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九华诗集 宋 陈岩

1-提要
  欽定四庫全書     集部四

  九華詩集       别集類三【宋】

  提要

  【臣】等謹案九華詩集一卷宋陳巖撰巖字清隱青陽人宋末屢舉進士不第入元遂隱居不仕築室於所居高陽河日嘯歌其内出則遍遊九華之勝至一處則作一詩紀之名九華詩集前有至大戊申同里方時發序稱以山之東西繪為圖本繡入於梓與遠方朋友共之詩人陳清隱吟咏有舊板兵燬不全此二百十篇乃掇拾于散佚之餘者捐帑重梓俾詩與山相照耀于無窮是時發本刻九華山圖而以巖詩附刋于後今圖佚而詩集獨存篇數與時發序合盖猶原本巖以大德三年己亥卒而時發序作于戊申則巖沒後之九年也其詩皆七言絶句凡咏名勝者二百七首咏物產者三首九華山自以李白得名詩家多有題咏而取泉石洞壑之勝遍加品目實莫備于是編其詩亦俱瀟灑出塵絶去畦逕有高人逸士風格不僅足供山志採擇而已巖又嘗集杜詩為鳳髓集亦時發及楊少愚序而傳之今其稿已不存此本後附釋希坦詩十一首乃後人從池州府志抄入中有可與巖詩互證之處今並仍其舊錄而存之焉乾隆四十五年七月恭校上

  總纂官【臣】紀昀【臣】陸錫熊【臣】孫士毅

  總校官【臣】陸費墀

  序

  九華池陽勝境也山有九峯若兄弟班列古以九子名之唐李太白有昔在九江上遥望九華峯天河挂緑水秀出九芙蓉之句及來是邦與高霽輩聨句云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由是九華之名彰彰於世得非地以山川重山川以人重與范至能云余生東吳北南西三方皆走萬里所至無不登覧太行常山衡嶽廬阜皆崇高渾厚其最奇者莫如池之九華歙之黄山括之仙都温之雁蕩夔之巫峽此天下同珍之者旨哉斯言九華奇秀誠為天下第一劉禹錫舟過江上以謂九華奇峯自是造化一尤物焉李太白杜荀鶴羅隱費拾遺滕子京王季文讀書有堂杯渡金地藏葛稚川負笈修煉至於潘逍遙王介甫張子湖等吟咏歌記散出於郡邑誌書者不一予世居其下雖乏濟勝之具坐卧偃息獨專所好雨捲朝晴嵐光翠滴旦而視之入吾窗戶矣泉流耀日杉影舞烟晝而對之搖吾樽俎矣月明鶴唳雪擁猿啼夜而聽之透吾几席矣故以山之東西繪為圖本繡入於梓與遠方朋友共之昔詩人陳清隱巖負其樂山樂水之趣遍遊歷覧隨寓吟咏凡山中草木羽毛之名品泉石巖洞之靈異烟霞風月之氣象悉採而模寫於中皆得其事迹景物之真盖陳君生於九華身所親歷目所親覩也詩有舊板兵燬不全此二百一十篇乃余掇拾於散佚之餘者也竊謂山乃無聲之詩詩乃有聲之山山之有詩猶天有日月星辰之光彩人有衣冠佩玉之文華也苟或冺冺山靈其不抱冺冺之恨乎特捐巳帑而重梓之俾詩與山相照耀於無窮云歲至大戊申仲秋之吉同里方時發撰

  九華詩集傳

  陳巖字清隱青陽人自號九華山人博極羣書負用世大志當宋末屢舉進士不第入元遂隱居不出時元世祖徵求隱逸乃汗漫江湖以避之及老始歸青陽築室于所居高陽河有樓曰溪山第一樓有池曰臨清池有室曰静觀曰燕居日嘯歌其内出則遍歷九華之勝至一處則作一詩以繫之名九華詩集又集杜詩為鳳髓集同里方時發楊少愚序而傳之大德三年卒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