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魏书·游明根传》

输入关键字:

《魏书·游明根传》


魏书
原文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任人也,父幼,冯跋假广平太守,和龙平,明根乃得归乡里。游雅称荐之,世祖擢为中书学生,性贞慎寡欲,综习经典,及恭宗监国,与公孙睿俱为主书。高宗践祚,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高宗以其小心敬慎,每嗟美之。使于刘骏,前后三返,骏称其长者,迎送之礼,有加常使。显祖初,以本将军出为东青州刺史,寻就拜东兖州刺史,改爵新泰侯。为政清平,新民乐附。高祖初,入为给事中,清约恭谨,号为称职。诏以与萧赜绝使多年,今宜通否,群臣会议。尚书陆睿曰:“先以三吴不靖,荆梁有难,故权停之,将观衅而动。今彼方既靖,宜还通使。”明根曰:“中绝行人,是朝廷之事,深筑醴阳,侵彼境土,二三之理,直在萧赜。我今遣使,于理为长。”高祖从之。明根以年逾七十,表求致仕,诏不许。频表固请,高祖曰:“卿年耆德茂,服勤累朝,历职内外,并著显绩,逮于耆老,履道不渝。是以釐革之始,委以礼任,迟能迂德,匡赞于朕。”明根对曰:“臣桑榆之年钟鸣漏尽蒙陛下之泽首领获全待尽私庭下奉先帝陛下大恩臣之愿也但犬马之恋不胜悲塞。”因泣不自胜。高祖命之令进,言别殷勤,仍为流涕。其年,以明根为五更,行礼辟雍。语在《元传》。车驾幸邺,明根朝于行宫。诏曰:“游五更光素蓬檐,归终衡里,可谓朝之旧德,国之老成。可赐帛五百匹、谷五百斛。”敕太官备送珍羞。后车驾幸邺,又朝行宫,赐谷帛如前,为造甲第。国有大事,恒玺书访之。旧疹发动,手诏问疾,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年卒于家,年八十一。高祖初,明根与高闾以儒老学业,物被礼遇,公私出入,每相追随,世号高、游焉。 
(节选自《魏书游明根传》) 

译文
    游明根,字志远,广平郡任县人,父亲游幼冯跋政权时期暂时任广平太守的职位,和龙被平定之后,游明根才得以回到乡里。游雅称赞推举他,魏世祖提拔他为中书学生。游明根性情正直谨慎,清心寡欲,广习经典,等到魏恭宗监国,他与公孙睿一起掌管朝中文书撰写事宜。魏高宗登基,赐爵安乐男、宁远将军。魏高宗因为他小心恭顺办事谨慎,常常称赞他。出使刘骏,前后出使三次,刘骏称赞他有长者风度,迎送的礼节规格,超过一般的使者。魏显祖初年,以本将军出任东青州刺史,不久就被拜为东兖州刺史,改封爵为新泰侯。处理政务清廉公正,新归顺的百姓都乐于归心于他。魏高祖初年,入朝任给事中,清正、节制、恭顺、谨慎,都称赞他称职。因与萧赜多年断绝使者往来,关于现在是否应该通使往来,魏高祖下诏书让群臣一起讨论此事。尚书陆睿说:“先前因三吴不安宁,荆、梁有战乱,所以暂时停止派遣使者,准备探察敌情而定。现在对方内部平静,宜再通使往来。”游明根说:“中途停止派遣使者,是我朝决定的,高筑醴阳的城墙,侵入对方的领土,若论变动的理由,萧赜方面有理。我方现在派遣使者,在道理上是适宜的。”魏高祖采纳了这个意见。游明根因自己年过七十,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下诏不同意。他多次上表坚决请退,魏高祖说:“你年高德茂,连续多朝勤勉工作,在朝廷内外历任各种职务,都有显著功绩,到了老年,履行道义的心不变。所以我朝改革之始,以礼仪重任相托,期待您能以高远的德行,帮助我。”游明根回答说:“为臣到日暮之年,来日如沙漏将尽,承蒙陛下的恩泽,身首保全,回家等待命终,到地下奉领先帝陛下大恩,是臣的一片心愿。然而现在犬马恋主的心情使臣不胜悲伤。”因而泪水不断。魏高祖命他上前来,殷勤话别,涟涟流涕。这一年,朝廷以游明根为五更(古代乡官名。用以安置年老致仕的官员),在学宫辟雍行礼。在《元传》中有记载。皇帝到邺城,游明根到行宫朝见皇帝。皇帝下诏说:“游五更久为平民的光荣,归乡养老,可以说是朝廷的楷模,国家的威望。可赐五百匹帛,五百斛谷。”敕令太官多送珍贵食品。后来皇帝到邺城,游明根又在行宫朝见皇帝,皇帝像以前一样又赐给他谷帛,还为他建造宅第。国家有大事,常封印密件咨询意见。游明根旧病发作,皇帝亲手写信询问病情,派遣太医送药。太和二十三年在家中去世,享年八十一岁。魏高祖初年,游明根与高闾都因年高有学问,受到特别的礼遇,(皇帝)无论公私出行,经常令他们陪同,被当时的人并称为高、游。

《魏书·游明根传》    


《贞观政要·诚信》(一)
《贞观政要·诚信》(二)
《贞观政要·诚信》(三)
《贞观政要·诚信》(四)
《贞观政要·贪鄙》
《贞观政要·论赦令》
《贞观政要·安边》
《贞观初,太宗与黄门侍郎王珪宴语》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
《贞观政要·论俭约》
《廉希宪传》
《胡母班传》
《冯谖客孟尝君》
《画蛇添足》
《南梁之难》
《秦攻宜阳》
《或为六国说秦王》
《三人成虎》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
《明史·章溢传》
《明史·叶茂才传》
《明史·刘体乾传》
《明史·陈友谅传》
《明史·何鉴传》
《明史·高世则传》
《明史·毛澄传》
《明史·李戴传》
《明史·赵志皋传》
《明史·孙玮传》
《明史·陆昆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