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白守素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白守素传》


宋史
原文
    白守素,开封人。祖延遇,仕周至镇国军节度。父廷训,宋初为龙捷都指挥使、领博州刺史。守素以荫补东班承旨。太平兴国五年,迁补右班殿直,以善射,授供奉官、带御器械,三迁至供备库使。咸平三年春,契丹犯边,命与王能戍邢州,俄又与麦守恩、石赞领先锋御之。敌退,复与荆嗣督河北、京东捕贼。四年,命为镇州行营钤辖,领骑兵摄大阵西偏,屡当格斗。俄改定州钤辖,复徙镇州。王继忠之陷也,宋师还渡河,敌人乘之,守素据桥,有矢数百,每发必中,敌不敢近,遂引去。真宗与辅臣议三路御贼,咸曰:“威虏扼北道要害尤甚,请分骑兵六千屯之,命魏能为部署。”上曰:“能颇强愎,尤难共事,闻守素久练边计,张锐性颇和善,参知戎务,庶克相济。”乃命守素、锐为钤辖,戍顺安以贰之。景德元年,契丹侵长城口,守素与能【注】发兵破之,追北过阳山,斩首级、获器械甚众,赐锦袍、金带。俄徙屯冀州,转运使刘综举其智勇,材任将帅,加领康州刺史。又提骑卒戍静戎军,兼莅营田之役,俄为镇、定钤辖。是冬契丹复内侵守素败其前锋获车重又入敌境俘擒甚众及请和省边戍之职与曹璨留任镇定追叙前劳加合州团练使 大中祥符三年,命副李迪使契丹。守素居边岁久,名闻北庭,颇畏伏之。上虑其不欲行,密遣内侍询于守素,守素顿首感咽,即以崔可道代焉。再迁南作坊使。大中祥符五年,卒。上甚惜之,常赙外别赉钱五十万,令护丧还京师,录其一子官。 
(节选自《宋史·白守素传》) 
【注】能:这里指魏能。 

译文
    白守素,开封人。祖父延遇,在周做官至镇国军节度。父亲廷训,宋初为龙捷都指挥使、兼任博州刺史。素因祖上功勋任东班承旨。太平兴国五年,调补右班殿直,因为善于射箭,被授予供奉官、带御器械,三次升迁官至供备库使。咸平三年春天,契丹侵犯边境,受命与王能戍卫邢州,很快又与麦守恩、石赞领先锋之职抵御敌人。退敌后,又与荆嗣督察河北、京东捕贼。四年,受命为镇州行营钤辖,率领骑兵在大阵西侧压阵,屡次与敌交战。很快改任定州钤辖,又调任镇州。王继忠守地被攻陷,宋军还在渡河,敌人乘机猛攻,守素据守桥上,有箭数百支,每发必中,敌人无人敢靠近,最后只好退去。真宗与辅佐大臣商议三路御贼,都说:“威虏占据北方道路,是要害之地,非常重要,请分六千骑兵屯守在那里,任命魏能为部署。”真宗说:“魏能个性非常倔强固执,而且刚愎自用,与人尤其难以共事,听说守素久已开展边防训练,而张锐性格很和善,参与主持军务,希望他们可以相互帮助。”于是就任命守素、张锐为钤辖,戍卫顺安以协助魏能。景德元年,契丹入侵长城口,守素与魏能发兵将其击败,追败军追过阳山,斩落的首级、缴获的器械非常多,皇上为此赐锦袍、赏金带。守素很快又调往冀州屯驻,转运使刘综向上报告认为守素智勇双全,是将帅之材,于是又命其兼任康州刺史。又提调骑兵守卫静戎军,兼现场指挥营造屯垦大田的工程,不久又调任镇、定钤辖。当年冬天,契丹又来入侵,守素不仅打败其前锋,缴获了车辆和辎重,又深入敌境,擒获了许多俘虏。到敌人请和,撤销边境戍卫之职,与曹璨留任镇、定二州。追叙前边的功劳,加任合州团练使。大中祥符三年,命其任李迪副职出使契丹。守素居边年岁长久,名闻北庭,北人很畏服他。皇上担心他不愿意出使,秘密派遣内侍向守素询问,守素顿首,感动得哭泣,便用崔可道代替他。大中祥符五年,去世,皇上甚感惋惜,所以在正常的赙金之外另赐予钱五十万,并下令将守素的灵柩由任所护送回京师,录用他的一个儿子为官。

《宋史·白守素传》    


《隋书·李谔传》
《隋书·皇甫绩传》
《隋书·循吏传·辛公义》
《隋书·卫玄传》
《隋书·韩擒虎传》
《隋书·长孙平传》
《隋书·贺若弼传》
《隋书·房彦谦传》
《隋书·周法尚传》
《隋书·王颁传》
《隋书﹒元岩传》
《后汉书·班超传》
《杨震传》
《后汉书·张堪》
《后汉书·张奂传》
《后汉书·杜诗传》
《班昭续《汉书》》
《蔡文姬求情》
《后汉书·韩棱传》
《后汉书·乐恢传》
《后汉书·张王种陈列传》
《后汉书·桓谭传》
《后汉书·樊英传》
《后汉书·盖勋传》
《渤海鲍宣妻者》
《后汉书·党锢传·李膺传》
《后汉书·何敞传》
《后汉书·梁统列传·梁冀传》
《后汉书·徐稚传》
《后汉书·左雄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