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东汉会要 宋 徐天麟

22-東漢會要卷二十
  東漢會要卷二十一

  宋 徐天麟 撰

  職官三

  品秩

  凡中二千石丞比千石真二千石丞長史六百石比二千石丞比六百石令相千石丞尉四百石其六百石丞尉三百石長相四百石及三百石丞尉皆二百石諸侯公主家丞秩皆比百石諸邊鄣塞尉諸陵校尉長皆二百石有常例者不著秩【志】

  奉禄

  百官奉受例【建武二十六年增奉如此志例以明也】大將軍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奉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奉月百斛千石奉月八十斛六百石奉月七十斛比六百石奉月五十斛四百石奉月四十五斛比四百石奉月四十斛三百石奉月四十斛比三百石奉月三十七斛二百石奉月三十斛比二百石奉月二十七斛一百石奉月十六斛斗食奉月十一斛佐史奉月八斛凡諸受奉皆半錢半糓【荀綽晉百官表注曰漢延平中中二千石奉錢九千米七十二斛真二千石月錢六千五百米三十六斛比二千石月錢五千米三十四斛一千石月錢四千米三十斛六百石月錢三千五百米二十一斛四百石月錢二千五百米十五斛三百石月錢二千米十二斛二百石月錢一千米九斛百石月錢八百米四斛八㪷獻帝起居注曰帝在長安詔書以三輔地不滿千里而軍師用度非一公卿已下不得奏除其若公田以秩石為率賦與令各自收其租稅】

  建武二十六年詔有司增百官奉其千石以上減於西京舊制六百石以下增於舊秩【續漢書曰大將軍三公奉月三百五十斛秩中二千石奉月百八十斛二千石月百二十斛比二千石月百斛千石月八十斛六百石月七十斛比六百石月五十五斛四百石月五十斛比四百石月四十五斛三百石月四十斛比三百石月三十七斛二百石月三十斛比二百石月二十七斛百石月二十斛斗食月十一斛佐史月八斛凡諸受奉錢穀各半】

  明帝永平四年賜公卿半奉【紀下同】

  順帝漢安二年減百官奉

  桓帝延熹三年九月詔無事之官權絶奉豐年如故四年七月減公卿以下奉

  五年八月詔減虎賁羽林住寺不任事者半奉勿與冬衣其公卿以下給冬衣之半

  仲長統昌言曰夫選用以取善士善士富者少而貧者多禄不足以共養安能不少營私門乎從而罪之是設機置穽以待天下之君子也盗賊饑饉軍旅卒發横稅弱人割奪吏禄夫薄吏禄以豐軍用緣於秦征諸侯漢承其弊遂不改更危國亂家此之由也【仲長統傳】

  官稱

  五府【樊凖傳注云謂太傅太尉司徒司空將軍府也】

  四府【趙典傳注云太尉司徒司空大將軍府也】

  三府【郎顗傳注云三公也承宫傳注云太尉司徒司空府】

  二府【虞延傳注云謂太尉司徒也】

  公府【史稱辟公府之類皆總言諸府也】

  宰府【董扶傳前後宰府十辟蔡邕傳宰府孝亷士之高選】

  三司【呂盖奏張酺位居三司大言怨望又呂布為奮威將軍假節儀同三司】

  二司【袁紹傳楊彪歷典二司注云謂司徒司空也】

  二臺【侍御史尚書郎也見陳忠傳】

  三臺【袁紹傳注漢官云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

  三獨坐【耿秉傳光武時詔御史中丞司隸校尉尚書令會同並專席而坐故京師號曰三獨坐】臺閣【仲長統傳光武雖置三公事歸臺閣注云臺閣謂尚書也】

  宰相【東平王蒼拜車騎將軍置長史掾史員四十人位在三公上自以至親輔政意不自安上疏言臣居宰相之位云云】

  宰士【周榮辟司徒府稱宰士】

  監司【左雄傳監司項背相望】

  州司【史弼傳州司不敢彈糾】

  州將【張奐傳云得過州將指司隸校尉段熲也】

  郡將【皇甫規傳注云郡守也】

  郡尹【第五倫傳】

  舉將【謂舉主也見胡廣傳】

  州宰【左雄傳】

  考課

  太尉掌四方兵事功課歲盡即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司徒掌人民事凡四方民事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司空掌水土事凡四方水土功課歲盡則奏其殿最而行賞罰【百官志】

  舉能案劇【衛颯辟大司徒府舉能案劇除侍御史】

  李忠為丹陽守墾田增多三公考課為天下第一牟融為豐令縣無獄訟為州郡最司徒范遷上其理狀魯恭為中牟令螟不犯境河南尹袁安上書言狀崔寔為五原守常為邊郡最

  賈琮為交阯刺史在事三年為十三州最

  祝良為凉州刺史政未踰時功效卓然【並本傳】

  明帝永平九年四月令司隸校尉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視事三歲以上尤異者各一人與計偕上及尤不政理者亦以聞【本紀】

  刺舉【舉謡言】

  侍御史掌察舉非法【見上卷】

  司隸校尉掌察舉百官【見上卷】

  舊制州牧奏二千石長吏不任位者事皆先下三公三公遣掾吏按驗然後黜退光武時用明察不復委任三府而權歸刺舉之吏朱浮上疏曰陛下即位以來不用舊典信刺舉之官黜鼎輔之任至於有所劾奏便加退免覆案不關三府罪譴不蒙澄察陛下以使者為腹心使者以從事為耳目是為尚書之平决於百石之吏【朱浮傳】

  明帝永平九年令司隸校尉部刺史歲上墨綬長吏尤不政理者【詳見上條】

  肅宗即位馬嚴上封事曰方今刺史太守專州典郡不務奉事盡心為國而司察偏阿取與自己同則舉為尤異異則中以刑法不即垂頭塞耳採取財賂今益州刺史朱酺揚州刺史倪說凉州刺史尹業等每行考事輒有物故又選舉不實曾無貶坐是使臣下得作威福也故事州郡所舉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懲虚實今宜加防檢式遵前制【馬嚴傳】

  安帝敕四府刺史二千石殘穢不勝任者按罪詔諸州劾奏守令以下有乖拙遇人無惠者免官姦穢重罪收付詔獄【紀】

  延光元年八月詔三公中二千石舉刺史二千石令長相視事一歲以上至十歲清白愛利能敕身率下防姦理煩有益於人者無拘官簿刺史舉所部郡國太守相舉墨綬隱親悉心勿取浮華【紀】

  順帝詔幽并凉州刺史各實二千石以下至黄綬年老劣弱不任軍事者上名【紀】

  漢安元年遣杜喬周舉等八人分行州郡舉實臧否其刺史二千石有臧罪顯明者驛馬上之墨綬以下便輒收舉其有忠清惠利為百姓所安宜表異者皆以狀上周舉劾奏姦猾表薦公清朝廷稱之張綱獨埋其車輪曰豺狼當道安問狐狸遂奏大將軍冀河南尹不疑條其無君之心十五事京師震竦【周舉張綱傳】

  順帝末种暠為侍御史時所遣八使杜喬周舉等多所糾奏而大將軍梁冀及諸宦官互為請救事皆被寢遏暠自以職主刺舉志案姦違乃復劾諸為八使所舉蜀郡太守留宣等罪惡彰露宜伏歐刀又奏請敕四府條舉近臣父兄及知親為刺史二千石尤殘穢不勝任者免遣案罪帝乃從之【种暠傳】

  桓帝詔長吏臧滿三十萬而不糾舉者刺史二千石以縱避為罪【紀】

  桓帝時冀州盜賊以范滂為清詔使滂登車攬轡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守令望風解印綬其所舉奏悉厭衆議【范滂傳】

  司徒府中有百官朝會殿國每有大議天子車駕親幸其殿每歲州郡聽採長吏臧否民所疾苦還條奏之是為舉謡言者也舉謡言者掾屬令史都會殿上主者大言某州郡行狀云何善者同聲稱之不善者各爾銜枚大較皆取無名勢其中或有愛憎微裁黜陟之闇昧也若乃中山祝恬踐周召之列當軸處中忘謇諤之節憚首尾之譏垂囊捉撮無能清澄其與申屠嘉責鄧通王嘉封還詔書邈矣乎【百官志司徒注】

  桓帝詔三府掾屬舉謡言時范滂為太尉黄瓊所辟奏刺史二千石權豪之黨二十餘人尚書責滂所劾猥多疑有私故滂對曰臣之所舉自非叨穢姦暴豈以汚簡札哉間以會日促迫故先舉所急其未審者方使參實若臣言有貳甘受顯戮【范滂傳】

  靈帝詔公卿以謡言舉刺史二千石為民蠧害者時太尉許戫司空張濟承望内官其子弟貪汚穢濁皆不敢問而虚糾遠邊小郡清修有惠化者二十六人吏人詣闕陳訴議郎陳耽上言公卿所舉率黨其私所謂放鴟梟而囚鸞鳳【劉陶傳】

  建武時大司農江馮上言宜令司隸校尉督察三公事下三府陳元上疏曰臣聞師臣者帝賓臣者霸故武王以太公為師齊桓以夷吾為仲父孔子曰百官總已聽於冢宰近則高帝優相國之禮太宗假宰輔之權及亡新王莽遭漢中衰專操國柄以偷天下况已自喻不信羣臣奪公輔之任損宰相之威以刺舉為明徼訐為直至乃陪僕告其君長子弟變其父兄罔密法峻大臣無所措手足然不能禁董忠之謀身為世戮故人君患在自驕不患驕臣失在自任不在任人是以文王有日昃之勞周公執吐握之恭不聞其崇刺舉務篤察也方今四方尚擾天下未一百姓觀聽咸張耳目陛下宜修文武之聖典襲祖宗之道德勞心下士屈節待賢誠不宜使有司察公輔之名帝從之【陳元傳】

  世官

  劉昆少習容禮子軼傳昆業稍遷宗正卒官遂世掌宗正焉【儒林傳】

  張奮累世台輔【本傳】

  吳雄三世廷尉為法名家【郭鎮傳】

  歐陽歙自歐陽生傳伏生尚書至歙八世皆為博士【儒林傳】

  陳忠世典刑法【本傳】

  自楊震至彪四世太尉德業相繼袁氏累世宰相俱為東京名族【楊彪傳】

  公孫瓚家世二千石【本傳】

  蓋勲家世二千石【本傳】

  袁紹累世台司【本傳】

  久任

  世祖以二千石長吏多不勝任時有纎微之過交易紛擾百姓不寧朱浮上疏曰今牧人之吏多未稱職小違理實輒見斥罷豈不粲然黑白分明哉然以堯舜之盛猶加三考大漢之興亦累功效吏皆積久養老於官至名子孫因為氏姓當時吏職何能悉理論議之徒豈不諠譁盖以為天地之功不可倉卒艱難之業當累日也而間者守宰數見換易迎新相代疲勞道路尋其視事日淺未足昭見其職既加嚴切人不自保各相顧望無自安之心有司或因睚眦以騁私怨苟求長短求媚上意二千石及長吏迫於舉劾懼於刺譏故争飾詐偽以希虚譽斯皆羣陽騷動日月失行之應夫物暴長者必夭折功卒成者必亟壞如摧長久之業而造速成之功非陛下之福也天下非一時之用也海内非一旦之功也願陛下遊意於經年之外望化於一世之後天下幸甚帝下其議羣臣多同於浮自是牧守易代頗簡【朱浮傳】順帝陽嘉元年尚書令左雄上疏曰昔宣帝以為吏數變易則下不安業久於其事則民服教化其有政治者輒以璽書勉勵增秩賜金公卿缺則以次用之是以吏稱其職民安其業漢世良吏於兹為盛今典城百里轉動無常各懷一切莫慮長久謂殺害不辜為威風聚歛整辦為賢能以治己安民為劣弱奉法循理為不化髠鉗之戮生於睚眦覆尸之禍成於喜怒視民如寇讎稅之如豺虎監司項背相望與同疾疢見非不舉聞惡不察觀政於亭傳責成於朞月言善不稱德論功不據實虛誕者獲譽拘檢者離毁或因罪而引高或色斯以求名州宰不覆競共辟召踴躍升騰超等踰匹或考奏捕案而亡不受罪會赦行賂復見洗滌朱紫同色清濁不分故使姦猾枉濫輕忽去就拜除如流缺動百數鄉官部吏職賤祿薄車馬衣服一出於民亷者取足貪者充家特選横調紛紛不絶送迎煩費損政傷民和氣未洽災眚不消咎皆在此臣愚以為守相長吏惠和有顯效者可就增秩勿使移徙非父母喪不得去官其不從法禁不式王命錮之終身雖會赦令不得齒列若被劾奏亡不就法者徙家邊郡以懲其後其鄉部親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從政者寛其負筭增其秩禄吏職滿歲宰府州郡乃得辟舉如此威福之路塞虚偽之端絶送迎之役損賦歛之源息循理之吏得成其化率土之民各寧其所矣帝感其言復申無故去官之禁又下有司考吏治真偽詳所施行而宦官不便終不能行【左雄傳】建武十三年馮魴為魏郡太守二十七年以高第入為太僕

  成武孝侯順為六安太守數年帝欲召之吏人上書請留

  王覇為上谷太守在上谷二十餘歲

  祭彤為遼東太守在遼東幾三十年

  鮑德為河南太守在職九年

  衛颯為桂陽太守視事十年郡内清理

  許荆為桂陽太守在事十二年【並本傳】

  黄瓊處議郎且十年【李固傳】

  吳祐在膠東九年【傳】

  行領試守假【比秩為真】

  靈夀侯邳彤行大司空事【傳】

  驃騎將軍行大司空事劉隆【紀】

  衛尉趙熹行太尉事【明紀】

  光禄勲鄧鴻行車騎將軍事【和紀】

  行度遼將軍事來苗【南匈奴傳】

  行度遼將軍朱徽【和紀】

  馬成行大司空事居府如真【本傳】

  行車騎將軍馬防【西羌傳】

  行征西將軍司馬鈞【龎參傳】

  韋彪行司徒事

  寇恂拜河内太守行大將軍事

  伏湛為司直行大司徒事

  銚期為魏郡太守行大將軍事

  侍中鄧疊行征西將軍事

  馮魴行衛尉事

  班固行中郎將事【並本傳】

  南陽宗廣領信都太守事【任光傳】

  陳俊為琅邪太守領將軍如故

  王丹領左馮翊

  蓋勲領漢陽太守【並本傳】

  守光禄大夫郭遵馮羨欒巴張綱周栩劉班【順紀】

  馮異守征虜將軍

  王允守尚書令

  欒巴守光禄大夫【並本傳】

  呂种守沅陵長【宋弱傳】

  西域假司馬班超【章紀】

  永平元年初令郎官詔除者得占丞尉以比秩為真李固對策曰長水司馬武宣開陽城門候羊迪等無它功德初拜便真【續漢志曰中都官千石六百石故事先守一歲然後補真】

  鄧遵以皇太后之從弟故始為真將軍【匈奴傳注云自置度遼將軍以來皆權行其事今始為真將軍也】

  袁夢麒曰凡官吏有試守之法平紀令吏二百石以上一切滿秩如真如淳曰諸官吏初除皆試守一歲迺為真食全俸平帝初即位故令如真按順帝時李固言竊聞長水司馬武宣開陽城門候羊迪等無它功德初便拜真此雖小失而漸壞舊章先聖法度所宜堅守政教一跌百年不復以是而推漢世官吏初除必多試守者矣又按趙廣漢守京兆尹滿歲為真尹翁歸守右扶風滿歲為真韓延夀守左馮翊滿歲稱職為真張敞守太原滿歲為真此類甚衆諸云滿歲者與如淳試守一歲之說大約相應唐世除吏尚循此制裴度自司勲郎中知制誥為中書舍人白居易行其制曰臺郎滿歲班列當遷綸閣之職不宜真授又韓愈權知國子博士三歲為真其所謂滿歲三歲雖各有其制然大率皆漢制也通典載貞觀令云散官以職事高者為守職事卑者為行官階相等無行無守而本朝元豐中更定官制詔除授職事官並以寄禄官品高下為法凡高一品以上為行下一品為守下二品為試此皆放漢制以增之耳

  東漢會要卷二十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