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解缙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解缙传》


明史
原文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子元,为元安福州判官。兵乱,守义死。父开,太祖尝召见论元事。欲官之,辞去。 
    缙幼颖敏,洪武二十一年举进士。授中书庶吉士,甚见爱重,常侍帝前。一日,帝在大庖西室,谕缙:“朕与尔义则君臣,恩犹父子,当知无不言。”缙即日上封事万言,书奏,帝称其才。已,复献《太平十策》,文多不录。 
    成祖入京师,擢侍读。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并直文渊阁,预机务。内阁预机务自此始。 
    缙少登朝,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引拔士类有一善称之不容口然好臧否无顾忌廷臣多害其宠又以定储议为汉王高煦所忌遂致败。先是,储位未定,淇国公邱福言汉王有功,宜立。帝密问缙。缙称:“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帝不应。缙又顿首曰:“好圣孙。”谓宣宗也。帝颔之。太子遂定。高煦由是深恨缙。会大发兵讨安南,缙谏。不听。卒平之,置郡县。而太子既立,又时时失帝意。高煦宠益隆,礼秩逾嫡。缙又谏曰:“是启争也,不可。”帝怒,谓其离间骨肉,恩礼浸衰。四年,赐黄淮等五人二品纱罗衣,而不及缙。久之,福等议稍稍传达外廷,高煦遂谮缙泄禁中语。明年,缙坐廷试读卷不公,谪广西布政司参议。既行,礼部郎中李至刚言缙怨望,改交陆,命督饷化州。 
    永乐八年,缙奏事入京,值帝北征,缙谒皇太子而还。汉王言缙伺上出,私觐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帝震怒。缙时方偕检讨王偁道广东,览山川,上疏请凿赣江通南北。奏至,缙下诏狱,拷掠备至。十三年(1415),锦衣卫帅纪纲上囚籍,帝见缙姓名曰:“缙犹在耶?”纲遂醉缙酒,埋积雪中,立死,年四十七。籍其家,妻子宗族徒辽东。 
    后仁宗即位,出缙所疏示杨士奇曰:“人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诏归缙妻子宗族。正统元年八月,诏还所籍家产。成化元年,复缙官,赠朝议大夫。始缙言汉王及安南事得祸。后高煦以叛诛。安南数反,置吏未久,复弃去。悉如缙言。 
(节选自《明史•列传三十五》,有删节) 

译文
    解缙,字大绅,吉水人。祖父解子元,担任元朝安福州判官,遭逢兵乱,他坚守道义而死。父亲解开,太祖曾召见他谈论元朝之事,想给他授官,解开推辞而去。 
    解缙自小聪颖,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被授为中书庶吉士,很被太祖喜欢、器重,常在皇上跟前侍候。一天,太祖在御厨西室,对解缙说:“我与你从大义上说是君臣,而恩同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解缙即日就密封上万言书,该书上奏后,皇上称赞他的才华。后来,解缙又献上《太平十策》,但内容多,此处不载。 
    成祖进入京都后,解缙升为侍读,受命与黄淮、杨士奇、胡广、金幼孜、杨荣、胡俨一起在文渊阁当值,参预机务。内阁参预机务自此而始。 
    解缙少年登朝,才智至高,担当大事径直向前,表里如一开阔磊落。他引荐士人,只要有某一方面的长处总要言不绝口地加以称赞。但他好品评人物,无所顾忌,廷臣多忌妒他受宠。后来因在议定太子问题上为汉王朱高煦所忌,终于致败。原先,太子未定,淇国公丘福说汉王有功,应立他为太子。皇上私下问解缙,解缙说:“皇长子仁孝,天下归心。”皇上没有反应。解缙又叩头说道:“好圣孙。”圣孙指宣宗。皇上点了点头,这样太子便定了下来。朱高煦由此深恨解缙。正值大发兵讨伐安南,解缙谏阻。皇上不听,最后讨平了安南,设置郡县管理。而太子册立以后,又时常有失皇上心意,由此朱高煦更加受宠,礼仪等级超过了嫡子。解缙又进谏说:“这样做会引发争端,不可。”皇上大怒,说他离间骨肉,解缙所受的恩宠便渐衰了。四年(1406)赐给黄淮等五人二品纱罗衣,却没有赏给解缙。多时以后,丘福等人的意见逐渐传到宫外,朱高煦于是诬陷解缙泄露宫中机密。第二年,解缙因为廷试读阅卷子不公,贬任广西布政司参议。解缙出行后,礼部郎中李至刚说他心怀怨望,被改到交趾,命他在化州督饷。 
    永乐八年(1410),解缙因奏事入京,正值皇上北征,解缙拜见皇太子后返回。汉王便说解缙等到皇上出行,私下拜见太子,径直返回,没有人臣之礼,皇上大怒。解缙当时正偕同检讨王偁取道广东,游览山川,上疏请求开凿赣江勾通南北。奏书传到后,解缙被逮入诏狱,拷打至极。十三年,锦衣卫统帅纪纲呈上囚犯名册,皇上见到解缙的名字,便说:“解缙还在世吗?”纪纲于是用酒将解缙灌醉,埋在雪中,解缙立死,终年四十七岁。将其抄家,妻儿宗族都迁到辽东。 
    后来仁宗即位,将解缙的奏章出示给杨士奇,说道:“人们说解缙狂,但看他的论述,都有见地,不狂啊。”下诏放回解缙的妻儿宗族。正统元年(1436)八月诏令归还所抄没的家产。成化元年(1465),恢复解缙的官衔,赠朝议大夫。当初解缙因说汉王和安南事而得祸。后来朱高煦因反叛被诛。而安南因多次造反,设官统治不久,也放弃而去,都应了解缙的话。 

《明史·解缙传》    


《魏书·张彝传》
《魏书·寇赞传》
《魏书·邢峦传》
《魏书·辛雄传》
《魏书·裴佗传》
《魏书·源怀传》
《魏书·安丰王元猛传》
《魏书·崔玄伯传》
《魏书·张蒲传》
《魏书·阳固传》
《魏书·张济传》
《史记·鲁仲连传》
《史记·三王世家》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
《史记·朝鲜列传》
《史记·燕召公世家》
《史记·张骞出使西域》
《史记·司马穰苴传》
《史记·张良传》
《史记·卫青传》
《史记·苏秦列传》(二)
《史记·曹相国世家》(二)
《仆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史记·灌将军夫者》
《史记·老子传》
《史记·彭越传》
《史记·伍子胥列传》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史记·春申君列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