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四库全书 >

舆地广记 宋 欧阳忞

2-輿地廣記卷一
  輿地廣記卷一

  宋 歐陽忞 撰

  禹貢九州

  晉 絳 慈 隰 河中 解 太原 遼 威勝平定 汾 忻 代 嵐 石 憲 澤 潞 岢嵐寧化 大山 保德 真定 中山 趙 深 冀河間 祁 保 莫 雄 霸 信安 永寜 順安保定 安肅 廣信 相 磁 邢 洺 懷 衛晉寧 雲 應 新 寰 儒 毅 蔚 朔 幽涿 易 檀 葪 媯 平 營 安北都護 鎮北都護 單于都護

  右古冀州地按冀州禹貢不言封界盖堯都所在以餘州見之疆域尤廣【梁州境宇雖遐遠而雜以夷獠中夏惟冀州最大】山東之人性緩尚儒仗氣任俠【大行恒山之東】而鄴郡高齊國都浮巧成俗【自北齊之滅衣冠士人多遷關内惟技巧商販及樂戶寔移郡郭由是人情險詖至今好訐訟】山西土瘠其人勤儉而河東魏晉以降文學盛興【魏杜畿嘗為河東守開置學宫親執經教授郡中化之自後河東時多儒者】閭井之間習於成法并州近狄俗尚武藝左右山河古稱重鎮【韓信謂陳稀曰代天下精兵處也後漢末天下擾亂高幹為并州刺史韋招說幹曰并州左有恒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強胡可以恃也】寄任之者必文武兼資焉

  大名 恩 開德 鄆 濟 滑 濮 博 德 濱棣 滄 清 永靜

  右古兖州地按禹貢濟河惟兖州【東南據濟西北距河】地非險固風雜數國【衛魏宋齊趙】秦漢以降政理混同人情樸厚俗有儒學及晉之末為戰爭之地三百年間傷夷偏甚唐興復如近古之風

  青 齊 濰 登 莱 密 安東

  右古青州地按禹貢海岱惟青州【東北據海西南距岱】古齊號稱強國憑負山海擅利鹽鐵【管仲謂楚師曰我齊東至於海西至於河南至於穆陵北至於無棣穆陵山今琅琊郡沂水縣界無棣今景城郡縣又燕王謂蘇秦曰吾聞齊地清濟濁河可以為國長城巨防可以為塞今濟陽郡盧縣界有防門山又有長地東至海】太公用之而富人管仲資之而興霸人情變詐好行機術豈因輕重而為弊乎固知導人之方先務推以誠言【漢高帝罵婁敬曰齊魯以舌得官又汲黯謂公孫弘齊人多詐】逮於漢氏封立近戚【漢初田肯說高帝曰齊東有琅琊即墨之饒南有太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險北有渤海之利隔懸千里齊得十二焉故號東西秦非親子弟勿王】武王臨極儒雅甚興晉惠之後淪沒僭偽慕容建國二代而亡今古風頗革文有文學唐初立都督府命親王鎮之漢氏之制信可取也

  徐 宿 兖 海 沂 泗 淮陽

  右古齊州地按禹貢海岱及淮惟徐州【東至海北至岱南及淮】蓋鄒魯舊國漢興猶有儒風自五胡亂華天下分裂二境尤被傷殘彭城要害藩捍南國必爭之地常置重兵數百年中無復講誦况去聖人久遠人情遷蕩大抵徐兖其俗畧同

  揚 高郵 楚 通 泰 滁 和 真 夀 廬蘄 舒 濠 光 平江 宣 太平 池 廣德潤 常 湖 杭 睦 越 歙 明 台 處 温婺 衢 饒 信 江 洪 撫 吉 筠 袁 䖍南康 南安 臨江 建昌 福 建 南劍 泉漳 汀 邵武 興化 無為 秀 江寜 潮右古揚州地按禹貢淮海為揚州【北據淮東南距海】人性輕揚而尚鬼好祀每王綱解紐宇内分崩江淮濱海地非形勢得之與失未必輕重故不暇先爭然長淮大江皆可拒守【吴晉宋齊梁陳皆以江淮要害之地置兵】閩越遐陬僻在一隅憑山負海難以德撫【漢武帝時朱買臣上言曰東越數反故東越王居泉山一人守險千人不得上】永嘉之後帝室東遷衣冠違難多所萃止藝文儒術斯之為盛今雖閭閻賤品處力役之際吟詠不輟盖因顔謝徐庾之風扇焉

  江陵 荆門 岐 歸 復 郢 安 岳 漢陽鼎 澧 辰 沅 靖 施 黔 信陽 珍 溱鄂 興國 潭 衡 永 道 郴 桂陽 全

  邵 黄 遵義 武岡 錦 溪 漿 費 西高右古荆州按禹貢荆及衡陽惟荆州【北據荆山及衡山之陽】其風俗畧同揚州雜以蠻率多勁悍南朝鼎立皆為重鎮然兵強財富地逼勢危稱兵跋扈無代不有【晉王敦陶侃桓玄桓温宋謝晦南郡王義宣袁顗沈攸之桂陽王休範齊陳顯達梁武帝陳王琳華統皆自上流擁兵東下】是以上游之寄必精擇其人焉

  蔡 潁 潁昌 應天 亳 陳 開封 興仁 廣隮 單 河南 孟 陜 虢 汝 鄭 唐 鄧隨 襄 光化 均 拱

  右古豫州地按禹貢荆河惟豫州【西南至荆山今襄陽郡南漳縣界北距河】大抵荆河之間四方輻湊故周人善賈趨利而嗇韓國分野亦有險阻【蘇秦謂韓宣王曰韓北有鞏成臯之固西有宜陽商阪之塞東有苑穰洧水南有陘山也鞏成臯則今密縣汜水也宜陽商阪即今福昌山及商山也苑穰今南陽界陘山今密縣山】自東漢魏晉宅於洛陽永嘉以後戰爭不息元魏徙居纔過三紀【自西晉永嘉五年劉曜䧟洛陽執懷帝至後魏太和十九年經百八十七年遷都至永熙三年又經三十九年分為東西魏矣】逮乎二魏爰及齊周河洛汝潁迭為攻守夫土中風雨所交宜乎建都立社均天下之漕運便萬國之享獻不恃隘害務修德刑則卜代之期可延久也

  興元 洋 金 房 達 開 渠 廣安 梁 閬巴 蓬 昌 普 恭 南平 涪 合 忠 梁山萬 夔 大寜 利 三泉 劍 綿 梓 遂 漢成都 彭 蜀 邛 雅 黎 嘉 簡 懷安 眉仙井 榮 資 瀘 叙 富順 永康 祺 亨威 茂 長寜 商 鳳 階 成 興 文 龍嶲 叙 扶 翼 真 當 悉 恭 柘 静 姚叠 宕 乾

  右古梁州地按禹貢華陽黑水惟梁州【東據華山之南西距黑水】巴蜀之人少愁苦而輕易淫佚周初從武王勝殷【庸蜀羌髳微盧彭濮人是也】東遷之後楚子強大而役属之暨於戰國又為秦有資其財力國以豐贍漢景帝時文翁為蜀郡守建立學校自是蜀土學者比齊魯焉土肥沃無凶歲山重複四塞險固王政微缺跋扈先起【公孫述劉備李雄義縱迭據之皆因中原多事】故一方之寄非親賢勿居

  京兆 鳳翔 隴 邠 耀 同 華 坊 延安保安 鄜 丹 環 豐 麟 府 綏德 銀 涇慶 渭 鎮戎 原 德順 懷德 寜 秦 鞏熙 積石 河 西安 西寜 蘭 湟 會 洮岷 廓 夏 宥 靈 監 豐 勝 甘 凉 瓜肅 沙 西 伊 安西 北庭

  右古雍州地按禹貢黑水西河惟雍州【西據黑水東距西河西河龍門河也在冀州西黑水出張掖郡雞山南流至燉煌郡經三危山過南溪郡入南海】厥田上上鄠杜之間號稱陸海四塞為固被山帶河秦氏資之遂平海内漢初高帝納婁敬說而都焉又徙齊諸田楚昭屈景燕趙韓魏之後及豪族者家於關中強本弱末以制天下自是每因諸帝山陵則遷戶立縣率以為常故五方錯雜風俗不一漢朝京輔號為難理其安定彭原之北陽天水之西接近胡戎多尚武節自東漢魏晉羌氐屢擾旋則苻姚迭據五梁更亂三百餘祀戰爭方息帝都所在是曰浩穰其餘郡縣習俗如舊

  舜十二州

  晉 絳 慈 隰 河 解 太原 遼 威 勝平定 汾 忻 代 嵐 石 憲 澤 潞 岢嵐寜化 火山 保德 雲 應 新 寰 儒 毅蔚 朔 府 安北 鎮北 單于

  右幷州

  幽 涿 易 擅 葪 媯 平 營

  右幽州

  安東上都護府

  右營州按書舜肇十有二州孔安國云禹治水之後舜分冀州為幽州幷州分青州為營州始置十二州餘九州依上

  七國

  京兆 商 華 同 耀 邠 鳳翔 麟 延安丹 坊 酈 銀 夏 寜 慶 環 原 涇 渭宥 靈 鹽 鳳 秦 【民山】 會 鞏 蘭 河 熙虢 隴 綏德 保安 西安 鎮戎 德順

  右秦地

  開封 大名 河中 興仁 晉 絳 慈 隰 解衛 深 祁

  右魏地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賁代魏引河溝灌大梁遂滅魏

  鄭 潁昌 唐 鄧 均 汝 陜

  右韓地秦始皇十七年内史勝滅韓以其地置潁川郡

  澤 潞 遼 代 沂 憲 汾 嵐 石 勝 府豐 太原 洛 相 邢 磁 滄 清 冀 恩真定 中山 莫 河間 趙 豐 平定 威勝寜化 岢嵐 火山 保德 晉寜 永静 順安永寜 雲 蔚 朔 勝 單于大都護

  右趙地秦始皇十九年王翦破趙克邯鄲虜趙王遷

  幽 涿 霸 雄 媯 易 檀 葪 平 營 保順 信安 保定 安肅 廣信 安東

  右燕地秦始皇二十五年王賁攻遼東虜燕王喜

  登 莱 沂 密 濰 青 淄 濱 滄 棣 齊德 博

  右齊地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賁攻齊齊降

  房 金 澕 興元 雲 夔 鼎 澧 辰 黔安 岳 黄 鄂 復 郢 襄 峡 歸 施 江陵 沅 楚 通 泰 楊 奚 滁 濠 和 夀廬 舒 光 蘄 江 筠 吉 潤 湖 江寜秀 池 歙 宣 睦 棠 平江 杭 越 明台 婺 温 處 衢 隋 頴 海 黄 饒 信洪 䖍 支 撫 潬 衡 道 永 邵 全 郴漣 陳 漢陽 無為 南康 興國 臨江 南安太平 廣德 光化 信陽 建昌 桂陽 武岡荆門 溪 錦

  右楚地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破楚虜楚王負芻二十五年悉定荆江南地降百越之君置會稽郡

  西京 孟

  右周地赧王五十九年九鼎入秦周遂亡實秦昭襄王五十一年按漢志秦地於天官東井輿鬼之分野也其界自弘農故關以西京兆扶風馮翊北地上郡西河安定天水隴西南有巴蜀廣漢犍為武都西有金城武威張掖酒泉燉煌又西南有䍧牱越嶲益州皆宜屬焉魏地觜觽參之分野也其界自高陵江東盡河東河内南有陳留及汝南之召陵㶏疆新汲西華長平潁川之武陽偃許傿陵河南之開封中牟陽武酸棗卷皆魏分也韓地角亢氐之分野也韓分晉得南陽郡及潁川之父城定陵襄城潁陽潁隂長社陽翟郟東接汝南西接引農得新安宜陽皆韓分也趙地畢之分野也趙分晉得趙國北有信都真定常山中山又得涿郡之高陽邸州鄉東有廣平鉅鹿清河河間又得渤海郡之東平野中邑文安東州成平章武河以北也南至浮水繁陽内黄斥邱西有太原定襄雲中五原上黨上黨本韓之别都遠韓近趙後卒降趙皆趙分也燕地尾箕分野也燕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容城范陽北新城固安涿縣良鄉新昌及勃海之燕次皆燕分也樂浪玄菟亦宜屬焉齊地虚危之分野也東有淄川東莱琅琊高密膠東南有泰山城陽北有千乘清河以南勃海之高密高城重合信陽西有濟南平原皆齊分也楚翼軫之分野也今之南郡江夏零陵桂陽武陵長沙及漢中汝南郡盡楚分也周地柳七星張之分野也今之河南雒陽穀城平隂偃師鞏尉氏是其分也宗雒邑與宗周通封析東西長而南北短長短相覆為千里至襄王以河南賜晉文公又為諸侯所侵故其分地小

  秦十四郡

  衛 懷 孟 開封 鄭 河南 汝 陜 虢 拱

  右三川郡【有河洛伊故曰三川】

  晉 絳 慈 隰 解 河中

  右河東郡

  洛 相 邢 磁 趙

  右邯鄲郡

  安 黄 鄂 復 郢 襄 峡 歸 施 江陵漢陽 興國 荆門

  右南郡

  楚 通 泰 揚 真 滁 濠 和 夀 廬 舒光 蘄 筠 吉 饒 信 洪 䖍 袁 撫 無為 南康 臨江 南安 高郵 建昌

  右九江郡

  江寧 池 歙 宣 太平 廣德

  右鄣郡

  常 平江 秀 杭 越 明 台 婺 温 處衢 潤 湖 睦

  右會稽郡

  潁昌 陳 蔡

  右潁川郡

  應天 興仁 鄆 濟 單 亳 廣濟

  右碭郡

  徐 宿 泗

  右泗水郡

  兖 海 淮陽

  右薛郡

  博 濮 大名 滑 開德

  右東郡

  沂 密

  右琅琊郡

  濰 登 萊 青 温 棣 德 齊 濱

  右齊郡

  幽 涿 信安 霸 保定 雄 莫 河間 順安保 永寜 媯 安肅 祁 廣信 易 中山

  右上谷郡

  檀 葪

  右漁陽郡

  平

  右古北平郡

  營

  右遼西郡

  安東上都護

  右遼東郡

  蔚

  右代郡

  滄 清 冀 恩 深 真定 永静

  右鉅鹿郡

  澤 潞 遼 平定 威勝

  右上黨郡

  代 忻 憲 汾 嵐 石 府 太原 寜化 岢嵐 火山 保德 晉寧

  右太原郡

  勝 單于大都護

  右雲中郡

  豐 安北

  右九原郡

  雲 應 朔

  右雁門郡

  麟 延安 丹 防 鄜 銀 夏 綏德 保安

  右上郡

  鳳 秦 岷 會 鞏 蘭 河 熙

  右隴西郡

  寜 慶 環 原 涇 渭 宥 靈 西安 鎮戎德順 鹽

  右北地郡

  房 金 洋 興元

  右漢中郡

  巴 蓬 閬 果 普 昌 瀘 恭 合 忠 萬廣安 夔 大寜 開 達 渠 涪 梁山

  右巴郡

  利 三泉 劍 緜 遂 梓 漢 彭 成都 眉蜀 邛 雅 嘉 簡 永康 仙井 資 叙 縈懷安

  右蜀郡

  鼎 澧 溪 辰 錦 黔 沅 奬 思

  右黔中郡

  岳 潭 衡 邵 永 道 郴 逵 全 桂陽

  右長沙郡

  商 華 京兆 同 耀 邠 鳳翔 隴

  右内史郡

  福 建 泉 南劍 邵武 汀 漳 興化

  右閩中郡

  潮 梅 循 惠 南雄 廣 韶 英 端 康新 恩 南恩 賀 封 高 竇 藤

  右南海郡

  桂 昭 梧 龔 潯 欎林 融 象 貴 柳賓 横 邕

  右桂林郡

  容 化 雷 亷 欽 陸 愛 演 驩 宜 峯福祿 安南大都護

  右象郡按秦始皇十七年滅韓十九年滅趙二十二年滅魏二十四年滅楚二十五年滅燕二十六年滅齊遂并天下分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監【漢書百官表曰秦郡守掌治其郡有丞尉掌佐守典武職申卒監御史掌監郡】於是興師踰江平取百越又置閩中南海桂林象郡凡四十郡其地西臨洮北沙漠東縈西帶皆臨大海焉

  輿地廣記卷一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