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河源纪略

15-河源紀畧卷十三
  河源紀畧卷十三

  質實五

  河水北流一百里折西北流一百四十里經察罕丹津南折西流一百二十里繞阿木柰瑪勒占木遜山北河水至烏蘭莽察多渾境折北流復西北流有六水俱出阿木柰瑪勒占木遜山之北麓來注之諸水去各二十餘里其北岸有阿齊納們汗所居【蒙古語人名也部落之長也即以所居名其地焉】西境水流八十里來注之有羅察布拉克山水【蒙古語羅龍也察花紋也布拉克泉也山有龍泉故名】流百里來注之河水至察罕丹津【蒙古語地名】之南察罕托羅多渾【蒙古語渡口名猶言白頭渡也】之北折正西流有五水亦自大山北麓流出其東二支由一源分流並注其西三支經公策旺多爾濟境【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其地】來注之其北境有一水二源合西流為巴噶哈柳圖水【蒙古語巴噶小也哈柳水獺也圖有也小水旁多獱獺故名】長一百八十里來注之其南境有底衛奎多克山【蒙古語山名】水共七源合流一百二十里來注之底衛奎多克山即大雪山西延亘不斷之來脈山極高峻其西又有四水各流八十里來注之河水折西流處極三十四度六分西十五度

  河水折西北流一百二十里經伊克圖爾根山西折北流五十里合哈爾渾舍里諸水

  河水折西北流南有圖生圖水【蒙古語水名】源出底衛奎多克山西曲曲流一百二十里來注之又西有三水各行八十里來注之其北境有伊克哈柳圖水【蒙古語大水旁有水獺之名】有三源出巴噶圖爾根山【蒙古語圖爾根水湍急也山泉小而流急故名】皆東流曲曲轉西并流合北境一水西流共一百六十里來注之又北有吉卜水【蒙古語水名】合衆流來注其西源出哈爾吉嶺合托輝哈達二水又北境合二水又東合密拉水【蒙古語密拉鞭也河形似之故名】轉北流共一百八十里其東源出車山【蒙古語山名】合二水而西有得爾登水【蒙古語得爾登水聲河中多石水激之而成聲故名】合二源來注轉北流亦名圖生圖水共一百四十里合西源水北行有西偏二水來注為呼魯穆蘇水【蒙古語呼魯穆蘇臭惡之謂水流不潔故名】折西北流為吉卜水入大河此水源流二百八十里入河水處極三十五度二分西十六度六分河水又北有博爾綽巴水【蒙古語博爾水獺也博爾綽巴水名】二源北流轉東至阿爾坦和博布拉克【蒙古語和博盛乳之器以皮為之水色黄可汲用故名】之西東北流又北合一水有哈爾渾舍里水【蒙古語水名】源為薩爾哈布齊海水【蒙古語哈布齊海謂山峽中路也薩爾城也山形如城水出其中故名】流一百里至阿克敦齊老圖【蒙古語地名】北又八十里經鄂博圖【蒙古語鄂博壘石祭神之所圖有也地有鄂博故名】南會博爾綽巴水東北行入大河入河處極三十五度四分西十六度六分

  河水折東北流一百里折而北一百二十里會托里布拉克諸水

  河水東北流經登弩爾特嶺【蒙古語山名】之南伊克圖爾根山之北折北流有恰克圖水【蒙古語恰克圖腥也水腥故名】自東來注之水有二源西源出伊克爾圖根山東麓經貝勒拉察布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其地】之南繞而東北有圖爾根水【蒙古語水流急也】自東來會東源出鄂隆郭托羅海【蒙古語山峯名】二支合西流會西源水共二百里入大河又北有碩爾郭爾水【蒙古語水名】出察罕納們漢【蒙古語地名】西流合二水長一百二十里入大河又北有托里布拉克水【蒙古語托里鏡也布拉克泉也水圓如鏡故名】有五源西二源一出碩羅嶺【蒙古語山名】及魁騰西里克布拉克【蒙古語魁騰冷也西里克山間平甸也地居山中水常寒故名】衆泉瀺灂形如星宿西南流百二十里一出哈爾渾舍里山【蒙古語地名有山即以其地名之】北麓北流五十里合西流為布哈什爾噶水【蒙古語布哈野牛也什爾噶黄羊也水濱多此故名】南源二支並出鄂博圖北麓合北流八十里來會北源為衮額爾吉水【蒙古語衮額爾吉深坎也河居窪地故名】東南流八十里來會西流又六十里入大河入河處極三十五度八分西十六度三分

  河水東流一百里經額爾得呢台吉阿布集南北里嶺北其北為巴彦布拉克又北為柴集水又北為庫庫淖爾

  河水東流兩岸諸山環集北岸巴彦布拉克之北有一水西出烏克達爾山【蒙古語山名】瀦為達布遜淖爾【蒙古語謂鹽池也】東南流出為柴集水【蒙古語柴集謂寨也瀕河有寨故名】又東南流有一水自南來注有烏蘇圖布拉克【蒙古語泉水名】合殷得爾圖淖爾水【蒙古語池旁有高地故名】曲曲北流來注其東有松額淖爾水【蒙古語池名】克爾特黑淖爾水【蒙古語池名】來注旁有泉源數十泓皆停不流此水長三百里南去大河一百里又其北為庫庫淖爾【蒙古語庫庫謂青即青海也】東西二百四十里南北百里衆山環繞諸水迸集涵泓渟蓄波光獨青其中有奎遜托羅海【蒙古語奎遜謂臍也居中之謂山峯居青海中故名】察罕哈達山【蒙古語白峯也亦在青海中】相對並峙其東西控引諸泉綿地計長八百里廣三百里而贏西源為英格淖爾【蒙古語英格母駝也澤旁宜于母駝孳乳故名】出牛尾山巴彦山之南東南流出一百里有哈拉西納水【蒙古語西納山岡也河旁山岡黑色故名】由瑰滿山南流來注又百里有沙爾淖爾水【蒙古語沙爾犗牛也澤旁多此故名】自西來經庫庫色爾格嶺【蒙古語色爾格小山羊也山中多青羊故名】北東流百二十里而合又東八十里經貝勒彭蘇克旺扎爾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地】之北有什爾噶水【蒙古語什爾格黄羊也瀕河產此故名】羅薩水【蒙古語羅薩騾也瀕河產此故名】二水合流經台吉吹拉克諾穆齊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地】之南長一百里來注又東七十里經墨和爾布拉克【蒙古語泉名】之北有布哈水【蒙古語布哈野牛也瀕河有此故名】自北來注經輝克托羅海【蒙古語山峯名】南入淖爾此西來大源長四百餘里源處極三十七度八分西十八度八分沙爾淖爾之南連山圍繞有諸水不入庫庫淖爾者其西為阿里哈水【蒙古語水名】流六十里為胡魯魯淖爾【蒙古語水名】其西南有額勒蘇淖爾【蒙古語額勒蘇沙也池有沙渚故名】周流百餘里源出甘珠爾齊老峯【蒙古語甘珠爾佛經也齊老石也相傅其地有曝經石故名】西哈爾噶山【蒙古語山名】二支合而正西流為布隆吉爾水行二百里有衆泉環列如星宿復西行入額勒蘇淖爾而伏計長二百八十里正當公敦多有達喜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地】之南其北有哈拉淖爾又有兩博爾淖爾【蒙古語水獺也澤旁有此故名】一出天青察罕哈達【蒙古語山名】西流一出庫庫色爾格嶺南流並瀦而伏正當貝勒達顔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其地】之左右此諸水在青海西南不入大河亦不入青海庫庫淖爾北境山自巴彦山延亘向東為庫德里山【蒙古語庫德里麝也山有麝故名】為巴哈烏蘭和莽山【蒙古語山名】有一水流六十里又東有伊克烏蘭和紹山【蒙古語山名和紹即和碩山喙也山石大而紅色故名】有一水流六十里正當台吉策凌敦多布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其地】之西又東為伊克哈爾吉山【蒙古語謂大碎石山也】有一水流出合東來一水長百里正當台吉色布騰所居【蒙古語人名以所居名其地】之東又東為沙拉克圖山【蒙古語山名】有一水合二支流七十里以上諸水皆從北境南流入庫庫淖爾其東有巴噶淖爾【蒙古語小池也】周圍六十餘里有巴爾齊老水【蒙古語巴爾謂虎齊老謂石有石如虎故名】察罕托羅海水從東境西流入淖爾其南境山自柴集水之北諸山延亘自公敦多布達喜所居東南行有一水自西境東流來入又東南為扎噶蘇台水【蒙古語扎噶蘇台謂有魚也水多魚故名】為巴哈察罕哈達為圖和碩伊克哈海嶺【蒙古語山名】為察罕鄂博【蒙古語謂白山壘石處也】為謨和爾布拉克【蒙古語泉名】有八水長五十里至八十里自南境北流入庫庫淖爾又東有烏蘭布拉克水出索爾古山【蒙古語山名】西北流會北來一水又會蒙古圖布拉克水北自阿蘭錫蘭嶺【蒙古語山名】南流來注又西流有和爾水【蒙古語水名】出謨羅穆山【蒙古語山名】南流來注又西北行有巴顔淖爾水北流來注正當阿穆尼色爾沁【西番語阿穆尼亦作阿彌耶祖也色爾謂金也沁大也山體高大色黄如金故名】之東而西北流入淖爾此水合五源共長二百里與察罕托羅海水相鄰此庫庫淖爾全境也庫庫淖爾極三十六度六分至三十七度四分西十五度六分至十六度去大河之北百八十里

  按西寧邊外自古西羌所居統名西海庫庫淖爾南去積石山五百里北去肅州五百里西南至鄂敦他臘七百里大河曲流至其東南已二千七百里羣山包絡土地肥衍其水在萬山中不與河通然其西北一隅正與敦煌西之哈拉淖爾諸泉相值東南一隅與大河支流甚近形勢相聨其實即大河之瀦流旁蓄自西域而入西寧者也

  皇朝奠定諸羌隸以版圖青海全境為厄魯特二十九旗耕牧之地伊古所謂鮮水卑禾羌海羈置不常者皆在休養生息之中碁布星羅較如畫一臣等詳紀大河經流並得細述青海四隅瞭然如指諸掌竊以庫庫淖爾水色瑩然獨青者蓋以諸山盤亘泉源渒發不與衆水相雜之故以淖爾之青證之阿勒坦郭勒之黄益知地雖相近而源有獨真不得以青海統名遂置百道流泉之本於不問也

  河水折東北流八十里經龍羊峽東貴德所西折而東入甘肅河州界為中國河

  河水初折東北流之處有烏蘭水出達成嶺【蒙古語嶺名】西流一百里有墨里和爾和山水【蒙古語山名】伊克沙拉克圖山【蒙古語山名】水二源合北流百餘里來會西北行一百里經温泉邊城之南入大河河水東北流七十里穿龍羊峽有貴德所西南水和卓蘭台【蒙古語地名】水東北流注之又北四十里有烏拉布拉克水【蒙古語泉水名】自庫庫淖爾南境阿穆尼色爾沁山之麓二支南流出會兩淖爾水一百二十里來注之河水東行經貴德所四十八戶所居之北自此入甘肅河州界入界處極三十六度西十五度五分

  按大河自庫庫淖爾之南大勢東行自入貴德所後所受泉流漸多水色全黄始名黄河其貴德所以西亦皆青海境也臣等紀昆侖重發之源欽承

  睿訓詳祈紀載以著源委經曲之實蹟河源重發至甘肅河州西界共二千九百里以經緯度按飛鳥圖法計之實一千四百餘里大河至此蓋四曲云

<史部,地理類,河渠之屬,欽定河源紀略>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