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实录 | 二十四史 | 四库全书 | 古今图书集成 | 历史人物 | 说文解字 | 成语词典 | 甲骨文合集 | 殷周金文集成 | 象形字典 | 十三经索引 | 字体转换器 | 篆书识别 | 近义反义词 | 对联大全 | 家谱族谱查询 | 哈佛古籍

首页|国学书库|影印古籍|诗词宝典|二十四史|汉语字典|汉语词典|部件查字|书法大师|甲骨文|历史人物|历史典故|年号|姓氏|民族|图书集成|印谱|丛书|中医中药|软件下载

译文|四库全书|全文检索|古籍书目|国学精选|成语词典|康熙字典|说文解字|字形演变|金 文|历史地名|历史事件|官职|知识|对联|石刻墓志|家谱|对联|历史地图|会员中心

首页 > 文言文译文 >

《宋史·王溥传》

输入关键字:

《宋史·王溥传》


宋史
原文
    王溥字齐物,并州祁人。汉乾祜中举进士甲科,为秘书郎。时李宗贞据河中,周祖将兵讨之,辟溥为从事。河中平,得贼中文书,多朝贵及藩镇相交结语。周祖籍其名,将按之。溥谏曰:“魑魅之形,伺夜而出,日月既照,氛沴自消。愿一切焚之,以安反侧。”周祖从之。师还,迁太常丞。周祖疾革,召学士草制,以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制毕,周祖曰:“吾无忧矣。”即日崩。世宗将亲征泽,冯道力止,溥独赞成之,凯还加兼礼部尚书监修国史世宗尝从容问溥曰汉相李崧以蜡书与契丹犹有记其词者信有之耶溥曰:“崧为大臣,设有此谋,肯轻示外人?盖苏逢吉诬之耳。”世宗始悟,诏赠其官。世宗将讨秦、凤,求帅于溥,溥荐向拱。事平,世宗因宴酌酒赐薄曰:“为吾择帅成边功者,卿也。”从平寿春,制加阶爵。显德四年,丁外艰。起复,表四上,乞终丧。世宗大怒,宰相范质奏解之,溥惧入谢。六年夏,命参知枢密院事。恭帝嗣位,表请修《世宗实录》,从之。宋初,罢参知枢密院。乾德二年,罢为太子太保。太祖因见溥,谓左右曰:“溥旧相,当宠异之。”五年,丁内艰。服阕,加太子太傅。开宝二年,迁太子太师。中谢日,太祖顾左右曰:“溥十年作相,三迁一品,福履之盛,近世未见其比。”太平兴国初,封祁国公。七年八月,卒,年六十一。辍朝二日,赠侍中,谥文献。溥性宽厚,美风度,好汲引后进,其所荐至显位者甚众。 
溥好学,手不释卷。尝集苏冕《会要》及崔铉《续会要》,补其阙漏,为百卷,曰《唐会要》。 
(选自《宋史·王溥传》,有删改) 
[注]周祖:后周太祖 

译文
    王溥字齐物,宋初并州祁人。后汉大祖乾枯年间考中进士甲科,任秘书郎。当时李宗贞占据河中,周大祖带领部队讨伐他们,任命王溥为从事。河中平定后,得到叛贼的文书,里面有很多朝中大臣、藩镇互相勾结的话。周太祖记下他们的名字,准备查办他们。王溥谏阻说:“鬼怪这些东西,趁夜晚出来,但日月光辉照耀后,毒氛灾气就自动消失。请把这些东西都烧掉,来安定内心不安分的人。”周太祖照办。部队回师,(王溥)升任太常丞。周太祖病重,召学士拟旨,任命王溥为中书侍郎、平章事。宣诏后,周太祖说:“我没有忧虑了。”当日去世。周世宗准备亲自征讨泽、潞两地,冯道极力谏阻,只有王溥赞成。部队胜利还师,加任王溥为礼部尚书,监修国史。周世宗曾经随口问王溥:“后汉丞相李崧用蜡封书信送给契丹,有人还记得书信言辞,确实有这件事吗?”王溥说:“李崧是大臣,如果有这事,怎么肯轻易让外人知道?这是苏逢吉诬蔑他罢了。”周世宗才醒悟,诏令追赠李崧官职。周世宗打算讨伐秦、凤两地,向王溥求统帅,王溥推荐向拱。战事平息后,周世宗在宴席上酌酒赐给王溥说:“替我选择统帅成就边疆功业的人,是你啊。”王溥跟从皇帝平定寿春,皇帝诏令给他加阶晋爵。显德四年,遭父丧。守丧未满三年被朝廷重新起用,四次上表,请求守满丧期。周世宗大怒,宰相范质上奏解救他,王溥害怕,入朝谢罪。显德六年夏天,任命他为参知枢密院事。恭帝继承帝位,王溥上表请求编写《世宗实录》,诏令批准。北宋初年,罢去参知枢密院职位。乾德二年,罢去他原来的职位任大子大保。宋大祖因为看见王溥,对身边的人说:“王博是以往的丞相,应当超常宠幸他。”乾德五年,遭遇母亲去世。守丧期满,加官爵任太子太傅。开宝二年,升为太子太师。王溥受职入朝谢恩的时候,宋太祖对身边的人说:“王溥任丞相十年,三次迁升一品,官福之盛,近世没有可与他比拟的人。”太平兴国初年,封为祁国公。太平兴国七年八月,去世,终年六十一岁。朝廷停朝两天,赠侍中,谧号为文献。王溥禀性宽厚,风度优美,喜欢提拔后生,被他推荐的升到官位显达的人很多。王溥好学,手不释卷。曾经收集苏冕的《会要》和崔铉的《续会要》,补上它们的缺失和遗漏,编为百卷本,称为《唐会要》。 

《宋史·王溥传》    


欧阳修《偃虹堤记》
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
欧阳修《浮槎山水记》
欧阳修《吉州学记》
《资政殿大学士尚书左丞赠吏部尚书正肃吴公墓志铭》
《元史·唐仁祖传》
《元史·乌古孙良桢传》
《元史·尚野传》
《元史·王珣传》
《元史·萧㪺传》
《元史·赵师鲁传》
《元史·萧渼传》
《元史·崔斌传》
《元史·郑鼎传》
《元史·王约传》
《元史·刘容传》
《元史·李伯温传》
《元史·何玮传》
《元史·石普传》
《元史·张懋传》
《元史·史天泽传》
《元史·伯颜不花的斤传》
《元史·张珪传》
《元史·杜本传》
《元史·乃蛮台》
《元史·卜天璋传》
《元史·董文炳传》
《元史·姚燧传》
《元史·陈天祥传》


关于本站 | 收藏本站 | 欢迎投稿 | 意见建议 | 国学迷 | 说文网
Copyright © 国学大师 古典图书集成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内容均为民国之前的公共版权领域古籍,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研究。
内容由热心网友提供和网上收集,不保留版权。若侵犯了您的权益,来信即刪。scp168@qq.com

ICP证:琼ICP备2022019473号-4