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魏书·曹世表传》

输入关键字:

《魏书·曹世表传》


魏书
原文
    曹世表,字景昇,东魏郡魏人也。少丧父,举止有礼度。性雅正,工尺牍,涉猎群书。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元澄奏世表为国子助教,颇失意。后转司徒记室。侍中崔光,乡里贵达,每称美之。遇患归乡。永平中,除兖州左将军府司马,非其所愿,复以病解。延昌中,除清河太守,治官省约,百姓安之。正光中,拜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西征,以为从事中郎,摄中水兵事,自当烦剧,论者皆称其能。还都,拜司空长史。孝昌中,青齐频年反乱,诏世表持节慰喻。还都,转尚书右丞。后加征虏将军,出行豫州刺史。值萧衍将湛僧珍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反于州界,为之内应。朝廷以源子恭代世表为州,以世表为东南道行台,讨之。于时贼众强断小殷关,驿使不通。诸将以士马单少,皆败散之余,不敢复战,成欲保城自固。世表时患背肿,乃舆病出外,呼统军是云宝谓之曰:“湛僧珍所以敢深入为寇者,以获、辩皆州民之望,为之内应。向有驿至,知刘获移军欲迎僧珍,去此八十里。今出其不意,一战可破。获破,则僧珍自走,东南清服,卿之功也。”乃简选兵马,付宝讨之。促令发军日暮出城比晓兵合贼不意官军卒至一战破获诸贼悉平湛僧珍退走唯郑辩与子恭亲旧亡匿子恭所。世表召诸将吏,众责子恭,收辩斩之,传首京师。敕遣中使宣旨慰喻。复以世表行豫州事,行台如故。还朝,加左将军,兼尚书东道行台,沿河分立镇戍,以备葛荣。行达青州,遇患卒,时年五十四。
  (节选自《魏书·曹世表传》)

译文
    曹世表,字景鼻,是东魏郡魏县人。少年丧父,举止有礼仪法度。性情高雅正直,撞长文辞,涉猎群书。太和二十三年,尚书仆射、任城王元澄奏请曹世表担任国子助教,曹世表感到很失落。后来他转任司徒记室。侍中崔光,是曹世表同乡的显贵之人,常称赞他。曹世表因患病回到家乡。永平年间,曹世表任充州左将军府司马,他不愿意担任此职,又以疾病为由解职。延昌年间,曹世表任清河太守,他为政简约,百姓感到安宁。正光年间,曹世表任前将军、通直散骑常侍。向西征讨,让曹世表担任从事中郎,代理中水兵事,他亲自承担繁重事务,评价他的人都称赞他的才能。回到京都后,任司空长史。孝昌年间,青州、齐州连年发生叛乱,皇上下诏派曹世表持符节前往安抚劝说。回京都后,转任尚书右丞。后来加官征虏将军,兼任豫州刺史。正逢萧衍的将领湛僧珍攻陷东豫州,州民刘获、郑辩在东豫州边界谋反,做湛僧珍的内应。朝廷派源子恭代替曹世表任豫州刺史,任命曹世表担任东南道行台,讨伐他们。在这时贼兵强行切断小殷关,驿道不能通行。各位将领因为兵马少,都是溃败零散的残余兵力。不敢再战,都想保城自守。曹世表当时正患背部肿胀,就抱病登车出城,召唤统军是云宝,对他说:“湛僧珍之所以敢深入侵掠,是因为刘获、郑辩都是州民中有声望的人,他们做了他的内应。前不久有驿使来,告知刘获调动军队想去会合湛僧珍,距离这里有八十里路。现在可以出其不意,一鼓作气打败他。刘获一旦被打败,那么湛僧珍自然会逃跑,东南清平安宁,就是你的功劳。”于是曹世表挑选兵马,交给是云宝去讨伐刘获。督促他发兵,傍晚时分出城,拂晓时分会师。贼兵没有料到官兵突然来到,是云宝一战就打败刘获,其他各路贼兵全部被平定,湛僧珍撤退逃跑。因为郑辩与源子恭是亲密旧交,郑辩逃走后便躲避在源子恭那里。曹世表召集各位将士,众人都斥责源子恭,抓获了郑辩并将他斩首,把他的首级传送到京都。皇上下令派遣宦官宣读御旨慰问。皇上又任命曹世表兼任豫州刺史,像原来一样仍任东南道行台一职。回京都后,加官左将军,兼任尚书东道行台.沿黄河分设防区,来防备葛荣。行至青州时,患病去世,终年五十四岁。

《魏书·曹世表传》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雪竹轩记》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
归有光《张自新传》
归有光《洧南居士传》
归有光《东园翁家传》
归有光《容春堂记》
归有光《雍里先生文集序》
归有光《杏花书屋记》
《真义堂记》
归有光《自生堂记》
归有光《魏诚甫行状》
归有光《宝界山居记》
归有光《家谱记》
归有光《送狄承式青田教谕序》
归有光《归钺传》
归有光《先妣事略》
归有光《封中宪大夫兴化府知府周公行状》
归有光《悠然亭记》
归有光《周封君传》
《晋书·陶潜传》
《晋书·王济传》
《陶侃惜谷》
《晋书·吾彦传》
《晋书·左思传》
《晋书·刘殷传》
《晋书·何攀传》
《晋书·周访传》
《晋书·郭舒传》
《皇甫谧年二十始勤学》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