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姓氏大全 >

  可检索1.7万个古今姓氏起源
输入关键字:

读音:Lǔ

【源】①系自姬姓。周武王封其弟周公旦之子伯禽于鲁,至鲁公顷灭于楚,其后以国为氏,见《通志·氏族略》(12,60)。②东晋时乌桓人有鲁氏,见《通鉴》(242)。③金时女真人孛术鲁氏汉姓为鲁(71)。④清时甘肃平番县土司巩卜失加,元蒙古人后裔,明时赐姓鲁(72,229)。⑤清满洲人姓,世居沈阳(23)。又,清满洲八旗姓秦楚鲁氏、博都里氏等后均有改姓为鲁者(180)。今满族姓(183,344)。⑥佤族姓。原姓木依库,子孙分别以三子之名为姓,其一曰鲁(159)。⑦彝(128,130)、白(138)、苗、土家、布依、朝鲜等民族均有此姓。 【望】扶风(418),新蔡(17,60)。 【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12%。尤以山东、安徽等省多此姓,二省鲁姓约占全国汉族鲁姓人口40%。 【人】鲁仲连,春秋时齐大夫(7,17)。


现行常见姓氏。分布很广: 今北京,河北 之尚义,山东之平邑,辽宁之铁岭,内蒙古之乌海, 山西之太原,湖北之监利,江西之金溪,广西之田 林,四川之合江,云南之陇川、泸水、河口等地均有 分布。汉、满、鲜、苗、彝、白、土、布依、土家、 仡佬、撒拉等多个民族均有此姓。《郑通志》、《清通 志》 之 《氏族略》 亦俱收载。其源不一: ①郑樵注 云: “武王克商,封其弟周公旦於曲阜。本少昊之墟, 又大庭氏居之。鲁於其上作库,故谓 ‘大庭氏之库’。 其地本名鲁,因以命国,子孙以国为氏。” 《姓氏考 略》 注引 《姓谱》 云: “鲁出姬姓。周公子伯禽所封, 至鲁倾公,灭於楚,迁下邑,子孙以国为氏。” 望出 扶风、新蔡。②土族之鲁姓,当系出蒙古族博尔济锦 (或译作“孛儿只斤”) 氏,其先祖名脱欢,系元世祖 忽必烈之孙,元末随顺帝北逃流流河西,率部降明。 其后裔贤,因功升都指挥使,拜骠骑将军,赐姓鲁。 称鲁贤、鲁土司,其后以鲁为姓,沿袭至今。③白族 之鲁姓,则源於古代图腾 “腊波”,意为虎氏族。或 以为姓。后改为单姓,或取 “腊波” 之首音谐以 “”姓,或音转而为 “”。④土家族之鲁姓,别有 源流,相传古有努力卡巴者,或译作 “鲁力卡巴”, 老蛮头恶着冲的大将,有勇无谋,其后或以鲁为氏。 ⑤撒拉族之鲁姓,则由回民连同姓氏一同融入。注 ②——⑤见 《中国人的姓名》。

战国时齐有鲁仲连; 三国时吴有鲁肃; 宋代有鲁 宗贵; 元代有鲁善明; 清代有鲁超,会稽人,广东布 政使。



乞利咥
乞力
乞咬契
乞四
乞失迷兒
乞失里台
乞悉
乞憐
乞扶
乞步
乞活
乞特
乞石烈
乞臧
乞藏
乞表
乞袁
乞要歹
乞连
乞連
乞顏
也先
也可抹合剌
也可林合剌
也密力
也斯褒
也羅
也里只斤
也里可温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