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宣和奉使高丽图经 宋 徐兢

40-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三十九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三十九

  宋 徐兢 撰

  海道六

  小青嶼

  小青嶼如大青嶼之形但其山差小而周圍多焦石申初舟過雨勢稍密

  紫燕島

  是日申正舟次紫燕島即廣州也倚山為館榜曰慶源亭亭之側為幕屋數十閒居民草舍亦衆其山之東一嶼多飛燕故以名之接伴尹彦植知廣州陳淑遣介紹與譯官卓安持書來迎兵仗禮儀加厚申後雨止使副與三節登岸到館其飲食相見如全州禮夜漏下二刻歸舟十日辛卯辰刻西北風八舟不動都轄吴德休提轄徐兢同上節復以采舟詣館過濟物寺為元豐使人故左班殿直宋密飯僧畢歸舟已刻隨潮而進

  急水門

  是日未刻到急水門其門不類海島宛如巫峽江路山圍屈曲前後交鎖兩閒即水道也水勢為山峽所束驚濤拍岸轉石穿崕喧豗如雷雖千鈞之弩追風之馬不足喻其湍急也至此已不可張篷惟以櫓棹隨潮而進

  蛤窟

  申後抵蛤窟抛泊其山不甚高大民居亦衆山之脊有龍祠舟人往還必祀之海水至此比之急水門變黄白色矣

  分水嶺

  分水嶺即二山相對小海自此分流之地水色復渾如梅岑時十一日壬辰早雨作午刻潮落雨益甚國王遣劉文忠持先書使者以禮受之酉刻前進至龍骨抛泊

  禮成港

  十二日癸巳早雨止隨潮至禮成港使副遷入神舟午刻使副率都轄提轄官奉詔書于采舟麗人以兵仗甲馬旂幟儀物共萬計列於岸次觀者如堵牆采舟及岸都轄提轄奉詔書入于采輿下節前導使副後從上中節以次隨之入于碧瀾亭奉安詔書訖分位少愒次日遵陸入于王城臣竊惟海道之難甚矣以一葉之舟泛重溟之險惟恃宗社之福當使波神効順以濟不然則豈人力所能至哉方其在洋也以風颿為適從若或暴横轉至他國生死瞬息又惡三種險曰癡風曰黑風曰海動癡風之作連日怒號不已四方莫辨黑風則飄怒不時天色晦冥不分晝夜海動則徹底沸騰如烈火煮湯洋中遇此鮮有免者且一浪送舟輒數十餘里而以數丈之舟浮波濤閒不啻毫末之在馬體故涉海者不以舟之大小為急而以操心履行為先若遇危險則發於至誠䖍祈哀懇無不感應者比者使事之行第二舟至黄水洋中三柂併折而臣適在其中與同舟之人斷髮哀懇祥光示現然福州演嶼神亦前期顯異故是日舟雖危猶能易他柂既易復傾揺如故又五晝方達明州定海比至登岸舉舟臞顇幾無人色其憂懼可料而知也若以謂海道非難則還朝復命不應受重賞以為以死則自【闕七十一字】

  風歸日以北風初發明

  州以其年五月二十八日放洋得順風至六月六日即達羣山島及回程以七月十三日甲子發順天館十五日丙寅復登大舟十六日丁卯至蛤窟十七日戊辰至紫燕島二十二日癸酉過小青嶼和尚島大青嶼雙文焦唐人島九頭山是日泊馬島二十三日甲戌發馬島過軋子苫望洪州山二十四日乙亥過横嶼入羣山門泊島下至八月八日戊子凡十四日風阻不行申後東北風作乘潮出洋過苦苫風入夜不住九日己丑早過竹島辰巳望見黑山忽東南風暴復遇海動舟側欲傾人大恐懼即鳴皷招衆舟復還十日庚寅風勢益猛午刻復還羣山島至十六日丙申又六日矣申後風正即發洋夜泊竹島又二日風阻不行至十九日己亥午後發竹島夜過月嶼二十日庚子早過黑山次過白山次過五嶼夾界山北風大作低篷以殺其勢二十一日辛丑過沙尾午閒第二舟三副柂折夜漏下四刻正柂亦折而使舟與他舟皆遇險不一二十三日壬寅望見中華秀州山二十四日癸卯過東西胥山二十五日甲辰入浪港山過潭頭二十六日乙巳早過蘇州洋夜泊栗港二十七日丙午過蛟門望招寶山午刻到定海縣自離高麗明州界凡海道四十二日云

  宣和奉使高麗圖經卷三十九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