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晋书·华廙传》

输入关键字:

《晋书·华廙传》


晋书
原文
    华廙,字长骏,弘敏有才义。妻父卢毓典选,难举姻亲,故虞年三十五不得调,晚为中书通事郎。泰始初,迁冗从仆射。为武帝所礼,历黄门侍郎、南中郎将、都督河北诸军事。父疾笃辄还,遭丧。旧例,葬讫复任,廙固辞,迕旨。
    初,表有赐客在鬲,使廙因县令袁毅录名,三客各代以奴。及毅以货赇致罪,狱辞迷谬,不复显以奴代客,直言送三奴与廙,而毅亦卢毓婿也。又中书监荀勖先为中子求廙女,廙不许,为恨,因密启帝,以袁毅货赇者多,不可尽罪,宜责最所亲者一人,因指虞当之。又缘虞有违忤之咎,遂于丧服中免廙官。大鸿胪何遵奏廙免为庶人,不应袭封。有司奏曰:“廙所坐除名削爵,一时之制。廙为世子,著在名簿,不听袭嗣,此为刑罚再加。嫡统非犯终身弃罪,废之为重,依律应听袭封。”诏日:“应即位而废之,爵命皆去矣,何为罪罚再加?且吾之责廙,以肃贪秽,本不论常法也。诸贤不能将明此意,乃更诡易礼律,不顾宪度,君命废之,而群下复之,此为上下正相反也。”于是有司奏免议者官,诏皆以赎论。
    廙栖迟家巷垂十载教诲子孙讲诵经典集经书要事名曰《善文》行于世与陈勰共造猪阑于宅侧帝尝出视之问其故左右以实对,帝心怜之。帝后又登陵云台,望见廙苜蓿园,阡陌甚整,依然感旧。太康初大赦,乃得袭封。久之,拜城门校尉,迁左卫将军。数年,以为中书监。河南尹韩寿因托贾后求以女配廙孙陶,廙距而不许,后深以为恨,故遂不登台司。年七十五卒,谥日元。
(选自《晋书·华廙传》,有删改)

译文

    华廙,字长骏,旷达敏捷,有才德。华廙的岳父卢毓掌管选拔人才授官的事务,难以推举姻亲,所以华廙三十五岁没有得到提拔,很晚才担任中书通事郎。泰始初年,晋升为冗从仆射。华廙被武帝敬重,先后担任黄门侍郎、南中郎将、都督河北诸军事。华廙的父亲病重便回家,父亲去世。按照旧例,下葬完了,恢复原职,华廙坚决推辞,违背了皇帝的旨意。
    当初,华廙的父亲华表有皇帝赐给的门客在鬲县,派华廙通过县令袁毅登录名字。三个门客各以奴仆代替。到袁毅因用财物买通他人而获罪,袁毅的供词迷乱谬误,不再显露以奴仆代替门客的事,直接说是送三个奴仆给华“,而袁毅也是卢毓的女婿。又在这以前,中书监荀勖替儿子向华廙求娶其女儿,华廙没答应,结成怨恨,荀勖就秘密地向皇帝陈述这事,认为袁毅贿赂的人多,不能全部判罪,应该惩罚最亲近的一个人,趁机指责华廙应当判罪。又因华廙有违背圣旨的错误,就在守孝时间免除他的官职。大鸿胪何遵上奏朝廷 应把华廙免为百姓,不应该承继前辈受封的爵位。有关部门上奏朝廷说,华廙犯罪被取消原有的身份并剥夺爵位,只是一时的规定。华廙是华表的嫡子,写在名册上,不让他继承爵位,这是刑罚上再加处罚。嫡系亲属不是犯了终身废弃的罪,废除爵位就太重了,依照法律应让他继承爵位。”皇帝下诏说廙应该担任的官职而废除,封爵受职都革除了,怎么是刑罚再加处罚廙再说我惩罚华廙,以此来达到肃清贪污丑恶,本来就不需按平常的法律。你们不能明白这个意思,反而改变礼制法律,不顾虑法度,君主命令废除,而群臣要恢复,这是上下级做法正好相反。”于是有关部门上奏免除异议者的官职,皇帝下令将功赎罪。
    华廙在家乡游玩休憩将近十年,教导子孙,讲解诵读经典书籍。收集经书的重要事件编成书,叫作《善文》,流行于当世。与陈勰共同在宅屋旁修建猪栏,皇帝曾经去视察过它,询问修建猪栏的原因,左右大臣如实回答,皇帝心里同情他们。皇帝后来又登上陵云台,望见苜蓿园,阡陌很整齐,心中依然感慨以前的事。太康初年,大救天下,华廙才获得继承封地。过了很久,授予城门校尉,升迁左卫将军。几年后,任命他担任中书监。河南尹韩寿托贾后请求把女儿许配给华廙的孙子华陶,华廙拒绝,不答应,贾后十分恨他,所以不能登三公之位。七十五岁去世,谥号元。 

《晋书·华廙传》    


《北史·刁雍传》
《北史·王罴传》
《北史·陆馛传》
《北史·苏绰传》
《北史·柳謇之传》
《北史·崔伯谦传》
《北史·长孙冀归传》
《北史·来护儿传》(二)
《北史·裴仁基传》
《北史·李铉传》
《北史·元孚传》
《北史·王谊传》
《北史·皮豹子传》
《北史﹒郎基传》
《北史·费穆传》
《北史·蔡祐传》
《北史·李绘传》
《北史·奚康生传》
《北史·薛端传》
《北史·源子邕传》
《北史·杨津传》
《北史·李訢传》
《北史·高隆之传》
《北史·乐运传》
《北史·段文振传》
《北史·薛聪传》
《北史·庾信传》
《北史·达奚长儒传》
《北史·贺拔岳传》
《北史·高恭之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