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南史·夏侯亶传》

输入关键字:

《南史·夏侯亶传》


南史
原文
    夏侯亶字世龙,车骑将军详长子也。弃初,起家奉朝请。齐永元末,夏侯详为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镇荆州,亶留都下,为东昏听政主帅。及崔慧景作乱,亶以捍御功,除骁骑将军。及梁武起兵,详与长史萧颖胄协同,密遣迎亶。亶乃赍宣德皇后令,令南康王纂承大统。建邺平,以亶为尚书吏部郎,俄迁侍中,奉玺于帝。天监六年,累迁南郡太守。父忧解职,居丧尽礼,庐于墓侧,遗财悉推诸弟。八年,起为司州刺史,领安陆太守。服阕,袭封丰城县公。居州甚有威惠.为边人悦服。历都官尚书,迁给事中、右卫将军。累迁吴兴太守。在郡复有惠政,吏人图其像,立碑颂美焉。普通五年,为中护军。六年,大举北侵,先遣豫州刺史裴邃帅谯州刺史湛僧智等自南道攻寿阳,未克而邃卒,乃加亶使持节代邃,与魏将河间王琛、临淮王或等相拒,频战克捷。寻敕班师合肥,须堰成复进。七年夏,淮堰水盛,寿阳域将没,武帝复遣北道军元树帅彭宝孙、陈庆之等稍进。亶帅湛僧智、鱼弘、张澄等通清流涧,将入淮、肥。魏军夹肥筑城,出亶后。亶与僧智还袭,破之。进攻黎浆,贞威将军韦放自北道会焉。两军既合,所向皆降,凡降城五十二,获男女口七万五千人。寿春久罹兵荒,百姓多流散,直轻刑薄赋,务农省役,顷之人户充复。卒于州镇。帝闻之,即日素服举哀,赠车骑将军,谥曰襄。州人夏侯简等表请为亶立碑置祠,诏许之。亶美风仪,宽厚有器量,涉猎文史,辨给能专对。亶历六郡三州不为产业禄赐所得随散亲故性俭率居处服用充足而已不事华侈。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数人,并无被服姿容。子谊袭封丰城县公。
    (节选自《南史·夏侯亶传》,有删改)

译文
    夏侯宣字世龙,是车骑将军夏侯详的长子。齐初,开始担任奉朝请。齐永元末年,父亲夏侯详任西中郎南康王司马,随府主镇守荆州,夏侯亶留在都城,做东昏侯听政主帅。到了崔慧景作乱时,夏侯亶因保卫有功,被授为骁骑将军。到了梁武帝起兵后,夏侯详和长史萧颖胄协同举事,秘密派人把夏侯亶迎来。夏侯亶送来宣德皇后令,命南康王继承帝位。建邺平定,任命夏侯亶为尚书吏部郎,不久迁任侍中,把玉玺奉给武帝。天监六年,几次迁任后担任南郡太守。父亲去世后解除官职,居丧尽了礼数,在墓旁筑庐守丧,父亲所遗留的财物都推让给了几个弟弟。八年,(丧期未满)起任司州刺史,担任安陆太守。服丧期满后,承袭爵位丰城县公。在州任职,施恩德,很有威望,受到边地人的喜爱和敬服。历任都官尚书,迁任给事中、右卫将军。多次升迁为吴兴太守。(夏侯亶)在担任吴兴太守期间又有惠政,官吏百姓为他画像,树立石碑来称颂赞美他。普通五年,任中护军。六年,梁大举侵伐北朝,先派豫州刺史裴邃率领谯州刺史湛僧智等从南路攻寿阳,没有攻克裴邃就死了,于是让夏侯亶持节替代裴邃,和魏将河间王元琛、临淮王元或等相抗衡,多次战争都获胜了。不久救命班师回合肥,等待淮堰修成后再进军。七年夏,淮堰水大,寿阳城快要淹没,武帝又派北道军元树率领彭宝孙、陈庆之等慢慢进军。夏侯亶率领湛僧智、鱼弘、张澄等疏导清流涧入淮、肥二水内。魏军沿肥水两岸构筑城垒,城垒在夏侯皇军背后,夏侯亶和湛僧智回师把他们打败。继续进攻黎浆,贞威将军韦放从北道前来会合。会师后,所向披靡,共招降五十二城,俘虏男女七万五千人。寿春久遭兵乱,百姓流散很多,夏侯亶轻刑薄赋,发展农业,减少徭役,不久,户口又有增加。在州镇任上死去。皇帝听说后,当天就穿素服举哀,追赠他为车骑将军,谧号襄。州人夏侯简等上表请求为夏侯亶立碑设祠,皇帝下诏许可。夏侯亶仪容很美,为人宽厚有器量,他涉猎文史,有 随机辩对之才。夏侯亶历任六郡太守三州刺史,不经营产业,俸禄扣赏赐所得的财物,随手分散给亲人和故旧。夏侯亶秉性节俭随便,日常生活的衣服用品够用罢了,不追求奢华。晚年颇好音乐,有妓妾十多人,都没有用华丽的衣服打扮。子夏侯谊承袭爵位丰城县公。

《南史·夏侯亶传》    


《宋书·徐湛之传》
《宋书·沈璞传》
《宋书·竟陵王刘诞传》
《宋书·向靖传》
《宋书·沈亮传》
《宋书·刘秀之传》
《宋书·顾觊之传》
《宋书·檀道济传》
《宋书·陶潜传》
《宋书·蔡兴宗传》
《宋书·王敬弘传》
《宋书·宗越传》
《宋书·王准之传》
《宋书·毛修之传》
《宋书·殷景仁传》
《宋书·王韶之传》
《宋书·吕祖谦传》
《宋书·袁淑传》
《宋书·刘道产传》
《宋书·刘延孙传》
《宋书·谢晦传》
《宋书·刘大夏传》
《宋书·垣护之传》
《宋书·何承天传》
《宋书·刘穆之传》
《宋书·宗悫传》
《宋书·何执中传》
《宋书·王僧达传》
《宋书·王诞传》
《宋书·沈怀文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