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明史·陈泰传》

输入关键字:

《明史·陈泰传》


明史
原文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幼从外家曹姓,既贵,乃复故。举乡试第一,除安庆府学训导。
    正统初,廷臣交荐,擢御史,巡按贵州。官军征麓川,岁取土兵二千为乡导,战失利,辄杀以冒功,泰奏罢之。再按山西。时百官俸薄,折钞又不能即得。泰上章乞量增禄廪,俾足养廉,然后治赃污,则贪风自息。事格不行。六年夏言:“连岁灾异,咎在廷臣,请敕御史给事中纠弹大臣,去其尤不职者,而后所司各考核其属。”帝从之。于是御史马谨等交章劾吏部尚书郭琎等数十人。已,复出按山东。泰素励操行,好搏击。三为巡按,惩奸去贪,威棱甚峻。
九年超擢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相失。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希深指,劾泰擅杖武职,殴舆夫至死。逮刑部狱,坐斩。泰奏辩,大理卿俞士悦亦具状以闻。皆不听。
    景帝监国,赦复官。于谦荐守紫荆关。也先入犯,关门不守,复论死。景帝宥之,命充为事官,从总兵官顾兴祖筑关隘自效。景泰元年擢大理右少卿,守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宁远伯任礼巡备涿、易、真、保诸城,命泰以右佥都御史参其军务。三年兼巡抚保定六府。寻命督治河道。自仪真至淮安,浚渠百八十里,塞决口九,筑坝三,役六万人,数月而毕。七年移抚苏、松。
    天顺改元,罢巡抚官,改广东副使,以忧去。四川盗起,有言泰尝莅其地,有威名,乃复故官,往巡抚。八年进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诸府。莅淮三年,谢政归。成化六年卒。
(节选自《明史·陈泰传》,有删改)
【注】也先,第二十八代蒙古大汗,明朝中叶时蒙古瓦剌部的领袖。

译文
    陈泰,字吉亨,光泽人。年幼时跟随母亲姓曹,显贵后,才恢复原姓。考中乡试第一名,授予安庆府学训导官职。
    正统初年,朝廷大臣联合推荐,升任御史,巡查贵州。官兵出征麓川,每年选取二千土兵作为向导,战争失利后,就杀掉这些土兵以冒充军功,陈泰上奏,才废止这一做法。后又巡按山西。当时文武百官俸禄微薄,折合为钱钞又不能马上得到。陈泰上奏请求酌量增加俸禄,使官吏收入充足以养成清正廉明的风气,然后惩治贪官污吏,那么贪污的风气自会停止。事情遭到阻止没能执行。正统六年夏,陈泰进言:“连年发生灾害怪异,过错在于朝廷大臣,请求皇上下令御史、给事中纠察弹劾大臣,革除那些有过错不称职的,而后有关部门考察核实其部属。”皇上听从了这一建议。于是御史马谨等纷纷上奏章弹劾吏部尚书郭琎等几十人。后来,又离开朝廷巡查山东。陈泰向来磨砺操守品行,喜爱搏击,三次担任巡按,惩处奸人、去除贪官,威势很严厉。正统九年,破格提升为四川按察使,与镇守都御史寇深不和。正统十二年八月,参议陈敏迎合寇深的旨意,弹劾陈泰擅自杖责武官,殴打车夫至死。判处斩刑。陈泰上奏申辩,大理卿俞士悦也将详细情况上报。都未听从。景帝监国,赦免陈泰,恢复原职。于谦推荐他守卫紫荆关。也先入内侵犯,紫荆关失守,(陈泰)又被判处死刑。景帝宽恕了他,命令充作任事官,跟从总兵官顾兴祖修筑关口以效力。景泰元年,提升为大理右少卿,守卫防备白羊口。四月,都督同知刘安代替宁远伯任礼巡查警戒涿、易、真、保等城,命令陈泰以右佥都御史协助处理军务。景泰三年,兼任巡抚保定六府。不久命令治理河道。从仪真到淮安,疏通渠道一百八十里,堵住决口九处,修筑堤坝三座,役使六万人,几个月就完成了。景泰七年,调任巡抚苏、松。天顺元年,罢除巡抚官,改任广东副使,因服丧而离职。四川盗贼兴起,有人说陈泰曾到过那里做官,有威望名声,于是恢复原职,前往巡查安抚。景泰八年,升为右副都御史,总督漕运同时巡抚淮、扬各府。到淮地任官三年,辞官归家。成化六年去世。

《明史·陈泰传》    


李渔《闲情偶寄》之《柳贵于垂》
王概《包公祠记》
刘大櫆《马湘灵诗集序》
《杜黄裳》
《松江太守赵豫居官慈惠》
顾景星《李时珍传》
《兄弟争雁》
杜琼《雪之房记》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有西人赁屋于余画铺之左》
《九灵出房集·丹溪翁传》
茅坤《与查近川太常书》
《囫囵吞枣》
文征明《王履吉墓志铭》
钱谦益《书沈伯和逸事》
《谏太宗十思疏》
《李绛善谏》
《猫说》
许獬《古砚说》
《后汉书·李固传》
《旧唐书·令狐彰传》
陆龟蒙《野庙碑并诗》
《三国志·魏书·文帝纪第二》
《后汉书·宋均传》
《明史·刘熙祚传》
《米芾索帖》
《王者贵天》
《南史·萧憺传》
《新唐书·严郢传》
《隋书·游元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