時禮官體例而所列諸諡如某人諡某字皆分注當日定諡取義之文於下使觀者具知其所以然視他家所記較冇根據其前代諸臣如謝枋得之諡文節紀信文天祥之諡忠烈鄧文進之諡忠襄蘇緘之諡忠壯史或不載世所罕知亦頗賴此書以存卷末附萬歷三十一年至三十七年擬諡者三十人又三十八年至四十年擬諡者四人皆二諡並列蓋神宗荒怠奏章多不批答莫知進止故兩存也最後列訂誤一篇凡五十七人皆據官册以正野史文集之訛其中多有無諡而冒稱諡某者亦有字同義異美惡頓殊者或詭詞假借或傳寫舛謬外人無從而知非應鰲身為禮官親檢故籍不能一一釐正其于一代易名之典可云精核矣乾隆四十四年三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明臣諡考原序

  諡典至重而議諡有專職唐宋以來皆太常博士掌之國朝則隸禮部而祠曹為之查覈品隲以與大宗伯衡量其予奪焉國初實浮於名錫諡者少合洪永兩朝凡五十餘年不過數十人要皆勲庸之選而文臣惟王文節胡文穆朱忠定三四人何斤斤也嘉靖四十五年間諡至一百八十一人萬歷紀年已幾與嘉靖等而所諡則嘉靖三分之一有奇近尚多議奪議改者其在嘉靖之世可知矣武臣之諡如黔國成國其人纍纍俱叨易名則幾以世矣爵有世諡亦有世乎勲舊苗裔非有它材行功能又非有年勞亦未可過徼余以故有所靳不予蓋至冒忌開怨觸權力之怒而終不敢不為朝廷惜此名也若夫開平之諡及貤封雖以殊尤偉績然亦舛不經而當時禮臣不能裁有遺議焉文臣之諡文其所取義甚廣非僅僅詞章之謂也奈何以官私之然私一文諡而文反輕公一文諡而文轉重間者二十九人之諡余嘗佐少宗伯吳公末議其中追諡者大半要之皆當時峻節孤芳儒宗茂伐高山可仰者也而尚有鴻碩遺于所議之外者亦甚夥焉盖先時當事者意有所欲格而以五年一請為例白虎通曰諡法地也法月也月已入有餘光耳目近則考據真取必于五年之後非通論也余與少宗伯吳公繼翁公俱破此例諸鴻碩名實純粹當予者輒議予其遠者則據台省疏列及同省公揭搜入方册中倘品藻其確而甄别予之則累朝人物幾亦大備余嘗謂考功程量於當年事權重而勸懲近祠祭品評於既往職司冷而鑒垂永豈非以諡哉署中故乏典籍紀載二百五十年來所諡諸臣漫無可考誠為闕事余故稽之國史證之閣籍旁及諸書集為臣諡彚考二卷存公署中新安鮑應鰲山甫題

  明臣諡考

  通用諡法釋義

  文

  經緯天地 修德來遠 勤學好問 道德博聞慈惠愛民 敏而好學 愍民惠禮 剛柔相濟忠信接禮 修治班制 施而中理

  武

  克定禍亂 保大定功 威強敵德 剛強直理剛強以順 闢土斥境 折衝禦侮 刑民克服

  成

  禮樂明具 持盈守滿 遂物之美 通遠強立安民立政

  康

  安樂撫民 温良好樂 令民安樂 淵源流通

  獻

  聰明睿智 嚮惠内德 智質有理

  懿

  柔克有光 温柔贒善

  元

  體仁長民 行義說民 道德純一 立建國都思能辨衆 立義行德

  章

  法度大明 敬愼高明 出言有文

  景

  耆意大圖 由義而濟 布義行剛

  宣

  施而不私 善聞周達 誠意見外 聖善周聞

  明

  照臨四方 任贒致遠 獨見先識 譖愬不行察色見情 招集殊異

  昭

  明德有功 聖聞昭達 容儀恭美 昭德有勞

  正

  内外賓服

  恭

  卑以自牧 尊賢貴義 不懈為德 敬事供上愛民弟長 執禮御賓 尊賢讓善 執事堅固敬順事上 正德美容 既過能改 責難於君

  莊

  嚴敬臨民 威而不猛 履正志和

  肅

  剛德克就 執心决斷 正已攝下

  穆

  布德執義 中情見貌

  清

  避遠不義

  定

  安民大慮 安民法古 純行不爽 大慮靜民

  簡

  一德不懈 平易不訾 正直無邪

  憲

  賞善罰奸 博聞多能 行善可紀

  敏

  應事有功

  端

  守禮執義

  敬

  夙夜警戒 夙興恭事 合善典法

  介

  執一不遷

  裕

  強學好問

  通

  物至能應 事起而辨

  白

  外内貞復

  靖

  寛樂令終 恭已鮮言 柔德安衆

  贒

  行義合道 明德有成

  貞

  清白守節 大慮克就 不隱無屈

  孝

  慈惠愛親 五宗安之 大慮行節 能養能恭繼志成事 協時肇享 秉德不囬 幹蠱用譽

  忠

  盛衰純固 危身奉上 推能盡忠 亷方公正臨患不忘國

  惠

  愛民好與 柔質慈仁 施勤無私

  和

  柔遠能邇 不剛不柔 號令民悦 推賢讓能

  安

  好和不爭 兆民寧賴

  質

  名實不爽 忠正無邪

  靜

  柔德教衆

  烈

  安民有功 秉德尊業

  禮

  奉義順則 恭儉莊敬

  威

  賞功刑懲 以刑服遠 猛以彊果 強義執正【義一作毅】猛以剛果

  勇

  率義共用

  義

  制事合宜 見義能終 先君後已 取而不貪除去天地之害

  剛

  強毅果敢 追補前過

  壯

  勝敵克亂 屢征殺伐 武而不遂 勝敵志強叡圉克服 死於原野 兵甲亟作

  潔

  不汚不義

  節

  好亷自克 謹行制度

  襄

  闢地有德 甲胄有勞 因事有功

  愍

  在國逢難

  良

  小心敬事 溫良好樂

  勤

  能修其官

  密

  追補前過

  溫

  德性寛和

  榮

  寵禄光大

  順

  慈和徧服 和比於理 慈仁和民

  僖

  小心畏忌 無過為僖 質淵受諫 小心恭慎

  純

  中正和粹

  果

  好力致勇

  修

  勤其世業 好學近智

  顯

  行見中外

  恪

  敬共官次 威容端嚴 溫恭朝夕

  毅

  致果殺敵 強而能斷 善行不怠 溫仁忠厚能紀國善

  思

  追悔前過 念終知始 謀慮不僭 内外思索

  容

  寛裕溫柔

  懷

  慈仁短折 失位而死

  隱

  懷情不盡 不顯尸國 隱拂不成 見美堅長

  悼

  肆行勞祀 未中早夭 恐懼從處

  懋

  以德受官 以功受賞

  愿

  弱無立志

  匡

  貞心大度

  比

  擇善而從

  翼

  愛民好治 思慮深遠

  湯

  除殘去虐

  伐

  剛克為伐

  圉

  威德剛武

  桓

  辟土服遠 克敵勤民 辟土兼國

  慧

  柔質愛諫

  達

  質直好義 疏中通理

  信

  守命共時 出言可復

  慤

  行見中外 表裏如一

  諡法增補釋義附

  武

  赴敵無避 【廖武愍釋義】

  定

  追補前過 【梅榮定釋義】

  忠

  殺身報國 【俞忠烈釋義】

  推贒盡誠 【朱忠定夏忠靖胡忠安釋義】

  推贒盡忠 【黄忠宣王忠肅釋義】

  烈

  戎業有光 【俞忠烈釋義】

  勇

  臨難不懼 【蔣武勇林忠勇吳壯勇劉威勇等十人釋義】

  隱

  違拂不成 【石文隱郤隱懷釋義】

  悼

  中年早夭 【李悼僖釋義】

  愿

  柔無立志 【朱榮愿釋義】

  桓

  壯而有力 【趙武桓釋義】

  寧

  【徐武寧無釋義】

  崇

  【陳崇武無釋義】

  以上十一諡如武定忠烈勇隱悼愿桓之釋義皆諸家釋義所無者而寧崇二諡則併諸家諡法亦不載故附錄其凡以俟考或謂寧字為太祖取不殺之義而崇字則弇州别集以為能修其官曰崇不知何所考據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