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麻贵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麻贵传》


明史
原文
    麻贵,大同右卫人。父禄,嘉靖中为大同参将。贵由舍人从军,积功至都指挥佥事,充宣府游击将军。隆庆中,迁大同新平堡参将。万历十年冬,以都督佥事充宁夏总兵官。十九年,为阅视少卿曾乾亨所劾,谪戍边。明年,宁夏哮拜反。廷议贵健将知兵,且多畜家丁,乃起戍中为副将,总兵讨贼,贼尽平。二十二年七月,卜失兔纠诸部深入定边,营张春井。贵乘虚捣其帐于套中,斩首二百五十有奇。还自宁塞,复邀其零骑,会寇留内地久,转掠至下马关。宁夏总兵萧如薰不能御,总督叶梦熊急檄贵赴援。斩首二百三十有奇,获蓄产万五千。帝为告庙宣捷,进署都督同知,予世荫。二十五年,日本封事败,起贵备总兵官,赴朝鲜。贵驰至王京,倭已入庆州,围南原。守将杨元遁,全州守将陈愚衷亦遁,倭乘势逼王京。贵别遣副将解生守稷山,朝鲜亦令都体察使李元翼出忠清道遮贼锋。分兵三协;左李如梅,右李芳春、解生,中高策。贵与杨镐督左右协兵专攻清正。策驻宜宁,东援两协,西扼行长。诸军至庆州,倭悉退屯蔚山,如梅诱败之。清正退保岛山,筑三砦自固。游击茅国器率死士拔其砦,斩馘六百五十,诸军遂进围其城。城新筑以石坚甚将士仰攻多死明年正月二日行长来援俱溃既而败状闻,责贵以功赎。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四路。贵居东,当清正,数战有功。会平秀吉死,官军益力攻。明年三月,旋师。进右都督,予世荫。贵果毅骁捷,善用兵,东西并著功伐。先后承特赐者七,锡世荫者六。及殁,予祭葬。称一时良将焉。
(节选自《明史·麻贵传》)

译文
    麻贵,是山西大同右卫人。父亲麻禄,嘉靖年间担任大同参将。麻贵由舍人从军,积累战功至都指挥佥事,充任宣府游击将军。隆庆年间,提升为大同新平堡参将。万历十年冬天,以都督佥事的身份充任宁夏总兵官。万历十九年(1591),被阅视少卿曾乾亨弹劾,贬职发配边地。第二年、宁夏哱拜反叛。廷议麻贵是一名健将,善于用兵,而且供养了很多的家丁,于是起用为防地副将,统帅部队讨伐放人,叛贼全部被平定。万历二十二年七月,卜失兔纠集各部深入到定边,在张春井扎营。麻贵乘敌人内部空虚,直捣河套敌人营帐。斩首二百五十多级。麻贵从宁塞回兵,又拦截敌人的零散骑兵,适逢敌人久留内地,辗转掠夺直到下马关。宁夏总兵萧如薰抵挡不住,总督叶梦熊火速传令麻贵前往增援。麻贵斩敌首二百三十多级,缴获牲畜物产一万五千。皇帝为此祭告祖庙宣扬大捷,提升麻贵代理都督同知,给予世代荫封。万历二十五年,日本受封失败,朝廷起用麻贵为备倭总兵官,奔赴朝鲜。麻贵快马赶到王京,倭寇已经进入庆州,包围南原。守将杨元逃跑,全州守将胨愚衷也逃跑了,倭寇乘机直逼王京。麻贵另外派遣副将解生守稷山,朝鲜也命令都体察使李元翼从忠清道出发拦击敌前锋。分兵三协:左边为李如梅,右边为李芳春、解生,中间为高策。麻贵与杨镐率左右二协兵力专门攻打清正。高策驻守宜宁,向东援助两协,向西扼制行长。各军到庆州,倭寇全都退守蔚山,李如梅引诱敌人深入并将他们击败。清正退回保守岛山,修筑三座营寨自守。游击茅国器率敢死队拔取敌人营寨,斩首六百五十级,各军于是进围岛山城。岛山城刚用石筑成,很坚固,将士仰攻死亡很大。第二年正月二日,行长来增援,明朝军队都被击溃。不久失败的情形传来,皇帝责令麻贵立功赎罪。麻贵与刘綎、陈璘、董一元分兵四路。麻贵居东,抵挡清正,多次战斗,都有战功。正好平秀吉死,官军更加努力进攻。第二年三月,率师凯旋,提升右都督、给予世代荫封。麻贵刚毅矫健、灵活,善于用兵,在东西两边都立下战功。光后得到七次特别赏赐,六次赐给他世代荫封。等麻贵死后,朝廷给予他祭葬。号称一时之良将。

《明史·麻贵传》    


《隋书·文献独狐皇后传》
《隋书·贺娄子干传》
《隋书·杨素传》
《隋书·萧琮传》
《隋书·苏威传》
《隋书·赵才传》
《隋书·宇文忻传》
《隋书·高构传》
《隋书·陈棱传》
《隋书·郑善果母者》
《隋书·崔彭传》
《隋书·麦铁杖传》
《隋书·源雄传》
《隋书·高颎传》
《隋书·张须陀传》
《隋书·观德王雄传》
《隋书·长孙晟传》
《隋书·苏孝慈传》
《隋书·韦世康传》
《隋书·李崇传》
《隋书·李彻传》
《隋书·张衡传》
《隋书·赵芬传》
《隋书·刘方传》
《隋书·段达传》
《隋书·元胄传》
《隋书·豆卢毓传》
《隋书·循吏·樊叔略传》
《隋书·窦荣定传》
《隋书·燕荣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