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梁书·张文蔚传》

输入关键字:

《梁书·张文蔚传》


梁书
原文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也。父裼,唐僖宗朝,累为显官。文蔚幼砺文行,求知取友,蔼然有佳士之称。唐乾符初,登进士第,时丞相裴坦兼判盐铁,解褐署巡官。未几,以畿尉直馆。丁家艰,以孝闻。中和岁僖宗在蜀大寇未灭急于军费移盐铁于扬州命李都就判之奏为转运巡官驾还长安,除监察御史,迁左补阙侍御史、起居含人、司勋吏部员外郎,拜司勋郎中、知制诰,岁满授中书舍人。丁母忧,退居东畿,哀毁过礼。服阕,复拜中书舍人,俄召入翰林,为承旨学士。属昭宗初还京阙,皇纲浸微,文蔚所发诏令,靡失厥中,论者多之。转户部侍郎,仍依前充职,寻出为礼部侍郎。天佑元年夏,拜中书侍郎、平章事,兼判户部。
    时柳璨在相位,擅权纵暴,倾陷贤俊,宰相裴枢等五家及三省而下三十余人,威抱冤就死,缙绅以目,不敢窃语其是非,余怒所注,亦不啻十许辈。文蔚殚其力解之,乃止,士人赖焉。璨败死,文蔚兼度支盐铁使。天佑四年,天子以土运将革,天命有归,四月,命文蔚与杨涉等总率百僚,奉禅位诏至大梁。太祖受命,文蔚等不易其位。开平二年春,暴卒于位,诏赠右仆射。
    文蔚沈邃重厚,有大臣之风,居家孝且悌,虽位至清显,与仲季相杂,在太夫人膝下,一不异布素。弟济美,早得心恙。文蔚抚视殆三十年,士君子称之。
(选自《梁书·张文蔚传》)

译文
    张文蔚,字右华,河间人。父亲张裼,唐僖宗时,多次官居显位。张文蔚从小刻苦学习,砥砺德行探求知识,结交朋友,很有名士的声誉。唐乾符初年,考中进士,当时丞相裴坦兼管盐铁事务,张文蔚初次做官担任巡官。不久,凭借畿尉的身份在馆当值。服家丧,以孝道闻名。中和年间,僖宗在蜀地,大寇未灭,急需军费,把盐铁司移到扬州,命李都去掌管盐铁司,李都上奏朝廷任张文蔚为转运巡官。僖宗回到长安,授任监察御史,迁任左补阙侍御史、起居舍人、司勋吏部员外郎,拜为司勋郎中、知制诰。一年后任中书舍人。服母丧,退居京城东郊,哀伤损毁了身体。丧满,又任中书舍人,不久应召进翰林院,任承旨学士。(张文蔚)跟随昭宗初返京城,皇朝的纲纪逐渐衰微,张文蔚发布的诏令,不失中正,评论的人赞誉他。转任户部侍郎,仍兼任前职,不久出任礼部侍郎。天佑元年(904)夏,任中书侍郎、平章事,兼管户部事务。
    这时柳璨身居相位,擅行权力恣意暴虐,排斥陷害贤俊之士,宰相裴枢等五家以及三省以下三十多人,都含冤而死,官吏们看在眼里,不敢私下谈论他的罪行,柳璨余怒所仇恨的对象,也不下十多人。张文蔚尽力解救他们,(他们)才得以幸免,士人都有赖于他。柳璨罪行败露而死,张文蔚兼度支盐铁使。天佑四年(904),天子因为社稷将有转移,天命另有归属,四月,命张文蔚与杨涉等总领百官,奉送禅让帝位的诏令到大梁。太祖接受帝位后,张文蔚等未改变官位。开平二年(908)春天,突然死在任上,诏令追赠为右仆射。
    张文蔚深沉重厚,有大臣的风度,在家中孝顺父母友爱兄弟,虽然位至高官,仍然与哥哥弟弟们生活在一起。在太夫人膝下,完全与布衣平民无异。弟弟张济美,早年患有心脏病,张文蔚照看护养差不多三十年,士人君子都称扬他。

《梁书·张文蔚传》    


王翰《凉州词》
语文版八年级下第七单元文言文翻译译文
王湾《次北固山下》
李白《渡荆门送别》
屈原《湘夫人》
《桂枝香·金陵怀古》
孟子《民为贵》
龚自珍《病梅馆记》
苏轼《石钟山记》
欧阳修《伶官传序》
晏殊《浣溪沙》《鹊踏枝》
贺铸《横塘路 • 凌波不过横塘路》
杜甫《登岳阳楼》
秦观《踏莎行》
张先《天仙子》
《郑伯克段于鄢》
《列子》二则之杨布打狗翻译译文
误用频率较高的成语
常见的成语解释
常用成语易错字正确解释
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齐桓晋文之事》参考翻译译文
《琵琶行》诗体翻译译文
《干将莫邪》
《师说》参考翻译译文
《庄暴见孟子》参考翻译译文
《郑人买履》及注释
揭开科学神秘的面纱——《绿色基因的革命》赏读
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
《岳阳楼记》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