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李蘩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李蘩传》


宋史
原文
    李蘩,字清叔,崇庆晋原人。第进士,为隆州判官,摄绵州。岁侵,出义仓谷贱粜之,而以钱贷下户,又听民以茅秸易米,作粥及褚衣,亲衣食之,活十万人。明年又饥,邛蜀彭汉、成都盗贼蜂起,绵独按堵①。岁凶,先事发廪蠲租,所活百七十万人。知兴元府、安抚利州东路。 
    汉中久饥,剑外和籴在州者独多,蘩尝匹马行阡陌间访求民瘼②,有老妪进曰:“民所以饥者,和籴病之也。”泣数行下。蘩感其言,奏免之,民大悦。徙仓部员外郎,总领四川赋财、军马、钱粮,升郎中。 
    淳熙三年,廷臣上言:“四川岁籴军粮,名为和籴③,实科籴④也。”诏制置使范成大同蘩相度以闻,蘩奏:“诸州岁籴六十万石,若从官籴,岁约百万缗,如于经费之中斟酌损益,变科籴为官籴,贵贱视时,不使亏毫忽之价;出纳视量,勿务取圭撮⑤之赢,则军不乏兴,民不加赋。”乃书“利民十一事”上之。前后凡三年,蘩上奏疏者十有三,而天子降诏难问者凡八,讫如其议。民既乐与官为市,远迩欢趋,军饷坐给,而田里免科籴,始知有生之乐。会岁大稔,米价顿贱,父老以为三十年所无。梁、洋间绘蘩像祠之。 
    范成大驿疏言:“关外麦熟,倍于常年,实由罢籴,民力稍纾,得以尽于农亩。”孝宗览之曰:“免和籴一年,田间和气若此,乃知民力不可重困也。”擢蘩守太府少卿。范成大召见,孝宗首问:“籴事可久行否?”成大奏:“李蘩以身任此事,臣以身保李蘩。”孝宗大悦,曰:“是大不可得李蘩也。”上意方向用,而蘩亦欲奏蠲盐酒和买之弊,以尽涤民害。会有疾,卒。 
    初,蘩宰眉山,念吴氏世袭兵柄必稔蜀乱,发策云:“久假人以兵柄,未有不为患者。以武、宣之明,不能销大臣握兵之祸;以宪、武之烈,不能收藩镇握兵之权。危刘氏、歼唐室,鲜不由此。”吴挺以为怨。后蘩总饷事,挺谬奏军食粗恶,孝宗以问蘩,蘩缄其样以进,挺之妄遂穷。逾三十年,吴曦竟以蜀叛,安丙既诛曦,每语人云:“吾等焦头烂额耳,孰如李公先见者乎?”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七》) 
注释】①按堵:安居;安定。②病,疾苦。③官府以现金支付方式向民间征购粮食。④科籴:不支付现金,强行摊派从百姓处取得粮食。⑤圭撮:古代两种很小的容量单位。 

译文
    李蘩,字清叔,崇庆晋原人。考中进士后,担任隆州判官,负责绵州的政事。当年出现灾荒,李蘩拿出义仓的粮食低价卖给受灾的百姓,并把钱借贷给贫民,又允许老百姓用茅秸换米,他还做了粥和衣服,亲自送给灾民吃和穿,被救活的有十万人。第二年又是饥荒之年,邛蜀彭汉、成都盗贼四起,唯独绵州没有受到盗贼的侵害。年景不好,他事先打开粮仓赈济百姓,并免除他们的租税,被救活的有一百七十万人。汉中长时间饥荒,剑外的军队在老百姓中买粮的情况特别严重。李蘩曾经单枪匹马地去田野间访问老百姓的疾苦,有位老妇人对他说:“老百姓之所以饥饿,都是‘军队强行购粮’害的呀。”说着就泪流满面。李蘩对她的话深有感触,(于是)上奏朝廷,免去了“和籴”,老百姓非常高兴。李蘩被调任为仓部员外郎,总管四川的税收、军马、钱粮,后升任郎中。淳熙三年,朝中大臣上奏:“四川每年买军粮,名为‘和籴’,实际是‘科籴’。”皇上下诏让制置使范成大和李蘩一起核算一下上报朝廷,李蘩上奏说:“各州每年买粮食六十万石,如果按照官府买粮的价钱算,一年大约要用钱一百万缗,如果在经费中斟酌一下应减少和增加的项目,就可以使科籴转变为官籴,粮食价格的贵贱可以看年景,不能让老百姓吃一点亏;支出和收入要看数量,不要索取蝇头小利,这样军队就会兴盛,老百姓也不用增加赋税。”李蘩就写了“利民十一事”上奏给朝廷。前后共三年,李蘩上奏章十三次,而皇上下诏书责问他有八次,但终究同意了他的建议。百姓很乐意同官府买卖粮食,远近的人都高兴地前来,军饷得到了保证,而老百姓免去了科籴,才知道有生存的快乐。正遇上丰收年,米价立刻降了下来,老百姓认为这是三十年来所没有的事。梁、洋一带的百姓绘制了李蘩的画像祭祀他。范成大由驿站传送奏章说:“关外麦子成熟,产量是平时的两倍,确实是因为免去了‘和籴’,民力稍微得到了缓解,才得以尽全力进行农业生产。”孝宗看了奏章说:“免去‘和籴’才一年,田野间就出现了这样的好景象,我才知道民力不能过分困乏啊。”朝廷提拔李蘩为太府少卿。范成大被皇上召见,孝宗首先问他:“关于粮食的政策可以长期实行吗?”范成大回奏说:“李蘩亲自负责这件事,我用自己的性命担保李蘩(可以做得很好)。”孝宗十分高兴,说:“李蘩真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啊。”皇上正有意任用他,而李蘩也想上奏免除盐酒和买的弊病,以便把有害于百姓的事都除去。(李蘩)却恰在这时得了病,后来就去世了。起初,李蘩掌管眉州政事,考虑到吴氏世袭兵权一定会造成蜀乱,就在科举考试中设题说:“长时间把兵权交给一个人,没有不酿成祸患的。”吴挺因为这个很怨恨他。后来李蘩总管饷事,吴挺诬告他,说军队里的粮食很不好,孝宗拿这事问李蘩,李蘩拿样品呈给皇上。过了三十年,吴曦最终在四川叛乱,安丙杀了吴曦之后,常对人说:“我们在这里急得焦头烂额,有谁像李公那样有先见之明呢?”  

《宋史·李蘩传》    


《水莽草》
《长清僧》
《诗谳》
《聊斋志异·耳中人》
《聊斋志异·王子安》
《螳螂捕蛇》
《聊斋志异·种梨》
《聊斋志异·雷曹》
《牧竖捕狼》
《聊斋志异·柳氏子》
《于江》
《聊斋志异·义犬》
《宋书·孝义传》
《宋书·王景文传》
《宋书·谢灵运传》
《宋书·戴颙传》
《宋书·薛安都传》
《宋书·胡藩传》
《宋书·张茂度传》
《宋书·臧熹传》
《宋书·刘道规传》
《宋书·许均传》
《宋书·徐湛之传》
《宋书·沈璞传》
《宋书·竟陵王刘诞传》
《宋书·向靖传》
《宋书·沈亮传》
《宋书·刘秀之传》
《宋书·顾觊之传》
《宋书·檀道济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